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raroc和eva的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剧耀东方 2024-05-30 22:54:59
最佳回答
一、raroc和eva的概念  raroc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孚银行(bank trust)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以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调整收益,并将其与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uel)①相联系,是风险调整绩效测量法(r**k-adjusted performance measure,rapm)指标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rapm指标②。raroc的计算公式如下:  raroc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  =(净收入-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eva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的,表示一个公司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因为只有当资本收益超过获取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在该指标中,根据具体目的不同,“资本”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可以定义为股东投入的资本,可以定义为公司净资产,可以定义为银行持有的监管资本,还可以定义为某项业务需要的最少监管资本或经济资本等。在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中,计算eva指标时,资本一般是指经济资本,而资本成本一般指向股东筹集权益资本时的资本成本率或指股东投资要求的最低收益率、目标收益率。eva指标的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eva=净收益-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二、raroc与eva的关系  (一)raroc和eva都属于“风险调整后”指标,对风险应对的基本思路一致  风险是银行管理的本质对象,风险意味损失。raroc和eva对待风险损失的定义和应对方法是一致的,即用预期损失调整收益,用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关于raroc和eva采用的风险损失概念可总结归纳为表1。  (二)raroc和eva两者的计算公式之间可建立勾稽关系  在同一风险和资本概念的前提下,raroc与eva可归为同一范畴,只是分别从相对量和绝对量的不同角度来评价同一对象而已,两者之间可建立勾稽关系。  eva=(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经济资本-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raroc×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经济资本  =(raroc-资本成本率)×经济资本  raroc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资本成本率×经济资本)/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eva/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三)raroc与eva在应用时需要相互配合  由于raroc和eva一个是相对指标,一个是绝对指标,所以在具体应用时适用的范围和标准有所不同,需要相互配合。raroc作为相对指标,不受规模的限制,可以很公平地在不同规模的机构之间进行评价使用。但若单纯使用相对指标raroc容易误导分支机构放弃一些收益率虽低但仍高于银行整体资本成本率的项目,损害银行整体利益。例如,某银行的一个分行现有两个独立投资项目a和b,raroc分别是25%和20%,该银行整体的资本成本率是15%。若单纯强调raroc,则该分行可能会做出只投资a项目而放弃b项目的决策,这实际上是损害银行整体利益的,因为银行可以用15%的成本融资,投资20%的项目是有利可图的。因此,raroc需要和eva配合使用。eva作为一个绝对值指标,采取了包含风险在内的经济成本的概念,所以只要eva大于或等于0的项目都是可行的。在计算eva时,需要预设资本价格(相当于应用raroc指标时的标准值),这个价格依赖于银行决策层的经营风格,一般可参考的指标有:银行整体的股权资本成本率、银行股东的目标投资收益率、银行股东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报率、银行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等等。资本成本有时是很难确定的,raroc指标避开了这一难题,在评价互斥项目时比eva指标有优势,因为只需比较出相对优劣即可。  三、raroc和eva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raroc和eva两个指标,一个相对值一个绝对值,多同时使用,在管理领先的商业银行中广泛应用于业绩评价、项目选择、预算管理等领域。我们首先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例1:假设某银行的c、d两家分行在某年均只从事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两种业务,年终计算的经营业绩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该银行的管理会计具有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und transfer pricing,ftp),可以分别为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设定ftp利差,有利于各分行的特色化经营。c和d两家分行采取了不同的经营策略,经营侧重显著不同,c分行将吸收存款作为业务重点,存款日均余额为60亿元,贷款日均余额为30亿元;d分行则将发放贷款作为业务重点,贷款日均余额高达70亿元,存款只有10亿元。营业费用c分行为3000万元,d分行为2000万元。  若不考虑风险问题,d分行的经营业绩要明显好于c分行,因为ftp调整后拨备前利润,c分行是10200万元,而d分行是13200万元,不仅因为d分行高达70亿元的贷款带来可观的收益,而且还因为营业费用只有2000万元,低于c分行的3000万元。   当考虑预期损失后,可得到风险调整后收益,c分行和d分行的效益就一样了,都是9000万元,很明显这是因为d分行大量的贷款业务需要提取更多的贷款减值准备所致。再考虑非预期损失(即各分行的经济资本占用)后,c分行的业绩就明显优于d分行了。从相对指标看,c分行的raroc高达37.50%,而d分行仅有16.07%。c分行的raroc远远高于该银行要求的资本成本率15%,为全行创造了价值增值,d分行的raroc仅较资本成本率15%高出1.07个百分点。