com/computers/common/**.asp?id=821912
下面是有关金融中介的一篇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变和新进展
刘宗华 魏海港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 200433)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储蓄—投资转化过程是围绕金融中介来展开的,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金融中介存在的基础等问题一直是金融学领域关注的问题。金融中介发展到现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范式约束,开始强调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使金融中介理论从消极观点(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向积极观点转变(在转换资产的过程中,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而制度、法律和技术则构成了中介演化的现实条件。关键词:金融中介 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 参与成本 风险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大量研究证明了金融、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经济中,储蓄—投资转化过程是围绕金融中介来展开的,这使金融中介成了经济增长的中心。金融中介是从消费者(储蓄人)手中获得资金并将它借给需要资金进行投资的企业。从根本上来说,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然而,更为基础性的比如为什么金融中介会存在、为什么金融中介这么普遍以及它们如何变化等这类金融中介理论问题受到的关注相对就较少。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对于金融中介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将集中讨论金融中介(重点在银行类金融中介)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基础。要讨论金融中介问题,首先就得对金融中介的内涵作出界定。freixas&rochet(1997)认为:金融中介是从事金融合同和证券买卖活动的专业经济部门。john chant(1990)认为金融中介的本质就是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在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之间**一个第三方。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既从最终贷款人手中借钱,又贷放给最终借款人,既拥有对借款人的债权,也向贷款人发行债权,从而成为金融活动的一方当事人。gurley&shaw(1956,1960)、benston george(1976)、fama(1980)指出金融中介(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是对金融契约和证券进行转化的机构。金融中介发行的金融债权对普通储户来说远远比直接由企业发行的债权更有吸引力。在充当资产转换的媒介过程中,金融中介购买由企业发行的金融形式的权利—股票、债券、和其他债权等所谓的一级证券,并以存款单和保险单等形式向居民投资者和其他部门出售金融形式的所有权为购买这些企业证券筹集资金。金融中介的金融形式的权利可能被视为二级证券,因为这些资产以工商企业发行的一级证券为担保,企业反过来利用筹集来的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在理想的无摩擦完全金融市场上,投资人和借款人都能够很好地得到多样化选择和最佳的风险分担状态。但是一旦交易技术中出现更小的不可分性和非凸性,则理想的多样化状态不复存在,就需要金融中介的参与了。因此,金融中介也可视作单个借贷者在交易技术中寻求规模经济的联合,结果个体得到几乎完美的多样化选择。从现实形态来看,金融中介主要包括银行类中介(有的又把它称为吸存类中介机构,在以后的论述中,一般情况下对这两种说法不加区分。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等存款机构)、保险公司、其他金融中介(包括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和投资基金等)。在研究金融问题时,机构、制度、法律是重要的。几百年来,银行体系一直受到法律和规则的影响,如果不理解由于法律和规则的影响而导致的不同**不同时间银行体系结构的巨大变化,就很难在许多问题上取得进展。最明显的是银行体系的产业组织结构在世界上和历史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现已开始被研究人员所关注,且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而制度、法律和技术则构成了中介演化的现实条件。二、金融中介理论演变阶段的划分
john chant(1990)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新论”主要是对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平行发展做出的回应。也就是说,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以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新论”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不同的转形服务进行了更细致的识别与分析;更深入地探寻金融中介如何运用资源以博取有用信息、克服交易成本从而通过改变风险与收益的对比来实现这些转形。新论中,又要涉及第一代和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不同观点。前者的代表gurley&shaw(1960)认为,金融中介利用了借贷中规模经济的好处,他们以远低于大多数个人贷款者的单位成本进行初级证券投资和管理。benston george(1976)认为存在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场,是金融中介产生并存在的理由。后者的代表boyd&smith(1992)认为信息获取和交易监督上的比较优势使金融中介得以形成;bencivenga&smith(1991)认为当事人随机的流动性需要导致了金融中介的形成;dutta&kapur(1998)认为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约束导致了金融中介的形成。事实上,金融中介发展到现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范式约束,开始强调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使金融中介理论从消极观点(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向积极观点转变(在转换资产的过程中,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关于这一点,后面有详细的论述。“旧论”将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等同于资产的转形,金融中介向客户发行债权,而这些债权与其自身持有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点。把金融中介视为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只能根据他们在市场上所面对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完成组合的选择。事实上,新论与旧论的区分不是很明确,因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以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旧之间很难截然分开。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打算以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展开论述。(一)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
