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左宗棠

Super wang 2024-06-05 18:40:28
最佳回答
瑕不掩瑜,左宗棠之功远高其过;民族之精英、杰出爱国志士,如此评述,左宗棠当之无愧!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中举,接着考进土,三试不第。从而弃科考,悉心钻研兵法,请熟三韬六略,孕育将帅之法。与朋辈交游,喜为壮语惊众,又尝以孔明自比,人们都笑他狂妄,唯独友人胡林翼极力称赞,说他横览九州,才智超群,必成大器。后来果不出所料,左宗棠累官至巡抚、总督,成为一名很有作为的封疆大吏,后因功奉诏回京,晋升为军机大臣,佐理朝政。  因历史局限和阶级偏见,左宗棠曾参与**太平天国和捻军**。但总观其生平,其主要功绩是在帝国列强瓜分中华之时,他以大智之言,力排朝廷重臣之昏庸众议;以大勇之行,克服万难,坐镇甘陕。收复**之壮举,国人称快,造福子孙,亦令侵略者震惊,举世刮目相看!其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于张骞、班超并架齐驱!无张、班二人,无**之西域;无左宗棠,中华之**,今落谁人之掌,未可知矣。  不得不承认,瑕不掩瑜,左宗棠之功远高其过;民族之精英、杰出爱国志士,如此评述,左宗棠当之无愧!  提到左宗棠,就必须得铭记这样一段悲惨的历史:1840年**战争的隆隆炮火,打破了**大地古朴田园生活的平静,也打开了与世隔绝、千年封闭的**大门。一个古老的封建帝国,一时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为**列强奴役宰割的对象。英、法等国从海上大肆侵犯**。  睡在中亚**旁边的北极熊沙皇**也不甘落后,蠢蠢欲动,把侵略的魔掌伸向****及西部广大地区。**战争之前,沙皇**就已侵占了我国西北部的斋桑湖地区和浩罕、布哈拉等中亚小汗国。趁**战争**处于劣势的境况,沙俄出兵占领了**的巴尔**湖东南的塔拉塔勒河、伊犁河等七河地区。由于沙**官宣称,对**要用大炮来发言,所以迫使**清**签订了《伊犁、塔尔巴哈台章程》,沙俄得到了在伊犁、塔城地区的通商,贸易免税,自由居住,传教等特权。  沙俄在鲸吞了我国的古尔班玛图(今**木图)等地之后,进一步强占伊塞克湖和巴尔**湖以东以南地区,深入**境内750公里,割去我国这片领土上的许多地方。现在划入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就是在1864年归属沙皇**的。  就在1864年,清朝在沙俄**的炮口下被迫签订丧权失地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同时,**各地也卷入了太平天**动和陕甘****影响下的各民族反清**浪潮。封建宗教头目趁机而起,**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  **噶尔由**教白山派首领马木提艾来木占据称王。不久,柯尔克孜族部落头目司迪克,联络**封建主金相印,在混乱中夺取了**噶尔,由司迪克称王。马木提艾来木致书中亚的浩罕汗国,欲借助外部势力驱逐司迪克。  司迪克也有同样的想法,派出金相印亲自到浩罕进行联系,想把**浩罕的黑山派和卓后裔请回**噶尔,对抗白山派首领马木提艾来木,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料, 阿古柏,却是由司迪克引来的一只野心狼。阿古柏盘踞在**,和沙俄及英国狼狈为奸,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奴役和掠夺,把**搞的南北**,民不聊生。  自1886年阿古柏入侵**以来,**各族人民英勇抗敌,前赴后继,不断进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但由于各地封建割据头目大多只关心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各自为政,不能一致对外,有的贫生怕死,临阵败退,有的甚至认贼作父,拱手出卖祖国河山。致使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遭到失败,造成**千里领土沦陷,数百万同胞被**的历史悲剧。  人民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各族人民要求摆脱苦难,盼望得到内地人民的支援和帮助的心情却更加边切了。