从绝对指标看,结论一样,因为c分行eva为5400万元,d分行eva只有600万元。  可见,考虑风险因素(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与不考虑风险因素的结论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我们再用一个例子说明raroc和eva在投资项目选择时的应用方法。  例2:假设某银行现面临e、f两个投资项目,投资期限均为一年,本金都为1亿元,到期后一次性收回本息,e项目合同收益率为5.40%,f项目合同收益率为6.60%。该银行的筹资成本率为3.27%,e项目预期损失为40万元,非预期损失400万元,f项目预期损失150万元,非预期损失800万元,其他投资费用可忽略不计。则我们可以整理出表3所示的投资效益分析表。  很明显,单从合同收益来看,e项目的合同收益是540万元(10000×5.40%),远远低于f项目的660万元(10000×6.60%),差额高达120万元;考虑资金筹集成本和预期损失后可得到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e项目为173万元,虽然仍低于f项目的183万元,但差额已大大缩小,只有10万元(183-173);若再考虑非预期损失(即经济资本占用)的影响后,e项目就明显优于f项目了,raroc指标e项目为43.25%,远远高于f项目的22.88%,eva指标e项目为113万元,也远远高于f项目的63万元。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e、f两项目的raroc都高于要求的最低资本报酬率15%,e和f两项目的eva也都大于0,所以若e、f两个项目为互斥项目时,可舍弃f而选择e。但若e、f两个项目为独立项目时,两个项目都应入选,因为raroc都大于资本成本率,eva都大于0,即使相对较差的f项目也能增加银行价值,为银行股东带来净收益。  四、银行经营管理中应用raroc和eva的优势  相对于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拨备前利润、净利润等传统财务绩效指标来说,商业银行在内部绩效评价、投资项目选择、预算管理等领域使用raroc和eva等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可充分体现风险对银行效益的影响,是有优势的。在此我们将这些优势进一步明确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除了风险和收益的时间错位,有助于减少经营短视现象  在计算raroc和eva指标时,首先需要计算“风险调整后收益”,即将“预期损失”作为“当期成本”来调整“当期收益”。将“预期”的“尚未发生”的损失当作“当期”的成本,一方面体现了稳健原则,另一方面体现了费用和收益的匹配,防止了高估当期利润的现象。raroc和eva都将与特定业务相关的预期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衡量经风险调整后收益大小,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相对错位的问题,促使考核对象理性地承担风险,追求收益,有助于减少经营短视的现象。  (二)理顺了资本影响绩效的传导机制,有助于资本节约型业务的相对增长  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手段,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资本这一稀缺资源是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raroc和eva都引入“经济资本”的概念,充分使用现代风险计量的先进工具,科学预计各项业务中的“非预期损失”,进而得出需要配置的最低资本要求,即经济资本的数量。raroc和eva引入经济资本的概念后,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raroc指标中,将经济资本需求作为分母处理,计算需求的经济资本对应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比例,计算一个类似于“净资产收益率”的比率指标,以便于与要求的资本收益率比较做出决策;eva则按照资本成本率或要求的最低资本收益率计算经济资本的成本,以便从风险调整后收益中减掉,计算一个类似于“剩余收益”的绝对值指标,以便于与0比较进行决策。总之,raroc和eva都将被考察对象因承受风险而需要的资本融合到指标计算中,指标结果充分包含了资本的因素,较好地理顺了资本影响业务的传导机制,有助于银行业务结构朝着资本节约的方向优化。  (三)将风险内化为效益指标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形成稳健的银行文化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科学地管理和承担风险是银行获取收益的基本方式。但承担风险并不会想当然地直接带来收益,相反,风险更意味着损失,风险管理不当不但不会带来利益还会危及银行的生存。绩效评价是内部管理的神经系统,评价指标是内部管理的指挥棒,科学地设计和使用绩效评价指标是完善风险管理、培育稳健银行文化的关键。raroc和eva巧妙地将银行因承担风险而面临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内化为效益指标的影响因素,引导被评价对象为了追求业绩而自发地关注风险,风险管理得以落到实处。银行经营中,风险无处不在,风险与每位员工每项业务相关联,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每位员工在处理每项业务时都自觉体现风险意识,这是银行稳健经营的有力保障。人都是自利的,充分包含风险因素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与被考核对象的利益、与银行整体的长远利益相一致,有助于银行稳健经营文化的形成raroc 与 eva 的联系与区别将 eva 指标置于绩效考核框架中可以带来很大的改进,但是 eva 指标也存在一个很 明显的缺陷:只能够提供关于某一个体对银行价值创造的绝对贡献.在银行面临着一定经济资本约束的情况下,单纯依 据 eva 规则会偏离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于是一种测度银行价值创造相对贡献度的指标应运而生,这便是美国信孚银 行的 raroc 指标. raroc 是一种风险调整后的业绩考核指标,该指标本质上是 eva 的一种变形形式,其计算公式为:raroc=[收益(依 raroc 规则调整)-预期损失 (el)]/经济资本(ec).在 raroc 计算过程中,收益调整类似于 eva 的计算,预期损失进入 银行当期的经营成本比较容易理解,最为关键的是 ec 的测算.ec 实质是非预期损失资本化,两者在数值上相等,根据资本的功能,这一虚拟资本是用来抵御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办法
    • 2024-05-30 03:57:17
    • 提问者: 未知
    一、实习单位简介 <br>**农业银行实行总分行制,为一级法人,总行是全行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内部监督、财务核算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总级分支机构为非独立核算单位,在总行授权范围内...