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理论即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早期对金融中介进行研究的可能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人的信用媒介论。其基本观点是:1、货币只是简单的交换媒介和一种便利交换的工具,这是信用媒介论的全部理论基础;2、信用仅仅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资本;3、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4、银行必须在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放款;5、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发挥着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信用媒介论的出现是由当时客观经济基础决定的,有它合理的成份。但是它排除了银行超过其吸收的存款数量而进行贷款的可能,这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就不十分正确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由普通的中介者变成万能的垄断者。面对这一现实,简单朴素的信用媒介论无法解释。于是信用创造论便应运而生。信用创造论的基本观点是: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超过它吸收的存款额进行放款,而且能够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因此,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且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信用创造说的先驱者是18世纪的约翰·劳,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末的麦克鲁德和20世纪初的熊彼特和哈恩等人。信用创造论从技术上描述了银行信用对货币流通的经济过程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张的原理,这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来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货币信用起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但是,信用创造论的“信用即财富、货币即资本”,“银行无限创造信用”的观点则是错误的(周延军,1992)。上述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但是没有论及银行存在的原因,这可能是受当时经济金融环境及认识能力所限。(二)20世纪初叶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
20世纪前期,对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一般的研究都是把金融中介作为既定的要素。当然,也存在例外,f**her(1930)发现,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跨时消费效用函数,在缺乏外部交易的情况下,每个家庭的消费效用函数将在两个时期间效用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同两个时期间家庭内部“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的那一点达到最佳。后来,人们对此做了引申并概括为f**her分离定理。如果进一步引入消费者信贷,则会使家庭消费储蓄的个量和总量轨迹发生改变,且这种改变具有帕累托最优改进的性质(tobin,1987)。这个所谓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实际上凸现了金融中介的功能,即消费者信贷市场的存在会改变家庭的总效用和福利水平。f**her的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对后来经济学家产生了影响。然而,长期以来认为金融中介对经济不产生影响的观点一直存在,远有萨伊,近有arrow(1953,1970),debreu(1959)、friedman&schwartz(1963)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信奉者。在arrow(1953,1970),debreu(1959)提出的包含银行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均衡时,银行的利润为0,且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无任何影响,企业和家庭通过市场相互作用,金融中介不扮演任何角色。当市场是完美的和完全的时候,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不存在可由中介改进福利的余地。而且mm定理用到此处会得出资本结构无关紧要的论断,家庭能够构建资产组合以抵消中介持有的任何头寸,中介不能创造价值(fama,1980)。friedman&schwartz(1963)认为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最为关键的金融变量,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之外不会发挥其他功能,包括中介功能。modigliani&miller(1958)提出的所谓“mm定理”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真实商业周期模型”中,都可导出金融中介是多余的或者无关紧要的结论。上述的金融中介无关紧要的论断明显的与现实不符。历史上,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扮演了中心角色,即使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中介的发展也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mckinnon,1973)。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模型的前提进行修正的情况下,认为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参与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新论
新金融中介理论利用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它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不对称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以比市场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gurley&shaw(1956,1960)、benston george(1976)、m**hkin(1978,1984)以及随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强调了交易成本的作用。leland&pyle(1977)、diamond(1984)、gale&hellwig(1985)、campbell&kracaw(1980)、boyd&prescott(1986)、m**hkin(1978,1984)等经济学家则强调金融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merton(1989,1990,1993,1995)、merton&bodie(1993,1995)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功能观”。allen&santomero(1998)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重要性。scholtens&wensveen(2000)提出价值增加应是金融中介理论的焦点。金融中介新论是本文余下部分的重点内容。三、金融中介新论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详细论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以影响中介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论述。(一)不确定性与金融中介
跨期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个人不确定性和社会不确定性,当面向...">
信用卡逾期怎么办-上岸部落帮你协商停息挂账、分期还款
 

什么是金融中介?如何提高国内金融中介市场的竞争力?

