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证明“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

晨曦导师教护眼 2024-06-04 21:03:37
最佳回答
现代科学就像是一把悬在人类头上的双刃剑,而医学科学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要与人类现有的**观念相冲突。这正如**老子所云:“福兮祸所伏”;这正如英国小说家狄更斯(charales dickens,1812~1870年)所说:“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不可能对人没有危害 科学虽然能够帮助我们解惑和造福人类,但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疑惑和伤害;现代物质文明虽然能够使我们尽可能多地去享受生活,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烦恼。例如,最新的研究证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智商降低,习惯于在电脑上写东西的人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写字了,而且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电脑和网络虽然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众所周知的“电脑病”,能够使人变成虫。在全球2亿多网民中,有1 140多万人患有“网络成瘾综合征”,人称“网虫”,有的只好用**来解脱。目前有研究显示,**青少年有网瘾的比例高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这使多少青少年的前途被毁,又使多少父母欲哭无泪?而那些电脑发明者和制造者、网络游戏发明者和网络商们却成了富翁,花天酒地,喜笑颜开。例如,现在人类发现的各种抗生素共有6 000种,用于临床的有100种,年销售额100亿美元。目前在**使用和销售的前15种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在住院病人当中使用抗菌药的费用占总住院费的50%。这些抗菌药的使用无疑是挽救了无数个细菌感染者的生命,但由于滥用,细菌对抗菌药产生了抗药性,结果又使多少抗药菌感染者丧失生命。仅美国每年就有5 000人死于这类细菌感染,用于处理细菌对抗菌药产生抗药性的相关费用达到470亿美元。例如,一些身患绝症的病人(如**病人)都希望科学家能够发明出什么新药物来挽救他的生命,但这些人不知道,其所患的绝症可能就是与科学家以前发明的某种药物、或合成生产的某些化学物质、或某种科技产品、或与科技发展相关联的环境和食品污染有关。目前,人造化学物质约10万种,其中大约有1 000种对人体有害。例如,杀虫剂的发明和使用使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倍,解决了人类吃饭问题,但害虫对杀虫剂能够产生抗药性,而其他的小动物则不能,结果被杀绝,最后剩下来可能只是人和害虫了。在**,目前有的地方由于昆虫数量过少,人们不得不采用人工的办法对农作物或果树授粉,人不得不干起了虫子们的工作。以前笔者在乡村读书的时候,每到春季这一学期都要写一篇有关“春”的作文,在文章里总是少不了要用鸟语、蛙叫、虫鸣和花香来形容春天的美丽和迷人。一听那小鸟、青蛙和各种虫子的叫声就使人陶醉。然而现在春天的农村,鸟和虫子少了许多,青蛙也很少见到,唯有花儿在田野里孤独地开放,现在的春天成了《寂寞的春天》(《silent spring》)──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年)写的一本书的名字。例如,牛复合生长激素旨在提高牛奶的产量,但牛使用后却患上了怪病,牛奶中类似于胰岛素生长因子含量高出正常的五倍。对于人来说,血中该因子略微升高就容易患**。不可能征服死亡 人是由两个悖论所组成:一是人生是多么得美好,但人无论如何总是要死的;二是人既然总是要死的,但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活着。一位**古代诗人哈亚姆(omer hayyam,1048~1131年)曾对生死发出了如下无奈的感叹,他在诗中写道:“不知何故我来到这个宇宙/有如那水无可奈何地奔流/不知从那里来又往何去/我是一阵风无奈地吹过沙洲。”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人的生命包括死亡的发生是一个程序化过程,俄罗斯科学家发现衰老过程就是如此。这如同电脑,任何程序一旦被点击确定后就被固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命令。目前人们都认为dna是人的生命程序储存器,一旦把它打开,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生命的程序和原来的设计,但有根据表示dna并不是唯一的生命程序源,生命是一个复杂现象和综合过程。即使是现在看好的基因技术,如果在人体上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科学家估计未来的基因人(不是**人)的寿命可望达到300~400岁,甚至能够活到1 000多岁,但还是解决不了死的问题。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实践起来还会有许多技术和**障碍,而且基因通过技术改造后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现在谁也说不准。而且在医学上,任何一种医疗技术的成功率都存在有百分率的问题,任何一种再有效的药物其临床有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总有例外。例如,自从1978年英国生殖医学科学家爱德华(robert edward,1924~年)教授成功地发明**技术以来,到目前为止全球**累计达100万,但成功率仍然只有14%左右而且风险大,如**仅患脑瘫的发生率就是正常生产婴儿的三倍。即使是再过20多年,这项技术的成功率也不可能达到100%,风险也不可能降低到零。又如,法国科学家于2002年10月宣布,两年前接受基因治疗的所谓“气泡儿童”,现在出现了类似白血病的症状,有关**已经决定暂停这种治疗性实验。再如,动物**的成功率只有几百分之一:**羊多莉是227个实验品中的一个幸运儿;世界第一匹**马是800个实验品中的一个成功者。多数**动物不是死于腹腔,就是出生后由于某种脏器不能正常工作而夭折。