  • 督导员绩效考核表
    • 2024-05-30 12:18:11
    • 提问者: 未知
    督导绩效考核方案  1.0目的:  对市场督导的绩效进行客公平价和考核,不断提高市场督导的绩效水平,特制定此市场督导绩效考核方案。  2.0范围  本考核方案遵循量化、公平的原则,以市场督导的工作结果为主要考核对象,辅以客观、公开的量化指标为标准和考核依据,量大限度的减少主观随意性,使该考核制度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0市场督导绩效考核维度  3.1上级考核:市场督导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
  • 银行绩效考核办法
    • 2024-05-30 19:13:42
    • 提问者: 未知
    银行绩效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岗位职级体系和岗位绩效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评价各机构、各类人员的业务贡献和绩效表现,进一步激发与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全行的经营绩效水平,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银行所属各类机构及全体员工(不含总行领导班子成员)。试用期人员不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绩效考核,指机构、员工作为受约人,其上级机构(或上级授权的特定人员)作为发...
  •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2024-05-30 13:29:45
    • 提问者: 未知
    目录第一篇 管理办法1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 考核方法2第三章季度考核8第四章年度考核9第五章申诉及其处理11第六章附则14第二篇 实施细则15第七章考核评分表设计及填表说明15第八章考核评分表填表说明37第九章 部门考核38第三篇附件40附件一:一般人员态度考核指标评定表40附件二:员工能力考核指标评定表41附件三:周边绩效考核指标评定表46附件四: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评定表47第一篇 管理办法第一章总...
  • 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论文哪个更好写
    • 2024-05-30 03:42:08
    • 提问者: 未知
    个人以为,绩效管理的面更广,绩效考核属于绩效管理的一个阶段。看你个人喜好,喜欢某一个点细化了写(绩效考核),还是从一个面展开了写(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包括:(一)关键绩效指标(kpi)即用来衡量某一职位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工作完成效果的最直接衡量方式。关键绩效指标来自于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分解,反映最能有效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设立关键绩效指标的价值在于:使经营管理者...
  • 绩效考核指标都有哪些?
    • 2024-05-30 11:26:51
    • 提问者: 未知
    绩效考核指标就是将品德、工作绩效、能力和态度用科学方式结合组织特性划分项目与标准,用以绩效评价与业绩改善.[编辑本段]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方法 现在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
  • 如何编制绩效考核表?
    • 2024-05-30 02:56:07
    • 提问者: 未知
    1首先要对绩效考核指标提取,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主要从任务中提取,工作任务的岗位指标的提取,基础是公司要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和职责描述,在做绩效考核表的时候要考虑到岗位的岗位关键绩效指标为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即员工的cpi.2在做绩效考核表之前也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相关负责人在编辑绩效考核表之前,应确定一个指标词典仓库,其中包括其计算公式、标准定义、考核周期和内涵说明等,并且每年都要及时更新指标库。3在做...
  •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些?
    • 2024-05-30 01:17:59
    • 提问者: 未知
    1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2)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
  • 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些
    • 2024-05-30 02:51:37
    • 提问者: 未知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几种,请说出至少3种,并评价其优劣特点?第一种,mbo,又称目标管理法,其优势是可以将公司的战略层层分解到每个员工的身上。大家的努力方向明确,清晰,也便于激励、考核;就是成本较高,需要上下都明白一致这么分解的根据和理由是什么,才可以达到有效的激励; 第二种,强制分步法,其优势就是较能快速的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员工的能力、绩效排序;其不足也是来源于优势,用于分布的比例的来源,及一...
  • 绩效考核方法
    • 2024-05-30 16:07:20
    • 提问者: 未知
    展开全部(1)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2)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