  • 2024-05-15 01:10:52
  • 提问者: 负债人
匿名 2024-05-15 01:10:52
最佳回答
金融中介是指从事金融活动及为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与经济运行关系密切,金融活动的范围、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绩效,几乎所有金融活动都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展开的,因此,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金融中介本身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并且这个体系的运作状况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金融中介为研究对象的“金融中介学”正日益受到关注。但从总体上说,“金融中介学”还没有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宏观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许多争论和困惑也便由此而生。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common/**.asp?id=821912
下面是有关金融中介的一篇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变和新进展
刘宗华 魏海港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 200433)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储蓄—投资转化过程是围绕金融中介来展开的,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金融中介存在的基础等问题一直是金融学领域关注的问题。金融中介发展到现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范式约束,开始强调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使金融中介理论从消极观点(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向积极观点转变(在转换资产的过程中,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而制度、法律和技术则构成了中介演化的现实条件。关键词:金融中介 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 参与成本 风险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大量研究证明了金融、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经济中,储蓄—投资转化过程是围绕金融中介来展开的,这使金融中介成了经济增长的中心。金融中介是从消费者(储蓄人)手中获得资金并将它借给需要资金进行投资的企业。从根本上来说,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然而,更为基础性的比如为什么金融中介会存在、为什么金融中介这么普遍以及它们如何变化等这类金融中介理论问题受到的关注相对就较少。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对于金融中介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将集中讨论金融中介(重点在银行类金融中介)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基础。要讨论金融中介问题,首先就得对金融中介的内涵作出界定。freixas&rochet(1997)认为:金融中介是从事金融合同和证券买卖活动的专业经济部门。john chant(1990)认为金融中介的本质就是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在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之间**一个第三方。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既从最终贷款人手中借钱,又贷放给最终借款人,既拥有对借款人的债权,也向贷款人发行债权,从而成为金融活动的一方当事人。gurley&shaw(1956,1960)、benston george(1976)、fama(1980)指出金融中介(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是对金融契约和证券进行转化的机构。金融中介发行的金融债权对普通储户来说远远比直接由企业发行的债权更有吸引力。在充当资产转换的媒介过程中,金融中介购买由企业发行的金融形式的权利—股票、债券、和其他债权等所谓的一级证券,并以存款单和保险单等形式向居民投资者和其他部门出售金融形式的所有权为购买这些企业证券筹集资金。金融中介的金融形式的权利可能被视为二级证券,因为这些资产以工商企业发行的一级证券为担保,企业反过来利用筹集来的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在理想的无摩擦完全金融市场上,投资人和借款人都能够很好地得到多样化选择和最佳的风险分担状态。但是一旦交易技术中出现更小的不可分性和非凸性,则理想的多样化状态不复存在,就需要金融中介的参与了。因此,金融中介也可视作单个借贷者在交易技术中寻求规模经济的联合,结果个体得到几乎完美的多样化选择。从现实形态来看,金融中介主要包括银行类中介(有的又把它称为吸存类中介机构,在以后的论述中,一般情况下对这两种说法不加区分。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等存款机构)、保险公司、其他金融中介(包括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和投资基金等)。在研究金融问题时,机构、制度、法律是重要的。几百年来,银行体系一直受到法律和规则的影响,如果不理解由于法律和规则的影响而导致的不同**不同时间银行体系结构的巨大变化,就很难在许多问题上取得进展。最明显的是银行体系的产业组织结构在世界上和历史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现已开始被研究人员所关注,且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而制度、法律和技术则构成了中介演化的现实条件。二、金融中介理论演变阶段的划分
john chant(1990)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新论”主要是对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平行发展做出的回应。也就是说,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以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新论”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不同的转形服务进行了更细致的识别与分析;更深入地探寻金融中介如何运用资源以博取有用信息、克服交易成本从而通过改变风险与收益的对比来实现这些转形。新论中,又要涉及第一代和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不同观点。前者的代表gurley&shaw(1960)认为,金融中介利用了借贷中规模经济的好处,他们以远低于大多数个人贷款者的单位成本进行初级证券投资和管理。benston george(1976)认为存在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场,是金融中介产生并存在的理由。后者的代表boyd&smith(1992)认为信息获取和交易监督上的比较优势使金融中介得以形成;bencivenga&smith(1991)认为当事人随机的流动性需要导致了金融中介的形成;dutta&kapur(1998)认为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约束导致了金融中介的形成。事实上,金融中介发展到现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范式约束,开始强调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使金融中介理论从消极观点(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向积极观点转变(在转换资产的过程中,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关于这一点,后面有详细的论述。“旧论”将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等同于资产的转形,金融中介向客户发行债权,而这些债权与其自身持有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点。把金融中介视为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只能根据他们在市场上所面对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完成组合的选择。事实上,新论与旧论的区分不是很明确,因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以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旧之间很难截然分开。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打算以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展开论述。(一)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