据毛拉木抄在《伊米善史》一书中记载说:“南疆**族人民在街头巷尾成群结伙地在一起议论着“汉人就要来了”的消息,不知这些稍息是真还是假,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心愿编织出许多故事,以悦人心,更悦己心。”而此时,清朝**也已逐渐认清了阿古柏的侵略本质及其巨大的危害性。用**讨伐阿古柏的提案上了清朝**的议事日程。  **寇深祸急,早该出兵西征了。但**的朝廷还在争论不休,待兵不发。为了收复**,“既事关君国,兼涉中外,不能将就了局,且索性干去而已”。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七月,左宗棠率师进驻兰州。  对于这次西征,左公准备采用“缓进速决”的战略战策。所谓“缓进”就是要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调集**,操练将士,创造好出战必胜的一切条件。他排除一切干扰,既整顿了**,减少了冗员,又整肃了军纪,增强了**的战斗力。为了适应出关西征的需要,他对自己的主力湘军也大事整编,剔除空额,汰弱留强。他还规定,凡是不愿出关西征的,一律给资,遣送回籍,不加勉强。经过整顿又自愿出关的官兵,士气饱满,情绪高涨,是一支敢于冒险犯难、一往无前的**。  所谓“速决”,考虑国库空虚,军饷难筹,为了紧缩军费开支,减轻人民负担,大军一旦出发,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战速决,力争在一年半左右获取全胜尽早收兵。因此,在左宗棠申报这笔军费预算之前,他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亲自做了深入调查和细致精微的计算,他从一个军人,一匹军马,每日所需的粮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军八万人马一年半时间所需的用度。然后,再以一百斤粮运输一百里为—甲—位,估算出全程的运费和消耗。甚至连用毛驴,骆驼驮运,还是用车辆运输,哪种办法节省开支也做了比较。经过周密计划,估算出全部军费开支共需白银八百万两。  为防止意外,做到留有余地,他向朝廷申报一千万两,当时主管财政的大臣沈葆祯一见西征军费的预算报告,就想摊派给各省,从地方财政收入里抽调,可是这样一来就很难一时凑齐,会贻误战机。军机大臣文祥过问了这件事,他亲自去找皇帝陈述利害关系。皇帝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可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敕令允其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左宗棠拿到军费,忙命人筹措军械物资,备办粮草,积极实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同时,在兰州建立机器局,为西征军修造枪炮。为了对付阿古柏匪徒的洋枪洋炮,左宗棠从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在兰州造出大量先进武器,还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改造了**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经过一段时间扩充军备,已有了一批威力较强的轻重武器。这时的左宗棠已是万事俱备,胸有成竹,决心马到成功,一举夺回**被外寇侵占的失地。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经过一年半的准备,积草屯粮,调兵遣将,打开关陇通道,在即将挥师出关之际,朝廷群臣会议引起海防与塞防之争。在这次讨论**安危的决策性会议上,众大臣都异口同声地说:“自从高宗皇帝在乾隆年间平定**一百多年以来,每岁都要花费数百万两饷银,这是一个填不满的窟窿。如今又要竭尽天下的财力去赡养大军西征,真是个得不赏失的下策。这样打下去,还不如依从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允许阿古柏政权独立,只要他答应称臣入贡就是了。如果这样办了,也就不必兴师动众,再去西征,就可以专心全力去治理海防了。”在唱和这种不打自招的投降派的论调之中,李鸿章的调门最高,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左宗棠见此情状,似乎不战而降已成定论,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不畏群臣的邪恶,挺身而出,力排众议。  