许多药物虽然在多数情况下都有效,但总有例外:如阿司匹林是一个常用的退热药,但它对那些顽固性发热的病人却没有退烧作用;如强心苷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但它对那些顽固性心衰的病人却没有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虽然动物和人的生命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致的,同一个现象在人和动物界都有发生的可能,如白化病在人和动物的发生概率都是1/1万~1/2万。所以我们可以见到白化人,也能见到白象、白虎、白豹等野生动物。但是,动物实验所观察到的结果,或某些动物现象并不能够完全在人身上拷贝出来,如低等两栖动物的卵子在没有雄性配子的配合下,只要给予适当的外部刺激就可以正常发育成新的后代。这一现象叫做“孤雌生殖”,在某些高等动物这种现象可以使卵子发育到囊胚阶段,然而这一现象在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又如,笔者曾经养过一只猫,两只眼睛是黄颜色,后来与两只蓝颜色眼睛的猫交配,在生下的小猫中,有的眼睛一只是黄颜色的,一只是蓝颜色的,人称“波斯猫”,我们喜爱的动物朋友。然而,现在东方人(眼睛是黄色的)与西方人(眼睛是蓝颜色的)通婚的不少,但有谁见过拥有一只黄颜色和一只蓝颜色眼睛的混血儿或“波斯人”?因此,那些科学家们在动物实验中所建立起来的生命理论、技术、结果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直接套用和应用于人。不可能消灭疾病 现代科学发展欣欣向荣,但人类总的疾病种类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这不能说是与现在的科学无关。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的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说:“文明社会的历史,同时就是人类疾病史。”1.传统疾病不可能被彻底消灭 人的健康与疾病、人的生与死也可以认为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在对于这一类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人们只能顺其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违背它的自身发展规律,需要谁或消灭谁。比如,现在世界每年生产的抗生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仅美国每年就生产5 000万磅,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高达1 700万,占死亡人数的1/3。虽然20世纪人类在医学科学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仍然有某些传统的传染性疾病还在经常发生。例如,麻风病是一个古老的传染病,人们与其斗争了几千年,虽然在过去的12年内发病率下降了85%,但目前全球每年仍然有70万人受到它的影响,现有病人600万,在医学科学发达的美国现有病人600例。血吸虫病的历史在古埃及草纸书中就有记载,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目前全球仍然有2亿人,**有6 000万人正在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结核病至少有7 000年的历史,但现在的发病率仍然很高,据who统计目前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每年以1%的速度在递增;2003年,全球新发现结核病例890万,结核病人总数达1 550万,全年有180万人死于结核病;据专家估计,目前**感染结核菌的人群达5.5亿,现有结核病人450万,其中150万人处于传染期,每年死亡13万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未来10年**患结核病的人数将达到5 000万。至于那些非感染和非传染性的传统性疾病,有的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甚至有增加趋势。如癫痫是人类一个古老的疾病,目前全球有5 000万例;支气管哮喘病至少在**有2 000多年的历史,目前美国仍然有1 300多万人、全球有1.6亿人患哮喘病;偏头痛至少有7 000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人类仍然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而且发病率也没有减少的趋势,仅美国目前就有患者2 800万。人类的另一类疾病是与生命现象相伴随,科学再发达也是无能为力的,如当人体衰老后所患的老年病,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得要死。但怎么个死法?除了**和其他意外死亡,病死便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现在人类的许多疾病,其中大多数不是由于生命设计存在缺陷的结果,而是由于生存的外部环境或生活方式不妥所引起的,而这些变化又多是与科学发展有一定的关系。2.新疾病不可能完全阻止发生 除了上述那些传统性疾病仍然在威胁着人类健康外,近20年来人类又增加了许多的新病种,仅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就新增31种,其中**有15种,可是人类消灭的传染性疾病仅天花一种。病原微生物仍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医药院校中,微生物这门课程不被人们所重视。20世纪的科学日新月异,但20世纪生态环境的恶化进程也是前所未有的,各种污染日趋严重,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依赖于科学发展,然而新的科学又会带来新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又会制造新的污染、新的疾病。继之又需要发展更新的科学加以解决,再继之又出现了更新的问题和更新的疾病。最终形成的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大家可以想一想。例如,目前尚未大规模投入商业使用的纳米材料,有科学家警告说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将是前所未有的。因为这种10-9米的超微物体几乎是无孔不入,一旦它们通过种种机体屏障进入细胞核,必能影响到物种遗传物质dna结构的稳定性。一旦dna结构发生变异,那将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谁也无法估计。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大鼠暴露于含有直径为20纳米的聚**颗粒的空气中15分钟,大多数在4小时内死亡;美国杜邦公司和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发现,单层碳纳米管可能会导致实验动物肺**肿。