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13个**方是哪些**?

Jin? 2024-05-14 15:36:57
最佳回答
黄帝内经的13个**方
《内经》中的治疗措施,多以针刺为主,而略于方**。对方**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但其中的小金丹,载于《素问遗篇·刺**》,显系后世之方。这十三方方**虽少,但它是我**用方剂治疗疾病的早期记载,在我国方**史上,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而且其中某些方**,仍为现今临床所运用。现将十三方附录于后。汤 液 醪 醴
《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古代用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即为汤液;用五谷熬煮,再经发酵酿造,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即为醪醴。虽然五谷均为汤液、醪醴的原料,但经文又指出,“必以稻米”。因其生长在高下得宜的平地,上受天阳,下受水阴,而能得“天地之和”,故效用纯正完备;春种深秋收割,尽得秋金刚劲之气,故其薪“至坚”,所以必以稻米作为最佳的原料,稻薪作为最好的燃料。古代的这种汤液醪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例如现代所用的汤剂、酒剂,以及方**中使用的粳米、秫米、薏米、赤小豆等,都是直接从《内经》的汤液醪醴发展而来的。生 铁 洛 饮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洛,与“落”通用,生铁落即炉冶间锤落之铁屑;气疾,丹波元简云:“凡狂易癫眩,惊悸痫瘛,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生铁落,其气重而寒,能坠热开结,平木火之邪,又能重镇心神,所以它能治怒狂。生铁落治怒狂有良效,现临床亦常用。由于怒狂多由恼怒伤肝,肝气不得疏泄,郁而化火,煎熬**,结为痰火而成。因此,近世治疗多佐以化痰开窍之品。左 角 发 酒
《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手足少阴、太阴和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上于额角。若邪气侵犯,五络闭塞不通,因而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状如尸厥,但全身血脉皆在搏动。可剃其左角之发,约一方寸,烧制为末,以美酒一杯同服,如口噤不能饮,则灌之。李时珍说:“发为血之余”,故发亦名血余。性味苦涩微温,能治血病,为止血消瘀之良**。功能消瘀利窍,治血瘀阻塞,通利小便。酒性温热,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血脉,通达表里。所以本方具有通行经络,消瘀利窍,和畅气血等作用。五络通,气血行,阴阳调,则神志清。因血余功能止血消瘀,现常用作止血**,治疗**,衄血、血淋、崩漏等证。泽 泻 饮
《素问·病能论》说:“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酒风,即《素问·风论》所说的漏风病。主要症状是全身发热,身体倦怠无力,大汗如浴,恶风,少气。这是因为患者素常嗜酒生湿伤脾,湿郁生热所致。湿热伤筋,以致筋脉弛纵,身体懈堕倦怠无力;湿热郁蒸,则汗出如浴,汗多则卫气虚而恶风;热甚火壮,“壮大食气”,故气衰而少气。治疗用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三**混合研末每次三指撮,饭前空腹服,温开水送下。泽泻淡渗,能利水道,清湿热。白术苦温,能燥湿止汗。麋衔又名薇衔、鹿衔,为治风湿病**。本方对湿热内蕴,汗出恶风,筋缓身重体倦,有一定的疗效。本方在服法方面,提出了“为后饭”,这是我国对服**时间的最早记载。鸡 矢 醴
《素问·腹中论》说:“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矢,同屎。《本草纲目》说:“(鸡)屎白,气味微寒,无毒。**生于湿热,亦有因积滞而形成的。鸡屎能下气消积,通利大小便,故治**有特效。但若属于虚证之**病,则不宜使用本方,正如张介宾说:“鸡矢…攻伐实邪之剂也,…凡**由于停积及湿热有余者,皆宜用之。若脾胃虚寒发胀及中气虚满等证,最所忌也,误服则死。鸡矢醴的制作及服用法,《本草纲目》引何大英云:“用腊月**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渍七日,温服三杯,日三;或为末,服二钱亦可”。此方民间现仍常用以治小儿消化不良之腹胀有佳效。用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研末或作丸剂,温开水送服。又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一两,米酒三碗,煎数沸,去滓,过滤,澄清,空腹服,一日二次。乌 鲗 骨 藘 茹 丸