他气贯长虹,慷慨陈词地言道:“如今关陇新平,如果我们不去一鼓作气,及时收复失掉的**。而割裂这块国土,让它自成一国,这无疑是个遗祸患于子孙万代的罪恶主张。万一阿古柏无能自立,**这块土地,不是被西方的英国势力所狼吞,就是落入北方的沙皇**虎口。如果我们这样眼睁睁地束手坐视,任列强鲸吞蚕食我们的国土,那么我们丢掉的就不仅仅是个**,也将失去西北边防的关卡要塞和重镇,使西北边防无以屏障,到那时候,我们边防的兵力不但 不能削减,反而会大大增加。从全局来看,它的后果,对内必将严重的有损于国威,丧失民心;对外,也必将助长列强的侵略气焰,不利于海防。臣以为罢兵乃是误国之计,绝不可行。”  左宗棠的这番宏论,使四座哑口无言,也深深地感动了在朝中久负众望的军机大臣文祥老先生。文祥离位向皇上奏道:“老臣以为宗棠之言深谋远虑,上承先皇高宗之遗志,下惠子孙万代,请陛下决策。”于是德宗皇帝下诏,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节制三军,以将军金顺为副帅,择机出塞平叛。  光绪二年三月,左宗棠自兰州移师肃州(酒泉),坐镇河西指挥战争。清朝大军挥师西进,铁骑千万里,烽烟滚滚,直奔玉门关外,指向英国走卒阿古柏匪帮。此时,英国制造了一起意在牵制西征行动的“马嘉理案”。  1875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派遣使馆译员马嘉理赴云南,迎接从缅甸非法进入云南的由英**官柏郎率领的所谓探路队。事先清朝**各国事务衙门曾明确表示因边地“不靖”,所以不予发给“游历护照”,但英方置若罔闻,一意孤行。这支一百多人全副**的探路队还是侵入云南境内,公然向**挑衅,遇到阻拦即开枪射击,****边民。边地军民忍无可忍,奋起反击,**马嘉理,柏郎率兵仓皇逃回缅甸驻地。这就是所谓的“马嘉理案”。  英国驻华公使借机兴风作浪,歪曲事实真相,向**提出十分苛刻的无理要求。李鸿章不仅不据理力争,反而为英国人帮腔,竟说“此案其曲在我”。在英国盛气凌人的要挟下,李鸿章不得不与之签订《中英烟台条约》,条约除规定“抚恤”、“赔款”、“惩凶”、“道歉”和扩大领事裁判权、增开若干通商口岸外,还允许英国派员从北京起程前往甘肃、青海一带地方,或由内地四川等处进入**抵达印度,以“探访路程”。  与此同时,还通过《申报》造谣惑众,发出咄咄逼人的警告:“英国有打通西路之意,因云南腾越官军致毙英国翻译马嘉理,欲借此为词,俄人亦有与甘肃为难,欲牵制官军,使我(**)首尾不能相顾。”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宣传,目的就是为要撼动左宗棠收复**的决心而开展的心理攻势。  左宗棠对此毫不畏惧,明确表示“马嘉理案”是英国在挑衅,“其曲在英”,“英人将欲开通西路,广销**,掀波作浪,虚言恫吓,其技已穷”。他指责李鸿章对英交涉过于软弱,不敢据理驳斥,以致把事情愈办愈糟。他大声疾呼:“我能自强,则英、俄如我何?我不能自强,则受英之欺侮,亦受俄之欺侮,何以为国!”  左宗棠收复**的决心没有动摇,他明白,自己年老多病,“动必须杖,生出玉门,谓无逾老臣也。谓戎机肆应,或无疏谈。”为了使“金瓯罔缺”,就必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至于马革桐棺,寂寞身后,则固非所论耳”。即使“老死西域”,也在所不惜,“非与决战不可”对于在**用兵,左宗棠的方略非常明确。他指出,要提防“俄人狡谋”,必先安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如果**城克服,“我威维扬”,再大兴屯田以保证长期后勤供应,安抚**各部族耕牧如常。如此,“即不遽索伊犁,而已稳然不可犯矣。乌城形势既固,然后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  左宗棠战略观点明确,在战术上也精心分析。他说:“俄虽国大兵强,难与角力,然苟相安无事,固以度外置之。至理喻势禁皆穷,自有不得已而用兵之日,如果整齐队伍,严明纪律,精求枪炮,统以能将,岂必不能转弱为强,至此劳师袭远之寇乎?” 因此,他斩钉截铁地说:“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  西域幅员辽阔,交通不便,运输军粮代价很高。自古用兵西域,都把兵精、饷足作为先决条件,兵精则军需少,饷足则军粮丰。左宗棠对西征的艰巨性深有了解,所以他不惜一切力量,筹备军粮。  左宗棠运输军粮的线路有三条:一是从甘肃河西采购军粮,出嘉峪关,过玉门,运至**的哈密,二是由包头、归化经蒙古草原运至**巴里坤或古城(今奇台),三是从宁夏经蒙古草原运至巴里坤。  