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外阅读题(有答案)

李丹 2024-05-30 11:58:52
最佳回答
(一)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淘汰—— 交口称赞——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问题: 回答 :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说:“**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家为什么对**的发言“交口称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6、写出一个爱国名言。参**:1、划去收、柔和、振动、坚。2、淘汰—— **不会被历史埋没,也不可能埋没,总有一天,**会震动全世界!交口称赞——大家对**以理服人,有力量的话赞不绝口。3、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有价值。如:**为什么不会忘掉祖国?答:因为**有一颗爱国心。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所以**不会忘掉祖国。4、(1)理由是**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2)因为**说得好,以理服人。而且说的那些话有力量!(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一心爱国,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的思想感情。5、爱国课文即可,围绕爱国谈感受即可。6、爱国名言即可。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爱祖国高于一切。——(波兰)肖邦 (二)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1、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2、慎”的音序是( ),部首是( ),“谨慎”的意思是 。3、为什么说“我”是幸运的? 4、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爱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呢?这两种爱有什么作用?5、你认为文中哪句话含义最为深刻,找出来画“ ”。参**:1、慈祥—严厉 精彩—糟糕2、“谨慎”的意思是:小心3、因为正是这两个称赞的爱 和 批评的爱,使我在爱的鼓舞下,努力地向前,成为一名作家。4、称赞的爱 批评的爱 作用:这两种爱都是我努力地向前的动力。5、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三)郑板桥 △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 2、 联系上下文解词语。妙趣横生—— 闻名于世——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 。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3) “板桥体”的特点是 。 4、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5、文中用( )给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参**:1、独树一帜 妙趣横生 万古不移2、 联系上下文解词语。 妙趣横生——美妙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来。 闻名于世——全世界都有名。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3) “板桥体”的特点是: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 4、 简要地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1>郑板桥当县令时,私自开仓济贫被罢官。 <2>郑板桥把卖字画的钱发给老百姓。 5、用( )给文章分成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郑板桥是清朝书画家,从小聪明好学,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第二段:郑板桥的诗书画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第三段:郑板桥被罢官后,用卖字画的钱救济穷人。 第四段:郑板桥一生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怀念。 (四)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时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文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师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她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中,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想起了掌声。英子很礼貌的向老师鞠了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蜷缩(quán juǎn ) 歧视 (qí zhī )骤然(zòu zhòu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美丽--( )突然--( )3.文中的主人公英子以前是一个性格( )、( )的残疾姑娘。4.第二自然段,说说带点词语“早早”、“最后一个”写出了英子怎样的心理?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别抓住人物的( )、( )、( ),刻画了英子的内心活动。6.用直线划出表示英子演讲前后不同变化的句子。7.文中为什么把掌声视之为“生命的掌声”? 8.读了文章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呢? 参**:1、略2、美丽--(漂亮 )突然--(骤然)3、内向 忧郁4、写出了英子害怕同学们歧视自己残疾的心理。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别抓住人物的(动作 )、(神态 )、(心理 ),刻画了英子的内心活动。