《素问·腹中论》说:“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伤肝,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汁,利肠中及伤肝也。血枯,即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不来的病证。其成因,可由少年时有所大脱血,如吐、衄、崩、漏,失血过多,或因醉后行房,**尽泄,精血两伤,气亦耗散。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肺主气。血亡精竭气耗,则肝、肾、肺三脏俱伤,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逆于上,则见胸胁胀满,甚则妨碍饮食,常闻到腥臊气味及鼻流清涕等症状,由于血不归经则唾血,气不荣于身则四肢清冷,气血两虚则头目眩晕,气血逆乱则时常大小便出血。治疗可用乌鲗骨四分,藘茹一分,二**研末混合,以麻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次饭前服五丸,**汤送下,取其通利肠中和补益肝脏。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气味咸温下行,主女子赤白漏下及血枯经闭。藘茹,即茜草。气味甘寒,能止血治崩,又能和血通经。麻雀卵,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主男子阳萎**及女子带下,便溺不利。**,气味辛温,能通血脉益阴气,煮汁服之能同诸**通女子血闭。故本方具有补养精、气、血,强壮肺、肝、肾,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能治血枯精亏诸证。兰 草 汤
《素问·奇病论》说:“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瘅,是热病。脾瘅,即脾胃湿热证。它主要的症状就是**时有甜味,舌苔腻。其成因多由肥甘厚味太过,助热生湿,脾气滞而不能输布**,上溢于口,而见口甘之症。治用一味兰草,煎汁内服,可以清化湿热,消胀除满。兰草,即佩兰。气味辛平芳香,能醒脾化湿,清暑辟浊。临床用佩兰一两,煎汤代茶,治口甜苔腻,久久不除者有良效。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说:“兰草一两,用水三盏,煎一盏半,温服无时。豕 膏
《灵枢·痈疽》篇说:“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写,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写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豕膏,即猪脂,欲名猪油。嗌,即咽喉处,为肺气出入之道路。痈发于嗌,影响呼吸,病势凶猛,故叫猛疽。如发于腋下,坚硬红肿而小形如米粒的,叫做米疽。猛疽和米疽,从其所生部位及症状辨证,皆属肺经积热,毒火入侵而成。猪脂,气味甘,微寒,无毒,用以泄肺经之积热。《本草纲目》引孙思邈说:“利血脉,散风热,润肺。入膏**,主诸疮。此痈疽属毒热,尤其是在咽喉部,故宜冷服之,以加强解热的效力,使邪由下而出。后世用猪脂做膏**,即从此方演变而来的。翘 饮
《灵枢·痈疽》篇说:“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 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冷汗出至足,已。败疵,亦称胁痈。李杲说:“胁者,肝之部也,如人多郁怒,故患此疮。治用锉、翘草根各一升,水煎三次服,并以蒸气熏之,使能身汗出而愈。菱角,翘,即连翘。菱角根能清热发汗;连翘根能凉血解毒。《本草纲目》说:“连翘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又说:“主治下热气,益**,令人面悦好,明目,久服轻身耐老。此方提出的“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对后世辅助疗法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仲景用桂枝汤的“温覆”,用防已黄芪汤的“坐被上,以被绕腰下”,用甘草麻黄汤的“慎风寒”等,可见其理法皆来自《内经》。半 夏 秫 米 汤
《灵枢·邪客》篇说:“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如厥逆之气入侵脏腑,迫使卫气行于阳分,不得行于阴分,则阳盛于外阴虚于内而不得眠。治以半夏汤一剂,以除其厥逆之邪,阴阳通调,就可以睡眠。半夏秫米汤是用长流水八升,多次扬之,取在上的清水五升,用苇薪燃火煮之,水沸后,放入秫米一升,和炮制过的半夏五合,以文火继煎至汤一升半,去滓,每次服一小杯,一日服三次,逐次加量,以发生**效为度。如果是病初起,服完**后应静卧,汗出后即愈。病程较久的,服至三次也可以痊愈了。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半夏味辛,直驱少阴厥逆之气,使其上通于阳明;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致使阴阳和调,故能治不眠之证。流水千里,扬之万遍(《金匮要略》称为“甘澜水”),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效。马 膏 膏 法
《灵枢·经筋》篇说:“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经筋分手足三阴三阳,合称十二经筋。这里举足阳明之筋,感受寒邪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为例。寒主收引,热则纵缓。阳明之筋受病,或转筋,或急引,或 僻,或目不合,都是外邪入侵,经筋收引和缓纵所致。所以表现为一侧拘急,一侧缓纵的 僻、目不合等症状。由于经筋不与内在的脏腑直接相连,而布于体表,同时其受寒必因气血之虚,因此,治疗的原则是补虚劫寒,壮阳除阴,通络和肌表,调和气血。“急者缓之”,甘以缓急,故用马膏之甘平,以缓其急。“寒者热之”,“虚者补之”,故用马膏热熨,桑炭火烤以劫寒。再啖炙肉以补其虚。壮阳除阴,调和气血,通经络,和肌表,故用白酒、官桂和烧针劫刺。同时,用桑钩牵引,以正其 僻。正如张介宾说:“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温,能通经络,行血脉,故可以涂其缓者。桑之性平,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故以桑钩钩之者,钩正其口也。复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浅适中,便于坐而得其缓也。然后以前膏熨其急颊,且饮之美酒,啖之**,皆助血舒筋之法也。虽不善饮,亦自强者。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处,则病自已矣。寒...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黄帝内经哪个版本的好?