目前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一种和谐、平等、融洽的关系,是一种“天与人不相胜也”(《庄子·大宗师》)的关系,而不是战胜与被战胜的关系。疾病是人体的一个自然现象,可能地球上不存在一个没有任何“疾病”,完完全全“健康”的人。病原体作为地球万物之一,它们与人也应该有上述和谐、平等、融洽的关系。虽然现在某些威胁人类的传统疾病不是被消灭了,就是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人类却不断地出现了许多新的疾病,使人类总的疾病种类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与此同时,现在的科学技术(包括医学)也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这种疾病与科学(包括医药科学)同时快速发展着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证明科技越高、精、尖,其对人类的危害性也就越严重。过去的如杀虫剂和原子能,现在的如电脑和互联网,它们对人类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所以,笔者也有理由认为将来的纳米和基因科技,必然地对人类要产生更为广泛和严重的负面作用。笔者认为在现代疾病谱中增加的那一部分病种,可能就是对那些被消灭和被减少了发病率的传统病种的一种补充或代偿,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自我调节。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现代科技发展得有多快、那些传统性疾病消灭得有多快,新疾病的出现率也就会有多快、有多严重。例如,旧日的性病**虽发病率明显下降,然而新生的性病**病则比**更能使人恐怖,没有任何一种传统疾病有它那样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产生如此之大的负面影响。它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在全世界泛滥成灾,而且无发病地区和季节之分,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无法幸免。任何传统而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对它都无能为力,一旦被感染就没有生的希望。**病与传统的性疾病相比,另一大特点是潜伏期长,只有50%的感染者在8~10年内发病,**病在潜伏期就具有传染性,使人防不胜防。可能被感染者患**病死了,但传播者却仍然活着,继续传播着死亡。**病的这种特性是任何一种传统疾病,包括传染性的传统疾病所不具备的。一旦**病被消灭或发病率明显降低,人类可能又会面临着更为恐怖的新性病、新的传染或感染性疾病。与此同时,另一类传统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即某些以前发病率低的疾病现在却在直线上升,其中最明显的是**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就连支气管哮喘这样的疾病在上个世纪的70~90年代,欧洲儿童的发病率就比以前增加了200%,现在英国儿童患支气管哮喘病比20世纪70年代多出了七成。现在大约有20%的人类患过敏性疾病,有人认为这与人们消灭了肠道蠕虫有关。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各种蠕虫(如蛔虫、钩虫、蛲虫等)作为一个物种通过亿万年的进化,它们已经与人体达成了共生关系,一旦它们被消灭,这种协调性就遭到破坏,人就易患过敏性疾病。目前有人用人工感染鞭毛虫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据说效果非常显著。不可能消除两极分化 与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是人类社会的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和严重,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分配和寿命这两个方面。1.不可能消除贫富两级分化分配不均、不合理和贫富悬殊的恶化,已成全球性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西方**科技发达,但在这些**的贫富悬殊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目前,美国1%最富有的人拥有40%的全国财产,而80%的美国人只占有全国财富的16%;首都华盛顿20%富有家庭的收入是20%低收入家庭的31倍;美国每年有75万人无家可归,1999年就有1 900万成年人和1 200万儿童“没有食物保障”,现在有3 6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目前,英国有2 100万成年人的银行存款不到500英镑,而英国儿童畅销书作家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1965~年)2002年的个人净收入就超过2 050万英镑。目前,瑞士有60%的家庭财产总额低于5万瑞士法郎,31%的家庭甚至没有任何财产,而首富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1926~年)的财产总额在150~160亿法郎之间。加拿大也是世界科技发达和富有**之一,但就是在这天堂内目前还有11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德目前有1.5个无家可归者浪迹天涯。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和经济都在迅速发展,但贫富两级分化现象却越来越明显,据清华大学**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已经超过国际中等不平等程度。用于说明分配公平度如何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为0时表示绝对平均,该系数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均,国际警界线是0.4。1993年**的这一系数为0.407,1998年为0.456,2004年为0.47。**20%最贫困人口在收入和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而20%最富裕人口所占的份额高达50%。