6、用直线划出表示英子演讲前后不同变化的句子。上课前,她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她不再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7、因为掌声给了英子第二次生命,正是因为这掌声她知道了同学们并没有歧视她,自己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正是因为这掌声她变得开朗活泼,破格考入大学。所以文中那次掌声是“生命的掌声”!8、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五)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象 像)样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把很锋(fēn fēng)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 颗颗)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烟消失在天空中……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 就)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qiē qiè),包括那(些 把)锋利的斧头。1、划去文中六个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或注音。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写在括号里。近义词:家家户户一一( ) 反义词: 扩大一一( )3、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上画“√”。(1)应有尽有: a.达到极端 b.完 c.全部 d.用力完成(2)雨水奇多: a.惊异 b.稀罕 c.奇怪 d.特别、非常4、(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大雨没喘气儿”是说大雨________________。 (3)“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________________。(4)小村庄被毁灭的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是按 顺序叙述的。6、读了这篇文你有什么想法?( )。参**:1、略2、各家各户 减少3、c d4、根据短文内容作答。 (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之后的光秃秃土地。 (2)“大雨没喘气儿”是说大雨 在不停地下,一连下了五天五夜,雨下得大下得多。 (3)“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烟消失在天空中…… (4)小村庄被毁灭的教训是:小村庄的人只砍树,不栽树,不计后果,自埋坟墓,自取灭亡。5、短文是按 事情的发展 顺序叙述的。6、读了这篇文你有什么想法?围绕爱护树木、爱护家园谈想法即可。(六)生日小时候,总是记不住自己的生日。直到那一天,像往常一样迎着夕阳,一路踢着小石子儿,头上的小辫晃呀晃,远远望见小屋前伫立的母亲那熟悉的身影,飞奔过去,搂住她的脖子。母亲领我到饭厅,桌上已摆好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上面卧着两个太平蛋。( ),我明白了,我的生日又到了。母亲也坐在桌旁,微笑着看我吃。那神情,仿佛过生日的是她,吃面的也是她。( )桌上没有香喷喷的蛋糕,明晃晃的蜡烛,( )母亲眼中燃烧着的慈爱不正是那不灭的烛光吗?我的生日年年都要过,母亲却总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偶然母亲也会在撕日历时浅笑着说:“哎,昨天是我的生日!”一年一年过去了,我在吃生日面和太平蛋中长大了一岁岁,而母亲( )在充满肥皂泡的洗衣盆边和撕日历时的惊叹声中度过她的一年年。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两鬓出现了细细的银丝,如那热腾腾的卧着太平蛋的细细的生日面。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次也不曾为她自己过过生日。( )见母亲撕下那张记着生日的日历,我( )在一旁默默地想,等明年这一天,我一定也要为母亲煮一碗寿面,一碗卧着太平蛋的寿面。一次次,我总像忘记自己生日那样忘掉母亲的生日。今年,我终于记住了。在焦急中盼来了母亲的下班。母亲惊讶地望着那碗热气腾腾的寿面,我递上一张贺卡,微笑着说:“妈妈,祝您生日快乐!” 母亲默默地看着贺卡和寿面,抬起头,眼中闪着幸福的光,拉着我的手,看了很久,说:“孩子,你长大了……”母亲坐在桌前开始吃我为她煮的寿面。我也坐在一边看着母亲。我忽然看见两颗晶莹的泪珠滑落在碗里。我问:“妈妈,怎么啦?”妈妈笑着说:“我高兴!”1. 把下面各词确切地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每回……总…… 总是虽然……但是…… 于是2. 从文中摘录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3. 母亲吃生日面的时候为什么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写出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5. 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出一首描写母亲的诗,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参**:1、把下面各词确切地填在文中的括号里。于是 虽然……但是…… 总是 每回……总…… 2、 从文中摘录一句比喻句。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两鬓出现了细细的银丝,如那热腾腾的卧着太平蛋的细细的生日面。把两鬓细细的银丝,比作细细的生日面。3、 母亲吃生日面的时候为什么哭了? 高兴的泪,激动的泪,以前都是妈妈为我想着过生日,现在是我想着为妈妈过生日,从妈妈的爱中我懂得了爱妈妈。妈妈为我的懂事,为我的长大高兴地哭了。4、 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小时候,我总是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可妈妈总是能记住给我过生日。5、 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出一首描写母亲的诗,写在下面。如: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 传达室徐大伯的(厉 历)害在我们学校小有名气。