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贷款如何监管

阿拉丁冒泡app 2024-06-04 21:07:47
最佳回答
现阶段贷款仍是我国银行机构资产的主体,一般占比70%左右,高度集中的银行融资体系使得信贷风险成为银行机构经营的主要风险。因此,对贷款进行检查是风险为本监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为切入点,开展信贷资产质量检查,是贷款检查的核心内容。  在监管实践中,我们总结认为:当前应当重视并尽快解决信贷资产的分类标准问题,促进银行机构制定更为完善的贷款分类方法体系;贷款分类监管要有前瞻性,要善于运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积极推动我国银行业改造贷款分类体系;监管当局应在监管过程中加大协调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为银行机构全面、有效、顺利实施分类创造和谐的运作环境。  除此之外,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监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加以重点关注。  一、在监管过程中不能只孤立地关注分类结果,更要注重对分类过程的审慎、持续监管,结果与过程不能出现“两张皮”  贷款分类不但包括分类的结果,也包括过程。贷款分类过程本身,最能反映银行机构的信贷文化和管理水平。因此,与贷款分类的结果相比,分类的过程同样有意义,值得特别重视。但目前对贷款偏离度的检查和不良贷款“双降”的考核,更多地倾向于或侧重于对分类结果的监管,这显然不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激励,不利于银行充分揭示和暴露自身贷款的真实风险。  贷款五级分类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像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农信社等去年才开始全面实施。据有关专家分析,五级分类从推行到成为信贷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在新体系推行阶段,特别不应该孤立地关注分类结果,而忽视对分类制度建设、组织实施、制度执行、监督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有关情况以及核销贷款管理状况等的重视,忽视对整体分类过程和相关制度的监管。要积极督促银行机构始终将贷款分类与日常信贷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分类全过程作为贷款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理解和运用五级分类方法,而不是在监管要求下被动地应付。  二、“特别关注类贷款”的创新对银行信贷风险是一种事前预警和提示,实践中需要密切加以跟踪  “特别关注类贷款”概念的提出和运用是深圳银监局在分类监管实践中的创新。就是将现行五级分类法中的“关注类贷款”再细分为一般关注和特别关注两类。“特别关注类贷款”,顾名思义,对这类贷款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其核心定义为:贷款已存在较多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具有明显的潜在风险。用动态的眼光考察,对该类贷款银行机构若不及时监控,采取保全措施或退出,极有可能演变成为不良贷款。对关注类贷款进行细化,可以起到事前的警示作用。  贷款五级分类由于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部分不审慎的银行机构倾向将一些存在明显潜在风险的贷款放在“关注类贷款”项目反映,与监管当局的审慎分类存在一定分歧。对于这类贷款,深圳银监局要求在现场检查中统一使用“特别关注类贷款”反映,仍列于“关注类贷款”项下,归于基本正常,而不列入不良贷款核算,以充分揭示银行机构这类贷款中潜在较大的风险。这种处理方式,既坚持了监管的原则性,又实现了监管的灵活性。  但是对“特别关注类贷款”的正确运用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监管人员和被检查银行信贷人员由于考虑的角度和执行尺度的差异,在贷款分类中出现一些偏差是正常的,特别是对“良”与“不良”的判定更显慎重。这时候更需要监管人员引导被检查银行机构对双方有分歧的贷款分类进行充分讨论,找出风险点,提出管控措施。只有让被查机构真正了解监管人员的贷款分类标准和依据,才能有助于提高对分类标准的正确理解,形成检查与被检查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第二,不能只是静态地在监管报告中罗列出“特别关注类贷款”或者简单地建立一个台账,如果止于此,它的作用发挥就如同“行百里者半九十”。关键是要进行持续的后续监测,要“回头看”,动态跟踪迁徙变化路径和趋势,督促被查银行机构逐户、逐笔及时进行整改,堵塞漏洞,将引致不良的潜在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应关注造成贷款分类偏离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实施差别监管,分而治之  贷款分类的质量是贷款分类的生命线。贷款分类的失真不但不能对信贷风险实现客观的描述,还会对银行的信贷政策、风险控制措施起负面影响和误导作用。监管当局在控制和保障贷款分类质量方面应始终坚持健康的怀疑态度,以严格的措施,防止“贷款五级分类的风险”。  贷款分类偏离主要有两种:总量偏离(包括正偏离和负偏离)和结构偏离(总量不变下,各类之间划分不准确)。从目前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情况看,多数表现为正偏离,即监管人员检查认定的不良贷款率大于被检查银行机构原账面不良贷款率形成的偏离。近年来,深圳银监局在“以资产质量为核心”的现场检查中,发现贷款分类正偏离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甚至还非常严重。  引致偏离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银行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设计不合理,执行标准偏松。目前各家银行都有了严格的不良贷款考核任务,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良贷款关系到信贷人员的收入和升迁。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分类管理不到位、不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分类调整不及时、人为调整分类结果等造成信贷资产质量反映失实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是“一把手”道德缺失引致的偏离。如将要升迁或去职的行长倾向于掩盖信贷资产质量,而一个履新的行长则倾向于所谓“严格”,各级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直接催生和导致了分类结果的“数字游戏”。三是监管部门“双降”要求的外在压力。特别是前几年自上而下一再强调银行要每年降2~3个百分点,就容易导致分类做得越认真的越会受到惩罚;越不审慎的,就越会受到奖励。银行信贷人员不愿意去寻找和暴露所放贷款存在的缺陷,只好在贷款分类的过程和结果上做文章。