另外,在行业与行业之间也出现了两级分化现象,我国最低收入行业与最高收入行业的收入之比,1990年是1:1.29,1995年是1:2.23,1999年是1:2.49,2002年是1:6.13。作为一个正常社会,任何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太大,人才都流入了高收入行业,那么低收入的行业将会越来越萎缩,最后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如果我们不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好穷人的小康问题,发达**不关心穷**的发展问题,**不改革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不公问题,21世纪将会爆发全球性的灾难。灾难一旦发生,将先从发达**蔓延到发展**家,从城市蔓延到乡村,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亚里士多德(ar**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说:“贫穷是**与罪孽之母”,穷人和富人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2.不可能消除寿命两级分化现代科技除了导致贫富两级分化外,其另一个表现是在人的寿命方面,即现在的长寿人与短寿人的寿命差距在加大。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现在的各种污染严重,使那些对污染物具有敏感体质的人患上了不治之症而早死;二是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使那些有钱和有地位的人能够借助现代昂贵的高科技来保养身体或延长寿命;三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发达**的人均寿命在延长,而贫困**或地区的人均寿命却在缩短。现在世界人均寿命65岁,日本人均寿命81.9岁,发达**的人均寿命以每年3个月的速度在增长。但是,非洲人均寿命只有40 岁,塞拉利昂人均寿命只有37岁;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成人的死亡率比30年前还要高,35%的非洲儿童所面临的死亡风险比10年前还要大,有的非洲部落只有1/4的孩子能够活到成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问题 美国科技发达,美国的穷人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的科技和经济都在飞速发展,使一部分穷人摆脱了贫困,但又有新的穷人产生。目前,地球上还有20亿人没有用上电,14亿人连清洁的饮用水都没有,25亿人没有条件使用基本的卫生间设施,这些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都无法满足,更是享受不了那些昂贵的现代医学成果。例如,在**的那些因心脏疾病而生命垂危的下岗职工中,有多少人能够拿得出40万人民币接受换心手术?在那些**病病人中,有多少人能够每年拿得出11~13万元人民币的治疗费?在那些患尿毒症的农民兄弟中,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起**手术或每周3次血液透淅费?现在的高科技医疗是**出钱搞研发,结果是满足了少数科技人员的成就感,而成果只能为少数富人所享用,这违背了“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正原则。全世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仍然是新世纪的**话题。现在的社会对穷人来说,并不比无产阶级**前夜的状况好多少,有的则生活得更为悲惨。**那些生活在“**病村”、“**村”、“矽肺村”和国外那些生活在“难民营”的人们,那些在生产事故和**冲突中死去的或残废的人们,那些被社会各种黑势力残害致死或致残的人们,那些深受资本家(以资金为资本)和知本家(以知识为资本)剥削的人们,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这些人并没有享受到多少现代高科技所带来的幸福生活和娱乐享受,包括尖端的医疗科技服务,有的则深受其害。发达**不仅把那些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工厂、企业纷纷地迁移到第三世界**,而且直接把垃圾运往第三世界。如美国每年回收的700~8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50%~80%运到了亚洲发展**家,**占90%;尼日利亚阿格斯港平均每月接受的“二手电脑”达10万台。“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这是**先生1906年12月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种不平等的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在**仍然存在着。虽然这不是一个穷人说话和掌权的时代,但我们宁肯发展得慢一点也要把穷人(包括穷**)的问题解决好。没有顾全大局的精神,人类社会将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没有共同富裕的思想,世界便不会有真正的安宁。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年)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写道:“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如果改成现代语,则应该是“世界之治乱,不在一国和少数人之兴亡,而在万国和万民之忧乐”。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荀子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荀子·王制》)。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举例说明
    • 2024-06-04 22:46:45
    • 提问者: 未知
    资产证券化是复指以基制础资产未来所2113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5261支持,通过结构4102化设计进行信用1653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的过程。它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资产证券化仅指狭义的资产证券化。自...
