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由来

TS婚礼视频定制 2024-06-01 00:46:31
最佳回答
**所得税制度的创建受欧美**和日本的影响,始议于20世纪初。清末宣统年间(大约为1910年),曾经起草过《所得税章程》,其中既包括对企业所得征税的内容,也包括对个人所得征税的内容,但是未能公布施行。  1911年辛亥**爆发,**成立后,曾经以上述章程为基础制定过《所得税条例》,并于1914年初公布,但是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未能真正实行。  1936年7月21日,**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按照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从同年10月1日和次年1月1日起开征。至此,**历史上第一次开征了所得税。  1943年,**公布《所得税法》,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所得税法。  由于当时的******,经济落后,富人大量**,而穷人又无力纳税,所得税法只是徒有虚名,不可能很好地实施。1937年,**的所得税收入为1874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和财政收入总额的4.2%和0.9%。1946年,**的所得税收入为5386亿元,分别占税收总额和财政收入总额的4.1%和0.8%。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的30年间,**所得税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  1949年10月1日新**成立以后,在全国统一的新税收制度建立以前,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和稳定经济,根据**中央的指示,老解放区的人民**暂时可以继续按照自己制定的税法征税,来不及制定新税法的新解放区则可以暂时沿用原****实行过的一些可以利用的税法征税,其中包括所得税方面的法规。  在1949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的首届全国税务会议上,确定了统一全国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大政方针和拟**的主要税法的基本方案,其中包括对企业所得(包括经营所得和利息所得等)和个人所得(包括经营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和利息所得等)征税的方案。  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务院发布了新**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其中规定全**设置14种税收。在这些税种中,涉及对所得征税的有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薪给报酬所得税等3种税收。  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工商所得税自1950年开征以后,征税办法几经修改,一直没有停止征收。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与当时的经济、计划、财政、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相适应,国营企业一直实行利润上缴制度,不缴纳所得税。利息所得税自1950年开征,后来由于征税范围缩小、配合银行降低利息而自1959年起停征。薪给报酬所得税没有开征。从1952年至1956年期间,**曾经多次研究开征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但是最终没有开征,此后不再提及这个问题。  在这一时期,基于当时**的所有制结构、财政分配体制和税制结构,**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各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比较小,合计只占50%左右。在税收收入中,又以在国内销售环节征收的货物和劳务税(起初为工商业税、货物税、商品流通税,后来逐步改为工商统一税、工商税)收入为主体,此类税收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一般在70%以上,所得税(主要是工商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极小。例如,1956年、1965年和1975年,**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9.0%、43.2%和49.4%,个体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比重分别为3.2%、2.3%和0.8%,其中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因此,所得税对于**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 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需要,财税部门提出了对外资企业征收所得税的建议,并得到了**中央、**和**的批准。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公布施行。这是新**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部企业所得税法。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公布,自1982年1月1日起施行。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利用外资的发展,为了解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1991年4月9日,第七届**第四次会议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日以**令公布,自同年7月1日起施行。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税对象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损失以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的税率为3%。符合规定条件的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定期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设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规定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地区属于能源、交通等**鼓励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按较低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免征、减征地方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再投资于该企业,可以按照规定退还部分以至全部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款。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最长不得超过5年。  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统一适应了**对外开放扩大的需要,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从1982年到2005年,**的外资企业所得税收入从0.1亿元增加到1147.7亿元,23年间增长了11476倍,平均每年递增50.1%,大大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税收总额增长速度。这部分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也从1982年的0.1‰逐步上升到2005年的39.9‰,23年间上升了39.8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7个千分点。 国营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其他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财税部门就全面税制改革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税制改革的总体设想,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并得到了**中央、**和**的批准。  从1983年到1984年,**分两步将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国营企业上缴利润制度改为国营企业所得税制度,即国营企业“利改税”的第一步改革和第二步改革。1984年9月1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营企业“利改税”推行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其不足之处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为了深化企业改革,从1987年起,**在国营企业中普遍推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用契约(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企业向**上缴利润的基数,从而使国营企业所得税近乎名存实亡。承包制的推行虽然对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激励效应,但是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争基数、吵比例、包盈不包亏、企业搞短期行为、**税收收入下降和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等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财政、税务、经济体制改革等部门和财税理论界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探索如何把企业所得税制和承包制的优点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的新思路。这一思路很快得到了**中央、**和**的重视与肯定。经**批准,**和**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还组织了“税利分流”的改革试点,其主要内容是: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实行从10%至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取消固定资产投资税前还贷;税后利润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一定3年不变。  “税利分流”改革的研究与试点,为正确处理**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并为下一步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作了积极的尝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此外,根据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需要,经**批准,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税额逐年调减,征税范围也逐步缩小。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从而为**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财税部门提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平税负,促进竞争,必须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在实施步骤上,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先将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企业等内资企业分别征收的所得税统一起来;第二步,再将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征收的所得税统一起来。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1993年12月13日,**将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合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境内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组织,征税对象为纳税人来源于**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纳税人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以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一般企业适用33%的税率,微利企业暂时适用27%或者18%的税率,金融、保险企业暂时适用55%的税率(1997年以后降为33%)。符合**有关规定的某些企业和经营单位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税或者减税待遇。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最长不得超过5年。   追求企业所得税内外统一的步伐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根据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开始酝酿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统一,几经曲折,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十多年时间。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其中再次明确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003年10月14日,****党第十六届**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自然也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  从2004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第二次会议以后,共有541位**代表提出16项议案,要求将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起来。仅在2006年3月召开的十届**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8项涉税议案中就有6项涉及两法合并。郭广昌代表连续3年提出两法合并的议案。在同时召开的**人民**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建国会中央提交的提案《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被列为一号提案。杨崇春委员连续两年提出两法合并的提案。  2005年10月11日,****党第十六届**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再次提出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而且,****会已经将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统一(即两法合并)列入了当年的立法计划。  同年8月23日,**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并决定将其提交**常务委员会审议。  同年9月28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  同年12月29日,第十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请2007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第五次会议审议。  在2007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第五次会议上,**提请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得到了与会各界代表的普遍高度评价和热烈赞同,极有希望顺利通过,从而成为**企业所得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企业所得税年报
    • 2024-06-01 06:36:16
    • 提问者: 未知
    利息收入不用做调增。利息收入包含在“财务费用”里,直接在附表二,第三项3、财务费用栏中填写。
  • 企业所得税题
    • 2024-06-01 18:47:07
    • 提问者: 未知
    《**税制》练习题企业所得税·计算题及答案1.假定某企业2012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转让国债取得净收益52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20万元,与收入配比的成本2150万元,全年发生销售费用410万元(其中广告费支出120万元),管理费用23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支出24万元),利息费用170万元。营业外支出70万元(其中公益捐款支出40万元),假设不存在其他纳税事项。计算该企业2012年...
  • 2020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
    • 2024-06-01 07:04:38
    • 提问者: 未知
    那么大家知道2020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是什么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 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是指以产品制造者、销售者、维修者等的产品责任为承保...
  • 企业所得税明年是25%?
    • 2024-06-01 14:07:50
    • 提问者: 未知
    明年元月开始!
  • 怎么算企业所得税
    • 2024-06-01 04:00:59
    • 提问者: 未知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应纳税所得额×25%。根据《企业所得税条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66236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根据《实施细则》规定:企业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纳税...
  • 境外企业在境内获得的所得怎么缴纳企业所得税
    • 2024-06-01 22:54:08
    • 提问者: 未知
    一、有关抵免境外己纳所得税额的规定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1)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应税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考题...
  • 外商独资企业应交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
    • 2024-06-01 08:59:09
    • 提问者: 未知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根据国发[2000]16号:**决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
  • 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 2024-06-01 21:20:48
    • 提问者: 未知
    采纳数:291 获赞数:513699 企业所得税: 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20%。...
  • 企业所得税汇算简报
    • 2024-06-01 18:20:00
    • 提问者: 未知
    《******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1号)、《****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和...对**企业从银行(信用社)取得的...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 2024-06-01 02:45:21
    • 提问者: 未知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的程序 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关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1998-10-20国税函[1998]182号)等法律的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汇算清缴期限 内资企业缴纳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纳税人应当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其所在地...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