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抛弃kpi吗

李祥露 2024-06-03 01:11:05
最佳回答
年光将近,每到当下,各大都为流量冲关沸沸扬扬,web系统里面也到处充斥着视用户体验于不顾的弹窗与提示。作为圈内人士,大家都明白它们为何而来。而作为其缘起的kpi制度,一直备受争议,不仅是基层员工,恐怕也是管理者的痛处。它有什么负面影响,又缘何而存在?如何解决它带来的问题,以及它究竟应该被摒弃、还是应该继续被捧为企业管理的圣杯?请看本文。   弊病   一种制度,其不合理性往往更加易于暴露。很多人必然也会有切身感受。首先,让我们来历数kpi制度带来的弊病:   第一,创新力的缺失:kpi是预先制定的,契约式的,不应变更的,但创新的结果却是未知的。试问,有多少真正的创新能预知到对某项指标提升多少呢?当你无法确定它能否可行,你敢不敢拿着女朋友的礼物费,爸妈的赡养费跟孩子的奶粉钱,乃至整个团队的年度奖金,去冒险做什么&lduo;创新&rduo;?   第二,无人愿意顾细节:kpi往往是一个点,例如某个数字或者&lduo;完成了&rduo;什么工作。有了kpi后,员工的关注都会停留在了kpi那个点上。一个营业员的kpi如果是每天的额,她就没兴趣考虑对待顾客的态度。一个设计师的kpi如果是完成多少界面设计工作,他可能只希望每年加工的ui多几件,但页面的对齐工整与真实用户体验,他也将漠不关心;   第三,不利于团队凝聚力形成:有了七二一的绩效奖金分级比例,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工作目标不是把工作做好,不是团队一起努力向前,而是跟他们的队友竞争。而对于上下之间,不再是战友与朋友关系,而只是的kpi分级与组合。当一个主管想带着团队做成一件事情,他是努力让每个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百分之一百二的力量,还是应该让部分讨厌的牛去爬个树,在奖金分配时请其背个黑锅?   第四,追求表面,掩埋问题:kpi是有时间限制的,所谓短期目标。然而一些工作,不可避免将是基础性的,性的,不能够立即展示效果。更多的人可能都愿意停留在表层而快速的改进中,以求考核中得到高分,而掩埋表象之后的问题,等问题越来越大,有关人员早已离职升迁;   第五,不利于团队之间协作:每个团队都有每个团队的kpi,而里面,很经常的现象是,资源必须要跨团队跨部门,才有可能组合成一个产品链条。倘若一个产品所需要的资源,并非另一个团队的kpi,工作推动的阻力可想而知。所以在很多大里面,能够跨部门资源而获取成功的产品很少;   第六,促生欺骗,促生不顾长远的短期方案:以年底冲关、页面弹窗为代表的此类现象并不少见。扎扎实实的工作与具体数字之间永远是遥远的,怎比得上此类直接为数字而数字的方式呢?何况永远有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kpi的达成,例如竞争对手的介入,其它相关部门的掉链子等等。但是奖金是不能不拿的,考核是一定要通过的,于是则视用户体验为无物。   还有第七,为了维持kpi这个体系的运转,整个管理系统本身也将耗费不菲成本的,不管是人力部门,还是从上到下的高层中层与基层……   意义   那么kpi的意义又究竟何在?为什么企业仍然需要它?   它核心思想一是将工作量化,以量化指标作为工作成果的表达,以维持利益分配的相对公平公正,并限制管理者的职权,避免现象滋生;二是,它是一种具备一定主动性的契约式的目标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执行力,并控制成本。其缘由在于信息的不对等,无论管理者与员工,无法尽知内外上下,所以以kpi为工作目标、以及目标达成情况的简单表达。   可以以我国单位与国企为例,看到缺失这种制度的可怕之处。因为没有明确的绩效指标,演化为极强的与**,以及更严重的绩效(政绩)主义。由于缺乏明确的产品目标,也没有产品应用指标统计,所以则不停的追逐更易于吹嘘的概念以及更显绚烂的表层(例如界面),而不顾忌成本与可行性。由于没有明确的指标反馈,工程比比皆是,领导们可以随意进行利益分配,所以往往踏实肯干者被淘汰,溜须拍马者与后台强硬者平步青云,最终形成逆淘汰。   以当下的看来,kpi对于体制正面的一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于不好的一面。它所带来的问题,除少出场景外并遭遇极不负责任的员工与管理者,显得并未十分尖锐。