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境内在改革开放30年内有什么变化

Arise瑶瑶 2024-05-30 11:53:48
最佳回答
江阴作为地处苏南的发达县(市),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徘徊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江阴农村发展之快、变化之大,百姓称赞,世人瞩目!去年,在江阴这片面积仅占全国万分之一、人口只占千分之一的热土上,创造了超过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三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江阴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大农村干部群众正齐心协力建设幸福江阴,争取经过不懈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市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变新  改革开放30年中,最大的变化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0年来,江阴市紧紧抓住三次机遇,不断创新求变,实现了三次思想大解放。  1、抓住了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经济的机遇,提出了以工补农、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2、抓住了**南巡讲话快速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思路,加快了由工业立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  3、抓住21世纪科学发展的机遇,提出了统筹协调、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二、产业结构变优  改革开放30年来,江阴坚持实行“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巩固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的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1978至 2007年,江阴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6∶55∶19调整为1.5∶63∶35.5。  从第一产业看,虽然占比明显下降,但增加值却年均增长 10%。  从第二产业看,虽然占比变化不大,但增加值增幅显著,由1978年的2.3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49.6亿元,年均增长21.9%,30年增长315倍。  从第三产业看,改革开放以来,江阴服务业持续增长,2007年实现增加值422.65亿元,比1978年增长521倍,年均增长24%。  三、经济实力变强  改革开放30年,江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78年-2007年,全市镇级地区生产总值由3.6亿元上升到964.8亿元,增加260倍;镇级财政收入由7000多万元上升到95.93亿元,增加130多倍;镇级工业销售收入由2.6亿元上升到2775.6亿元,增加1000多倍。去年,全市有7个镇地区生产总值超50亿元,9个镇工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7个镇财政收入超5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江阴已连续6年名列第一。  村级经济在改革发展中规模变大、实力变强、后劲变足。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农村经济的**。到2007年,全市 16个镇(街道)有24家大型工业企业,其中8家跻身**500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收入2626亿元,实现利润138.8亿元; 9家企业上缴税金超亿元,长江村当年税收净增2亿元;8家大型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其中华西、阳光、三房巷突破200亿元,是全国拥有超百亿企业最多的县(市)。  四、基础设施建设变快  江阴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发展市域交通现代化网络建设的同时,重视农村道路的布局和发展,现在,全市农村公交路网四通八达,开通镇村公交线路57条,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自然村通车率也提高到68%,公路总里程3397公里,已达到发达**水平,农民出门和城里人一样方便。目前,13个农村客运站、411个农村客运候车亭正在建设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设施快速发展。汽车、移动电话、互联网进入普通农民家里。  五、群众生活变富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农民就业渠道拓宽,收入来源多元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江阴农民人均收入达10641元,在江苏省连续八年名列第一,比1978年的199元,增长52倍,年均增长14.79%。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社会福利保障变多  江阴不断强化民生、民本意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农村社会保障业发展迅速,不仅实现了农民由“养儿防老”到“参保防老”的观念转变,而且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1995年,江阴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镇村企业农民的参保率达90.3%。2002年,江阴**《关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到2007年,全市近20万农民参加城保。  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2004年,江阴投巨资在全省独家实施“保养式”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市28.85万名被征地农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  与此同时,江阴在全国率先实施和完善农**疗保障体系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市82.5万农民自愿参保,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和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全市65万农民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并为每户建立了健康档案。  七、人居环境变美  新**成立到1978年前的30年,江阴农村虽然经历了推到草房翻瓦房盖楼房的变迁,但是,“村庄星罗棋布,房屋天女散花”和“河里洗刷马桶,雨天粪缸满溢”,人居环境仍然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进“家园工程”,市镇两级投资1亿多元,疏浚清洁1.3万多条“家河”,近80万农民直接受益;新建化粪池7156座,垃圾箱1.15万只,全面取缔露天粪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投资5亿多元实施农村改水,村村通上了自来水。近年来,江阴以实现“三集中”为方向,努力推进新市镇和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农民变居民,农村变城镇的步伐。  