  • 举例说明哪些风险是可保风险?那些不是可保风险?
    • 2024-06-04 23:52:56
    • 提问者: 未知
    举例说明哪些风险是可保风险?那些不是可保风险?当前在线律师:,咨询律师免费,3~15分钟获得解答!紧急咨询 股权转让风险 除了股份公司无记名股**和上市公司流通股通过...
  • 折现率是什么?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 2024-06-04 08:35:35
    • 提问者: 未知
    折现率就相当于投资收益率。由终值计算现值时所应用的利率,一般也称为折现率。例如: 将100元存入银行,n年后变为121元,则121=100*(1+?n,其中所得的?就是折现率。扩展资料: 公式: (pv=现值(present value),c=期末金额,r=折现率,t=投资期数) 概念区分 折现率不是利率,也不是贴现...
  • 能不能举例说明下什么叫“典型的金融思维”?
    • 2024-06-04 17:43:54
    • 提问者: 未知
    比方台风来了,想的不是救灾,想的是哪些企业经营的是排水设施 比方城市内涝了,立马开始研究那些企业搞城市水利建设的。比方地震来了,第一反应是快速...这就叫典型金融思维
  • 电大本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般几年能拿到毕业证和**?
    • 2024-06-04 00:33:13
    • 提问者: 未知
    2年。但是,电大2113是远程教育结5261合面授,实4102行学分制,1653毕业年限最长可达8年。电大开放教育是相回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基本特征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取消和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和障碍。比如开放教育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
  • 举例说明纵向一体化战略 举出例子
    • 2024-06-04 08:59:22
    • 提问者: 未知
    关于通用与费雪纵向一体化案例的进一步思考 2008-02-29 23:59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企业专用性投资的增加会增加敲竹杠的有关市场交易成本,进而增加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而研究纵向一体化,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通用汽车公司兼并费雪车身公司这一案例了。为了便于分析,在这里将这个过程简单回顾一下。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与费雪公司签订了为期十年的提供封闭型车身的协议。协议规定通用汽车公司所需的所有封闭...
  • 什么是炒作?能否举例说明?
    • 2024-06-04 21:23:51
    • 提问者: 未知
    炒作营销编辑何谓炒作炒作就是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现象来吸引媒体报道,以使自身达到某种得名或获利的目的,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
  • 经济学里的hold-up什么意思 能不能 举例说明一下 急 高手请指点
    • 2024-06-04 16:26:07
    • 提问者: 未知
    “hold-up”的动态治理——种实验学的参考全文:
  • 三角形的面积怎么计算?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
    • 2024-06-04 09:55:40
    • 提问者: 未知
    郭敦颙回答: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单位面积)。例:瓦房山墙上部起脊部分三角形宽度6米,脊高2米,此瓦房山墙上部起脊部分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6×2/2...
  • "谁主张,谁举证"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举个例子?
    • 2024-06-04 22:14:47
    • 提问者: 未知
    谁主张,谁举证"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举个例子?谁主张,谁举证",意思是,当事人有义务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比方。原告诉被告借贷纠纷案。原告首先要证明被告借了自己的钱:-谁举证,个例,能不...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