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问题,创造力、细节、凝聚力、团队协作……等等,哪一方面的缺失都会让堕入糟糕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对kpi的修正   其实,没有一种体制是完美的,而解决一种体制所带来的问题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制衡,另一种则是对其具体方案不断修正:   第一,发挥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高层管理者不追逐流量等kpi以维持股价与自己的地位,中层管理者也就往往就不会给员工制定超出范围的kpi去表现自己能力。管理者有实力辨别kpi的漏洞,找出其中不符合实际之处,kpi也将更加合理。高层管理者愿意以身之劳,在中间调配兹源,则团队间合作也会比较顺畅。大绩效主义相当大程度上是源于高层,尤其是当没有一个大股东为整体负责的时候,各种乱象就开始滋生;   第二,体制修正:为了保持创新力,很多对创新施以重奖,对团队成功给予奖励,其实这也是对创新力与凝聚力缺失的一种补偿;   第三,文化建设与培训:绩效管理本身便有art原则,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被管理者与员工熟知。文化建设以及企业理念的培养,也有利于员工为工作进一步负责,一定程度弥补&lduo;细节&rduo;缺失。   总而言之,无论上下都要警醒,努力不坠入绩效管理带来的表面虚假繁荣,不仅为kpi,也要为生产线的整体负责。   另外一个更极端的思路……能否不用这种制度?这个提议看起来有点可怕。但其实用不用kpi制度,即使当下也并未有一个既定的答案。对于规模较小的创业,因为环境与职能的多变,一般而言不应采用kpi制度,引入此制度其实是降低效率的做法。而对于人数逾万的大型,不采用此制度则意味着很难运营如此庞大的架构。   对大来说,kpi是一个两难之选。   我只能做一个粗略的设想:高层专注于为员工提供做事的资源与保障,并对大局做一定掌控;中层管理者冲在战场第一线,比基层员工更深刻的理解产品,理解工作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基层员工则具备更强的自主性,与中层管理者议定计划,但是可以跟随具体情况变更,不背负任何指标。的架构趋于扁平,分级不多,以负责人为核心做资源调配,且团队规模不过度膨胀。这样的架构,以管理层更低的姿态,上下更加无保留的付出与相互信任为前提,激发团队自主性与潜力,保持相对公正的利益分配,限制权力滥用与激励员工进取,也许是有可能兼得的。   但终究,靠绩效考核释放创造力是奢望   kpi制度的本质是契约,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者,废除契约意味着更多的与更大的风险。&lduo;放权&rduo;永远意味着不能尽知一切,而对于当下社会,&lduo;信任&rduo;是奢侈的。但想想那个没有门禁没有还书流程的图书馆,书的数量却越来越多。想想海底捞给予每个基层员工的免单权,又有多少被滥用了?即使人性本恶是绝对真理,然而人也有神性,当你被尊重、被信赖、被授权、被认可时,所产生的力量是超越界限的。   以表面看来,绩效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尚在可以受的范围内。然而,为什么那么多大投入巨大的产品尚且不如创业一两年的积累?为什么很多拥有巨量资源的大在一次又一次的行业浪潮被拍死在沙滩上?为什么那些包揽最强大脑的大却不断的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技术方案上出现一些让人笑话的洋相。绩效管理所造成的无形损耗,不仅仅在表层的劳动力上,更在创造力、爆发力与潜力,乃至团队的累加效应上。   即使能够良好的解决kpi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但一旦有kpi,人依然倾向于会为kpi而工作,而不会为产品本身,为工作本身而工作。从某个角度上讲,kpi制度认为&lduo;人&rduo;只是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一个有着自主思想的个体。在这种前提下,要完全释放个人与团队的潜力无疑是奢望。而互联网领域也有其行业的特点。对于职能为产品再造与创新,微创新为主要创新形式,环境多变且竞争残酷的**互联网团队,kpi制度的种种不合适便十分容易暴露出来。当然,不采用kpi制度的方案也许可以借用齐国名士评价商鞅以法治国理念的一句话形容:&lduo;为治国大道,做,则艰难备至&rduo;。对于有胆量、敢为先的互联网,在经过慎密的思考与详尽的准备后,也许可以试试,说不定会造就一支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虎狼之师。   注:文来自郭东博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基金理财是否应该定投高抛低吸?