此外,左宗棠事先命西征军前锋部队统帅张曜,驻军哈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哈密是从西域进人中原的咽喉,是东、西方交通的要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这里水渠年久失修,渗水严重,因是砂土地,需用毡毯铺底。左宗棠得知消息后说:“开屯之要,首在水利。毡条万具,既所必需,文到之日,即交宁夏、河湟各郡并力购造。”左宗棠大力支持,张曜屯田积粮成绩巨大,1876年一年就收获粮食五千一百六十余石,基本上可以解决该部半年军粮所需。哈密绿洲已是一片安定的田园风光。  时时左宗棠指挥的西征清军,有刘锦棠所部湘军25个营,张曜所部14个营和徐占彪所部蜀军5个营,包括原在**各个据点的清军,共有马、步、炮军一百五十余营,兵力总数近八万人。但真正开往前线作战的只有五十余营,二万多人。因行军其间要经过著名的莫贺延碛大沙漠,流沙数百里,上无飞鸟,下无水草,极难跋涉。粮草可以马驮车载,长途运输,“惟水泉缺乏,虽多方疏浚,不能供千人百骑一日之需,非分期续进不可”。大部队行军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畜饮水难以解决,所以只有分批分期地行进。左宗棠坐镇肃州,命刘锦棠、金顺分兵两路,先后率师出关。他把大军分作千人一队,隔日进发一队,刘锦棠走北路,金顺走南路,到哈密会齐。  刘锦棠率领西征军主力自肃州入新,至哈密行程约1700里,很顺利地进入哈密。部队各营到达哈密后,像接力赛似的,把从肃州等地陆续运往哈密的军粮;再辗转搬运,翻过东天山九曲险道,分运至巴里坤和古城(今奇台)。很快,刘锦棠的前锋部队,已占据了距离**只有不足三百里的济木萨(今吉木萨尔县)。清军大部队严阵以待,兵锋直指**。  五月,两路会合,首先攻下**。叛军二号首领白彦虎逃到托克逊。九月,攻克玛纳斯城,从而北路荡平。接着集结兵力转攻南路。光绪三年三月,又先后收复达板城和托克逊城。叛军一号首领阿古柏逃往焉耆,留下他的小儿子驻守库尔勒为其垫后。不久,官军又收复**,阿古柏一看通往南路的门户打开,自知大势已去,乃服毒**。  他的长子为争权夺位杀死其弟,率领残部逃往**。当其时, 白彦虎也率领余众逃窜到开都河一带。左宗棠正欲趁热打铁,挥师追剿拿擒之时,突然接到朝廷敕令,说什么:“廷臣聚议,西征耗费巨款,今乌城、**既得,可以休兵。”左宗棠看罢仰天长叹道:“而今正当擒贼之机,廷臣竞然圈定作茧之策束我手足!于是他上疏抗旨,据理力争。光绪帝看罢他的奏章,暗暗点头称是。不久,俄帝和土耳其开战,金顺建议乘虚袭取伊犁。左宗棠道:“此事不可。我们师出无名,反遭其谤。同年八月,大军从正道向西挺进,并以数支奇兵间道围击。先收复南疆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接着收复西四城:**、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也相继而下。官军所到之处,南疆各族人民捧茶献水,夹道欢迎。在平叛期间,还有不少群众自愿为官军引路追剿叛匪。阿古柏的长子胡里与白彦虎见势不妙,逃往**。从此,这场借助英、俄两国支持的**祖国的叛乱活动,乃告平息。见此情景,住在山中的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十四个部落,也争相内附。  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攻克了被外寇侵占的南疆八城,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领土,这是清朝**对列强出奇制胜的得意之笔,也是左宗棠戎马一生中最华采的乐章。左宗棠自己也不无得意地说:“戎机顺迅,实史传罕见之事。”  事毕,左宗棠上表申奏朝廷,光绪帝嘉其功,诏封二等侯爵。**各族人民为了感念他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恩德,乃于大小村镇建立左公祠,烧香礼拜。  为了进一步开发**,治理好大西北边防,左宗棠于光绪四年(1880年)正月上书朝廷,力陈在**开设行省的主张。并建议朝 廷派员与**会谈归还伊犁,引渡胡里、白彦虎等叛匪事宜。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派遣崇厚为全权大臣出使**进行谈判。  早在1871年,沙皇**乘阿古柏匪徒侵犯我国南疆和**之机,派兵侵占了伊犁,宣布“伊犁永远归**管辖”,但沙俄驻华公使为了掩盖其强盗面孔,也不得不在照会清朝**各国事务衙门时说些外交辞令,称这次行动是为了“安定边疆秩序”,“只因回乱未靖,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玛纳斯各城克服之后,当即交还”。