四是分类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不强。五是分类方法自身存在缺陷,分类人员难以有效把握分类尺度。六是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客户及行业信息收集困难,分类认定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  此次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表明,上述造成偏离的原因在银行机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也是今后改进监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但是在不同的银行问题不尽相同,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而治之,才能提高贷款质量和五级分类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于第一、第二两种情况的监管,为了防止参与分类的人员弄虚作假,必须要有良好的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督促银行机构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以考核压力和激励动力推进五级分类方法的正确实施。贷款分类检查应与银行风险评级、高管人员考核评价相结合,对偏离度大的银行应实施严格的后续监管措施。同时,应严厉惩罚任何蓄意造假的行为。对第三种情况,监管当局应坚持“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原则,将不良贷款“双降”与贷款分类偏离度情况结合考核,在监管过程中,重点对银行机构贷款分类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而不仅仅是一味地强调或硬性规定不良贷款率降低几个百分点。同时,对于因损失准备金计提而引起的利润指标亏减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从而鼓励银行能够以正常的心态理性对待不良贷款分类和贷款损失处理。对第四种情况的监管,应督促银行机构加强对实务操作人员分类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履行自身职责的精细程度。一个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分类人员甚至可以弥补分类体系的缺陷。至于第五和第六种情况是一个较共性的问题,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贷款分类体系。建立以贷款风险分类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克服银行内部相互之间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帮助信贷人员及时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贷款五级分类
    • 2024-06-04 23:56:12
    • 提问者: 未知
    贷款五级分类</p><p class="msonormal">贷款“五级分类”的内涵是依据风险程度划分为五类,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
  • 银监会最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文件有哪些?
    • 2024-06-04 01:11:34
    • 提问者: 未知
    1.基础分类依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20072.几种直接分类的贷款:重组贷款:至少归为次级借新还旧就贷款:具有重组特征的分为次级,不具备的分为关注,30天内的收回再贷应...
  • 请教如何贷款五十万
    • 2024-06-04 13:13:33
    • 提问者: 未知
    您好,只要稳定的工作,且征信没有问就可申请银行款业务。办理银行贷款需要资料:1.有效**件;2.常住户口证明或有效居住证明,及固定住所证明;3.婚姻状况证明;4.银行流水;5.收入证明或个人资产状况证明;6.征信报告;7.贷款用途使用计划或声明;8.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银行贷款需要的条件:(1)年满18年周岁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城镇居民常住户口或合法有 效的居民**明,银行贷款要求贷款人年...
  • 贷款五级分类指唧五类?
    • 2024-06-04 13:46:52
    • 提问者: 未知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指1998年5月起,**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国情,制定《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简介一、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
  • 贷后监管如何做测试测试?
    • 2024-06-04 21:54:42
    • 提问者: 未知
    贷款三查制度的监管规定一、贷前调查的监管规定(一)流动资金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款人应采取现场与非现…
  • 首付涉及卖方贷款解压,如何资金监管?
    • 2024-06-04 19:02:33
    • 提问者: 未知
    7、银行见他项权利证后,支付尾款给卖方。...大型中介公司的经纪人员素质较高,处于自身经营的风险考量,也会要求对一些常见风险进行排查,针对以上风险,可督促经纪人是否...
  • 小股东如何监管公司财务?小股东如何监管公
    • 2024-06-04 11:55:12
    • 提问者: 未知
    您好,主要看章程约定,也可以通过诉讼行使股东知情权
  • 信托公司由哪个部门监管?如何监管?
    • 2024-06-04 16:19:50
    • 提问者: 未知
    监管:投资公司应当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信托投资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内部审计报告,同时向**人民银行...
  • 资金监管贷款和非资金监管贷款业务有何不同
    • 2024-06-04 00:09:11
    • 提问者: 未知
    资金监管贷款业务流程及操作分工 房屋未设抵押,买方抵押贷款步骤事项经办人工作内容备注 1签订合同经纪人1.指导买卖双方签订《存量房买卖合 同》 2.分别与买卖双方签订《委托协议》, 并收取代理费及**费包括资金监管 服务 费 3.三方共同签订《北京市存量房交易 结算资金划转协议》 4.三方根据监管...
  • 买房资金如何监管
    • 2024-06-04 15:34:33
    • 提问者: 未知
    若交易不成功,双方可协商解除资金监管的,交易双方只需前往各处交易中心驻点签署资金监管解除协议,办理解冻手续即可。2.资金监管的解冻时效:在资料齐备,房款进入监管...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