    • 2024-06-03 17:59:23
    • 提问者: 未知
    发现购买基金有两种对立观点: 看好的基金长线持有,少操作,3~5年后抛出;看好的基金定投买进,收益达到预期(或位于高点时卖出),再开始新一轮定投,3~5年内循环这个操作。这两种操作方式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还是针对不同类型基金有不同的选择?
  • 不抛弃,不放弃
    • 2024-06-03 09:21:55
    • 提问者: 未知
    在股市,手里该拿的是望远镜而不是放大镜。整天盯着盘,心随涨涨跌跌起起伏伏。如果拿的是放大镜,站的远些,望的长些,股市就变成了一个盆景。面对盆景,你才有观赏的眼光...
  • 基金定投,坚持了两年依然亏损,应该放弃吗?
    • 2024-06-03 07:05:57
    • 提问者: 未知
    评论员门宁:我们往回倒推,2年前是2017年4月,当时沪深300指数大约是3500点(沪深300是多数基金的业绩基准指数),现在沪深300比当时上涨了大约13%,如果你坚持基金定投,应该是盈利才对。如果你中途有停止过投入,或者买入的基金风格与市场风格差异太大,也有可能长期回报是负值。下面我分三点“什么是定投,为什么要定投,是否要定投”来回答你的问题。1、什么是定投基金定投就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定投...
  • 吴恩达为什么会抛弃百度?
    • 2024-06-03 19:51:50
    • 提问者: 未知
     圈内各方人士分析,硅谷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drive.ai极有可能是他离开百度后的新去处!  drive.ai由斯坦福大学的多名人工智能研究员创立于2015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研发驱动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并在去年4月获得了加州车管局的自动驾车测试许可。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drive.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carol reiley(卡罗尔·莱利)是吴恩达的妻子。吴恩达夫...
  • 刘强东被谁抛弃?
    • 2024-06-03 16:31:00
    • 提问者: 未知
    1998年,龚小京与刘强东合伙创业,公司主要在北京中关村经营软件销售;后或因家人反对等原因,与刘强东分手,具体分手原因不详。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龚小京未等到京东上市的那一天,即已离开了刘强东。两人在2003年分道扬镳。而从那时起,京东逐渐成长为国内电商巨头,刘强东成为互联网大佬...
  • 隐形眼镜应该选择日抛月抛年抛哪种好?哪个对眼睛伤害小一些?
    • 2024-06-03 09:03:32
    • 提问者: 未知
    咳咳,小安又来刷存在感啦~!闲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在给到隐形眼镜产品周期选择建议之前,小安先要说明一…
  • 牛市应该追涨杀跌还是高抛低吸?
    • 2024-06-03 19:39:08
    • 提问者: 未知
    牛市应该追涨杀跌还是高抛低吸?牛市要追涨杀跌!牛市也称做上升趋势阶段,股价有一段时间的持续性上涨,整体价格不断攀升,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大涨小跌的:-追涨杀跌...
  • 放弃上海汇丰银行的工作机会应该后悔吗?
    • 2024-06-03 20:23:25
    • 提问者: 未知
    1:外资行在国内搞不好的。别后悔了,我觉得你选的对。
  • 郑少秋为什么抛弃沈殿霞?
    • 2024-06-03 10:03:09
    • 提问者: 未知
    写惯了商业文书,除了日记,好久都不曾写些其他的东西了。最近很闲,不用上班,时常来天涯逛逛,发现一件趣事。不知是郑欣宜前段时间的是是非非抑或阿翁事件的影响,还是当年那段离婚往事太深入人心,秋官、肥肥直到现在还在天涯不断的被人提起。先说明,我不是一个崇拜人的人,如果勉强和这...
  • 大学生是否应该放弃学业去创业?
    • 2024-06-03 15:15:04
    • 提问者: 未知
    大学生是否应该放弃学业去创业?对于这个问题,首席投资官评论员合宜不同意放弃学业去创业。读书无用论一般是读书的既得利益者在公众场合提出来的,其初衷一方面:-学业,大学生,创业,放弃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