俄方以为**很难收复,声称将来归还伊犁,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谎言。不料,清军果真收复了**、玛纳斯等城。后来俄方虽考虑归还伊犁的问题,但又表示,在获得**在通商、割地、赔款和再次调整天山以北边界等方面做出让步后,才能交还伊犁。左宗棠明知沙俄借归还伊犁进行敲诈勒索,但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谈判上,通过外交途径,强调俄方有归还许诺在先,或许可以和平解决伊犁问题。  但事实井非如此,沙俄一边谈判,一边唆使白彦虎和伯克胡里不断**侵扰**边境,制造事端,进行外交讹诈。并公然野蛮地恫吓说,对**人“要举起拳头”,要“把剑拔出来”,“用大炮来提出明确的要求”,“用枪口来发言”。还威胁说,如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宣布条约被撕毁,不交还伊犁”。**人提出的:“通商、划界、赔款三项不合理要求,由于崇厚是个昏庸之辈,竟然糊里糊涂地签订了条约,消息传来,朝野上下,无不义愤填膺。沙俄的强盗行径和无赖手段,使左宗棠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向光绪帝奏道:“此次与俄人谈判,沙皇包藏祸心,我今索还失地,方要我赔偿军费,趁我多事之秋,欺我少争战之志,多求合之意,妄图讹诈。伊犁乃我国之领:亡,俄军乘虚入侵,**我边民,掠取我财物。我今索还土地,俄方竟然要我赔偿军费,如此强盗行径,乃国际公理所不容也,此其一。俄方以划定两国边界为名,行掠夺土地之实,双方并未陈战,一弹未发,我朝公然割地与人,此乃外交所不许也,此其二。俄方之所谓通商,其商人志在谋利,其**意在广设领事,深入我腹地,坐探虚实,此种通商,为我所不取也,此其三。臣以为如今之计,当先礼而后兵。我朝可更换使臣,与俄方重开谈判。如沙皇一意孤行,应诉诸于**。臣虽不才,愿当此任。” 光绪皇帝壮其言,殊堪嘉许。于是,治崇厚罪,派曾纪泽出使**,重议条约。左宗棠,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朗朗宣称:“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自愿请行,乃率军屯哈密,为使臣做后盾。然后,兵分三路向伊犁方向挺进。命金顺部出精河为西路;命张曜部驻特克斯河畔为中路:命刘锦棠部出布鲁特游牧地为西路;左宗棠坐镇哈密亲领后路**,号称王师四万。  哈密是联系西域与中原的交通枢纽,是东西交通要冲,素有“中华襟喉”,“嘉关锁钥”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左宗棠雄踞**东大门,对**谈判的中方代表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沙皇**则是一块卡进咽喉的硬骨头。同时,他将其舆榇(棺材)从肃州运到哈密,借以表示收复伊犁血战到底的决心。这一举动,令沙俄闻讯火速增兵坚守伊犁,并派出舰队游弋在海上,我沿海省市天津、奉天(今 辽宁)、山东先后报警,都处于戒备状态。  左宗棠在哈密生活了四个月时间,他大力改善天山运道,修筑盘曲山路;多方筹集粮秣,发动军民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增粮积谷,减轻内地长途调运军粮的困难。在哈密大营加紧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据记载,上海“泰来洋行”的德国技师福克,曾在哈密与左宗棠会面,他观看了部队的演练,见清军纪律严明,操练得法,军**炮也不落后,于是感慨地说:“清军若与**交战于伊犁,必获全胜。  左宗棠胸怀开阔,不仅志在夺回失去的疆土,更悉心于经营边陲,美化西域。左宗棠两次率部西征,一路进军,一路修桥筑路,沿途种植榆杨柳树。不出几年工夫,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到**,凡湘军所到之处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左公柳”。  清代诗人肖雄有一首名诗,专为咏顼“左公柳”而作:  十尺齐松万里山,  连云攒簇乱峰间。  