    • 2024-05-14 09:29:06
    • 提问者: Anthonia_依
    展开全部《黄帝内经》事实上现在是两本书,一本《素问》,一本《灵枢》。您真的有兴趣的话,建议买《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灵枢经校释》,以上两本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所谓《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实际上也只是《伤寒论》诸多传本中的一种,里面的内容有一部分并非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也是两本书,《伤寒论》《金匮要略》,建议买《伤寒论译释》(陈亦人主编)、《金匮要略译释》(李克光主编),以上两书为上海科技出...
  • 晋城市内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2024-05-14 00:53:23
    • 提问者: An?阮雅静
    晋城市内好玩的地方不多! 山西友谊国际旅行社旗舰店推荐晋城市内好玩的地方: 泽州公园 白马寺 珏山、皇城相府
  • **有哪些草原在哪些地方
    • 2024-05-14 14:38:46
    • 提问者: 依诺爱大伟829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盖6个著名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草原: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科尔沁草原:在兴安盟全境和通辽市一部乌兰察布草原:在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草原: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乌拉盖草原: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扩展资料:**草原是指以北部呼伦贝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也是目前**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更是一处旅游胜地。西部是黄沙浩瀚的戈壁...
  • 关于《黄帝内经》的书都有哪些?
    • 2024-05-14 00:47:06
    • 提问者: 娱圈扒姐
    康熙字典
  • 黄帝内经多少钱一本?
    • 2024-05-14 20:35:10
    • 提问者: 洋善芋
    点卡比例是多少呢?如果是100比120 那最低就值800
  • 黄帝内经哪个版本好?
    • 2024-05-14 06:16:52
    • 提问者: 涛哥正传
    如果是专业的,可以看一下《素问注释汇粹》,各家的注解比较全,但不适宜大众读。你父亲看的话,可以看一下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王洪图老师主编,是一段原文,一段注释的,还有每个词的意思,比较适合。
  • 黄帝内经,有推荐哪个版本更好的不
    • 2024-05-14 22:43:53
    • 提问者: 庾先生的小仙女?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01的《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封面黄色印有一支水墨梅花)我觉得不错。它不是大白话版的,是原文标有注解,注解是古语解释,每一句都有。比现代一段一段翻译的大白话又有意思多了。如果你喜欢一句句钻研,这版应该+-可以。
  •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和《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 2024-05-14 15:36:57
    • 提问者: 娱乐fun
    明月今人说的很好
  • 求王洪图编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和《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 2024-05-14 15:36:57
    • 提问者: 杨四月-
    最好别看白话的
  • 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太素有什么区别
    • 2024-05-14 15:36:57
    • 提问者: ? 皮皮虾?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二部分,黄帝内经素问,就是属于素问部分。《黄帝内经太素》,是隋代杨上素编订,凡三十卷,是分类编纂,研究、注解《黄帝内经》的早期典籍。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