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理论即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早期对金融中介进行研究的可能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人的信用媒介论。其基本观点是:1、货币只是简单的交换媒介和一种便利交换的工具,这是信用媒介论的全部理论基础;2、信用仅仅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资本;3、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4、银行必须在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放款;5、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发挥着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信用媒介论的出现是由当时客观经济基础决定的,有它合理的成份。但是它排除了银行超过其吸收的存款数量而进行贷款的可能,这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就不十分正确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由普通的中介者变成万能的垄断者。面对这一现实,简单朴素的信用媒介论无法解释。于是信用创造论便应运而生。信用创造论的基本观点是: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超过它吸收的存款额进行放款,而且能够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因此,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且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信用创造说的先驱者是18世纪的约翰·劳,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末的麦克鲁德和20世纪初的熊彼特和哈恩等人。信用创造论从技术上描述了银行信用对货币流通的经济过程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张的原理,这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来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货币信用起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但是,信用创造论的“信用即财富、货币即资本”,“银行无限创造信用”的观点则是错误的(周延军,1992)。上述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但是没有论及银行存在的原因,这可能是受当时经济金融环境及认识能力所限。(二)20世纪初叶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
20世纪前期,对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一般的研究都是把金融中介作为既定的要素。当然,也存在例外,f**her(1930)发现,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跨时消费效用函数,在缺乏外部交易的情况下,每个家庭的消费效用函数将在两个时期间效用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同两个时期间家庭内部“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的那一点达到最佳。后来,人们对此做了引申并概括为f**her分离定理。如果进一步引入消费者信贷,则会使家庭消费储蓄的个量和总量轨迹发生改变,且这种改变具有帕累托最优改进的性质(tobin,1987)。这个所谓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实际上凸现了金融中介的功能,即消费者信贷市场的存在会改变家庭的总效用和福利水平。f**her的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对后来经济学家产生了影响。然而,长期以来认为金融中介对经济不产生影响的观点一直存在,远有萨伊,近有arrow(1953,1970),debreu(1959)、friedman&schwartz(1963)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信奉者。在arrow(1953,1970),debreu(1959)提出的包含银行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均衡时,银行的利润为0,且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无任何影响,企业和家庭通过市场相互作用,金融中介不扮演任何角色。当市场是完美的和完全的时候,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不存在可由中介改进福利的余地。而且mm定理用到此处会得出资本结构无关紧要的论断,家庭能够构建资产组合以抵消中介持有的任何头寸,中介不能创造价值(fama,1980)。friedman&schwartz(1963)认为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最为关键的金融变量,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之外不会发挥其他功能,包括中介功能。modigliani&miller(1958)提出的所谓“mm定理”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真实商业周期模型”中,都可导出金融中介是多余的或者无关紧要的结论。上述的金融中介无关紧要的论断明显的与现实不符。历史上,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扮演了中心角色,即使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中介的发展也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mckinnon,1973)。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模型的前提进行修正的情况下,认为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参与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新论
新金融中介理论利用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它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不对称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以比市场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gurley&shaw(1956,1960)、benston george(1976)、m**hkin(1978,1984)以及随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强调了交易成本的作用。leland&pyle(1977)、diamond(1984)、gale&hellwig(1985)、campbell&kracaw(1980)、boyd&prescott(1986)、m**hkin(1978,1984)等经济学家则强调金融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merton(1989,1990,1993,1995)、merton&bodie(1993,1995)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功能观”。allen&santomero(1998)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重要性。scholtens&wensveen(2000)提出价值增加应是金融中介理论的焦点。金融中介新论是本文余下部分的重点内容。三、金融中介新论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详细论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以影响中介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论述。(一)不确定性与金融中介
跨期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个人不确定性和社会不确定性,当面向...

协商案例

类似问答

关于九子财经

九子财经为众多负债者发声,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曝光、投诉、维权、起诉的方式为众多负债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利息计算器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九子财经”,回复“计算器”即可出现网贷利息结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