应同笛里迎亭柳,  齐唱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的同乡及暮僚杨昌浚,应邀西行,见道旁柳树成林, 即景生情,吟七绝一首:  大将筹边来肯还,  湖湘于弟遍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正当左宗棠在哈密积极准备收复伊犁的反侵略战争时,在投降派的破坏下,清**动摇了**攻克伊犁的决心,以“现在时事乱亟,俄人意在启衅,正需老于兵事之大臣,以备朝廷顾问”为由,下诏将左宗棠从**前线调回北京。左宗棠将钦差大臣关防移交给刘锦棠后,怅然离开哈密。 正是:“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左宗棠被调离前线,本是朝廷改变**收复伊犁的作法。不料却给作贼心虚的沙俄造成错觉,认为清朝召回钦差大臣是为了决定对俄战争事宜。沙俄刚刚结束俄土战争,大伤元气。一方面强打精神,让俄方谈判代表放风说,“只有痛打他们一顿,才能使他们老实下来。”私下里却说,“但是我得承认,这种必要的做法,对于我们涸竭的财政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这时的沙俄其实已是色厉而内荏,左宗棠的突然回京,使沙俄不摸底细,十分震惊,所以在谈判桌上,不得不有所收敛。  1881年2月28日,左宗棠返回北京。就在几天前的2月24日,曾纪泽与俄方代表订立了《**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这一条约是明显的不平等条约。  沙俄归还伊犁,但却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 北的大片领土,**赔偿**兵费九百万卢布(折合白银五百余 万两);俄商在****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对于伊犁居民,规定“愿仍居原处为**民,或愿迁居**入俄籍者,均听所便”。 虽然这一条约是沙俄强加给**的,但曾纪泽确实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带地方。左宗棠说,其原因主要是害怕**出兵“径取伊犁,彼中草木皆兵,遂弭首归诚,退就议和”。但对这一不平等条约大为不满,他说:“伊犁仅得一块荒土,各逆相庇以安,不料和议如此结局,言之腐心。”  在外寇长期奴役之下,**大地满身疮痍,民生凋蔽。十室九空,土地荒芜,水利荒废,一片荒凉景象。  左宗棠有先见之明,在收复失地过程中,设立善后局和分局,重建地方秩序,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各地善后局在安置难民、招民垦荒时,一方面招抚当地流散人员,给予土地耕种,另一方面招募内地人民,收留清军中老弱士卒,鼓励地方**中有妻室者解甲归田。务农人员的增加和内地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给**各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带来了活力。  大规模发展生产,必须全面整治水利。左宗棠始终把“兴修水利以除民患”,列入“最为切要之务”。**各地全面整修旧有渠道灌溉系统,清理淤毁河道,同时还兴建了不少新的水利工程。  荒地开垦为良田,戈壁变成了绿洲,**各族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这些举措为稳定局势、恢复经济发挥了作用。但这毕竟是临时性和局部性的成果。要在各地实施行政管理职能,建立有效的统治,就必须对**前景做出通盘筹划。为此,左宗棠提出在**建立行省制度的主张。他说:“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  但此时左宗棠已不在**,而是身居两江总督的高位。1882年,左宗棠再次向清朝**奏请**建省,提出乘**收复伊始和西征大军未撤之威,不失时机地建省设县。这样顺应民心,有利于百废待举,恢复元气,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左宗棠恳切陈词,终于说服了清朝**,同意着手在**建省。  时任**巡抚的刘锦棠,制订了建省的具体方案。省会设于迪化(今**市),下设镇迪道、阿克苏道以下设府、厅、州、县。伊犁仍设将军府,但不再统帅全疆的军政事务,**中心移至迪化。  清朝**正式批准了**设省的方案。1884年11月16日,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户部奏请添设**巡抚、布政使各一人,除刘锦棠任巡抚外,又调甘肃布政使任**布政使。从此,**省正式建立。左宗棠之功,实不可没。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如何评价明武宗朱厚照?