八、农民素质变高  30年的改革开放,使江阴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这种举世瞩目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直观的,物质的外在形象上,更表现在江阴农民文明意识的增强,整体素质的提高上。  进入90年代以来,江阴始终把乡村文明,农民素质的提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先后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六爱三评”、“创三优树新风”和“卫生城镇文明人”等系列活动,农民文明程度日渐提高,讲卫生,讲公德已成为自觉行动,人与人和睦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氛围逐渐形成。华西村的社会秩序由原来的无**、无**、无重大刑事犯罪的“老三无”,发展到现在的无**、无告状、无暗斗的“新三无”。  农民口袋富了,还要“富”脑袋。江阴把读书求知作为造就一代农民,提高素质的途径,1995年,因势利导在全市开展“一二三”家庭读书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在全市农村逐渐形成了“家家有好书、户户都学习、人人求知识、个个讲文明”的好风尚,一批“读书之家”、“乡邻文化之家”、“十佳藏书之家”悄然出现。2007年,江阴以行政村为单位又建成了163个“农家书屋”,农民要“充电”,身边就有图书馆。  改革开放之初,江阴没有一家像样的图书馆、体育馆和文化娱乐场所。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加大投资力度,文化体育等娱乐设施不断拓展。现在,全市三分之以上的镇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先进文体娱乐设施,82.3%的村拥有2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娱乐场所,基本实现了“农村公园有文化、文化中心在公园”。  江阴农村在过去三十年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是江阴人高举**理论和“**”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落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应**、凝聚民心、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结果。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市委、市**从江阴的市情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成功举措,这正是江阴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  ——坚持以推广华西经验为动力,不断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坚持以抓强扶弱为抓手,努力提升村级经济的发展水平。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宗旨,认真办好造福农民的实事。  ——坚持以政策调控为导向,切实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坚持以强基工程为保证,积极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到基层任职。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 2024-05-30 05:32:46
    • 提问者: 未知
    **改革后不仅建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
  •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 2024-05-30 14:12:29
    • 提问者: 未知
    **改革开放后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经济规...
  • 义乌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变化
    • 2024-05-30 15:31:50
    • 提问者: 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先发优势,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小商品流通为载体,推进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催生城市化,演进为国际化,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创造了“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的义乌奇观。30年变迁 义乌地处浙中盆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本地...
  • 30年改革开放那么成功,改革开放30年**的钱哪里去了?
    • 2024-05-30 21:12:26
    • 提问者: 未知
    老百姓有点,**有点,美国人那边还有点。
  • 改革开放30年有哪些成就?
    • 2024-05-30 09:16:53
    • 提问者: 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在国际上经济上...
  • 改革开放的一些内容
    • 2024-05-30 09:19:57
    • 提问者: 未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
  •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 2024-05-30 21:24:14
    • 提问者: 未知
    10个“中央一号”文件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承包权,从15年不变,到30年不变,农民吃了定心丸;延续2600多年农业税的历史在2003年终结,2004年开始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
  • 广西岑溪市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有哪些 谢谢!
    • 2024-05-30 18:33:20
    • 提问者: 未知
    岑溪:昔日广西“小深圳” 岑溪:昔日广西“小深圳”今天开放排头兵 教育先行增后劲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教育。像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岑溪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教育事业...
  • 大连改革30年都有什么变化啊 ?
    • 2024-05-30 01:18:39
    • 提问者: 未知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回首历史变迁,30年来,大连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连的商业发展也已今非昔比。为了让关心大连商业的读者了解大连商业30年来的...
  • 谁有改革开放30年的作文
    • 2024-05-30 22:41:28
    • 提问者: 未知
    改革开放三十年 爸爸妈妈告诉我,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人民的住宿条件、家庭收入、城市建设、科技发展、交通安全等都有很大的改变了。以前没有的,现在都有了,但我真想知道现在的人们回到过去该怎么生活呢? 妈妈说她小的时候,全家五口人挤在一户不到40平方的平房,吃饭、睡觉全在一块儿,拥挤的空间塞满了妈妈童年的回忆。我出生后,爸爸妈妈咬牙买了一幢60平方米的大房子,我一个人可以拥有一个单独的房间。我的...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