    • 2024-06-05 07:08:07
    • 提问者: 未知
    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有人说他是昏君,也有人说他是明君。我觉得朱厚照虽然不是明君,但也没有到昏君的那种程度。朱厚照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帝,偶尔会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整体而言,并没有做那些罪大恶极,穷凶极恶的事。我来说几件有关朱厚照的事,大家来自我评判下,看朱厚照是昏君,还是明君。第一件事:朱厚照御驾亲征,击败蒙古铁骑。为了避免蒙古贵族后裔侵扰明朝边境,朱厚照御驾亲征,亲帅三路大军远入漠北去...
  • 怎么评价《大鱼海棠》
    • 2024-06-05 16:03:08
    • 提问者: 未知
    如何评价《大鱼海棠》这部动画电影?片中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有着很多种答案,笔者的说法也不会一定对,但是就这题给大家说说笔者自己的看法。这部动画其实掀起了一...
  • 曾国藩和左宗棠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 2024-06-05 13:54:11
    • 提问者: 未知
    (2019·随州鸿章晚年说:“我一辈子的事兵也,也,都是纸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富强起来。(2014·黄石)“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左宗棠收复**。(2012·鄂州)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队伍前面,表明誓死抗击**,收复伊...
  • 如何评价《鬓边不是海棠红》?
    • 2024-06-05 10:13:17
    • 提问者: 未知
    而兴隆寺在北长街,也就是故宫和**中间儿。如下图: 朋友们,从天桥走着去,快点步速的话也要一个小时。这还是现在,放晚清**,地铁二号线上的那个城墙还在呢,恐怕...
  • 您怎么去评价历史上的张宗昌?
    • 2024-06-05 14:12:02
    • 提问者: 未知
    您怎么去评价历史上的张宗昌?如题:张宗昌爱女人,**,不把女人当人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据说他有一个稀奇古怪的爱好,那就是赌钱输了就要拿****去晦气!不:-张宗昌,评价,如题,历史
  • 左宗棠向外国银行借钱打仗,为何专挑利息高的?
    • 2024-06-05 00:03:39
    • 提问者: 未知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时的**可以来说是,国穷民更穷的地步,在**借钱那是不可能的,只有跟老外借钱,对于外国人来说,对于利息低的银行基本上借不了多少钱,对于那些利息高的银行基本上都有**的影子,那些银行都想着借钱给当时的大清帝国,所以基本上借钱的都是利息高的外国银行。
  • 如何评价唐德宗?
    • 2024-06-05 12:25:26
    • 提问者: 未知
    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要么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要么是武曌的日月凌空,要么是唐玄宗的开…
  • 宗地地价评估报告谁有
    • 2024-06-05 09:59:14
    • 提问者: 未知
    第一部分 总述 <br>一、估价项目名称 ×公司土地价格评估。二、委托估价方 (略) 三、受托估价方 (略) 四、估价目的 ×公司拟核定其使用的国有农用地土地资产价值量,...
  • 左宗棠收复**的详细资料
    • 2024-06-05 09:20:16
    • 提问者: 未知
    左宗棠收复**纪实 抗敌御辱的名将 当然左宗棠一生最得意之笔,或者说为后人所永远怀念的事业,还是他挥戈西指,收复**。正是这样一个壮举,使得左宗棠名垂青史,光照后人,成为晚清抗敌御辱的名将。当时左宗棠可以说是排除了种种险阻,毅然出兵,收复了沦陷达14年之久的**地区,为我们祖国保住了一片大好河山,他那种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的万丈豪情,至今也让人们感叹不已。 我们都知道**自古就是**...
  • 如何评价宋孝宗?
    • 2024-06-05 13:32:30
    • 提问者: 未知
    对于领导者特别是一个想在对外政策上做出成绩的领导者来说,这两条都足够致命。...即位之初,锐志恢复,符离邂逅失利,重违高宗之命,不轻出师,又值金世宗之立,金国平治,无...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