期末考试前,学校明确了一条(归 规)定:任何学生都不准把食物带入学校内,以此杜(决 绝)上课时不时发出的“咂吧咂吧”声。这下,徐大伯越发认真了。大清早,徐大伯便叉(chǎ chà)开双腿稳稳地立在院门口,满是青筋的大手垂在背后,显出几分威严。他认真地盯着每一位进出的同学——“喂,把嘴里的口香糖吐(tǔ tù)了(再 在)进去!”那些正鼓着腮帮子大嚼特嚼的同学只好不(干 甘 敢)心地吐了口香糖;“咦?你怎么把牛奶带进来了?”这位企图蒙混过关的同学只好在校门口把牛奶喝掉。唉,这徐大爷也太不通人情了!这么一来,嘴馋的女同学们课余时候便少了享受瓜子、话梅的快乐,于是她们撒着(娇 骄)要徐大伯打个“马虎眼”,可徐大伯相当认真:“这是原则问题!”还有那些一向懒散的男同学,因为不能在早晨的校园里吞咽面包或大饼油条,也厚着脸皮要徐大伯“放**”。可徐大伯(毫 豪)不通融,“不行就是不行!”男同学无(计 记)可施。奇怪的是,这么一个不通情理的人,大家却都很喜欢他。1、划掉( )内不正确的音节或汉字。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3、假如你是一个被徐大伯“管”的学生,你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4、你怎么评价传达室徐大伯这个人?参**:2、不脱离文内容,不脱离文主旨即可。3、要点:写清当时的情况 写出心理活动4、要点:用概括的语言评价人物。 不脱离文内容,不脱离文主旨。如:传达室徐大伯是一个做事认真,讲原则,对待工作铁面无私的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讲情面的人。大家喜欢厉害的徐大伯。(八)我 能 行 “我能行!”这句话常挂在我嘴边,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上星期日,我去参加北京市作文比赛。赛前一个星期,我就当着全家面前声明:“比赛那天我要自己去,用不着谁送。我能行!”这下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要送我,都被我一次一又一次拒绝。星期六晚上,爸爸妈妈要做最后一次努力——和我谈判。二位说了两大车话,而最后,我还是用最简练的两个字——“不用”——拒绝了。星期天早晨,妈妈不厌其烦地叨唠着乘车路线及注意事项。我听得实在不耐烦:“哎呀呀,妈,我能行!”来到考场,见不少同学正紧皱双眉,听着双亲考前的教导。我不禁暗暗庆幸:哈哈,我可再不用受这份苦了。许多教师、家长见我一人走来,都向我身后张望找“谁”?爸爸妈妈?嘻嘻,我把他们落在家里了!上次春游爬山,那些可恶的男生故意找一条弯弯曲曲又陡极了的山路。半路上,我们女生有的摔了五个跟斗,有的唱哀乐似的哼唧着。一个男生假作关心地来讽刺我:“小周颖,不行了吧?”“我?”我咬咬嘴唇,瞪了他一眼,“胡说,我当然行。”又走了一段,山更陡了。还是那个男生,伸手要拉我。我才不要他拉,我自己能行。终于,我抢在那个男生前面,第一个到达了山顶。山顶上,又是那个男生:“小周颖,你还真行。” 听着这话,我心理还真是高兴!在改选会上,我说——我能行!在和班上力气最大的男生扳手腕时,我还是说——我能行!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口头禅——不厌其烦——2.在段首用△给短文分成四段。3.短文重点写了几件事?把每件事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4.这篇文章写出了小作者的什么特点?参**: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口头禅——平时最爱说的话。不厌其烦——说过多少遍也不嫌麻烦。2.给短文分成四段 一(1自然段)二(2、3、4自然段)三(5自然段)四(6、7自然段)3.短文重点写了几件事?把每件事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件事 一件事是:星期天,我自己一个人去参加北京市作文比赛。另一件事是:春游爬山,我不用别人帮,第一个到达了山顶。4.这篇文章写出了小作者的什么特点?自信、独立、好强。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阅读题答案
    • 2024-05-30 14:07:43
    • 提问者: 未知
    1.解释加点的字意。(1)都(2)缘分2."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短文,说说“盖茨特征”指的是什么? 小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喜欢摇晃。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比尔·盖茨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石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一概都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力争第一。4...
  • 阅读题《春雨》答案
    • 2024-05-30 15:34:23
    • 提问者: 未知
    划去 聚成 焕发 伸出 伸展 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春雨贵如油:春天的细雨像油一样可贵,形容春雨宝贵难得.表示声音的:滴滴答答 嚓嘎嚓嘎 叽叽喳喳 叽叽呱呱 乒乒乓乓 唠唠叨叨 嘟嘟囔囔 劈劈啦啦 哗哗啦啦.落在 湖面 屋檐 树丛 花朵.联想“小蜻蜓喝啊喝啊0.跳舞”.喜欢的语句 杨树、柳树舒展着...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024-05-30 08:37:25
    • 提问者: 未知
    (1)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宝钢属于市场导向型;宝钢附近虽然没有煤炭和铁矿,但接近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消费量大,且水陆交通非常便利;(2)宝钢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nb.
  • 《复试》阅读题的答案
    • 2024-05-30 00:12:12
    • 提问者: 未知
    1)坚决 2)幸运 荣幸 3)像推销商品一样推销自己,在文中指为了复试而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推销自己.
  • 倒立的老鼠阅读答案
    • 2024-05-30 09:07:16
    • 提问者: 未知
    1.容易,因为拉本的这个办法让老鼠觉得它们正站在天花板上。2.拉本是一个聪明的人。有一天,他这一切了。 拉本步履蹒跚地走出屋子,,买了一些捕鼠器,一块奶酪和一些胶水。回家后,他在捕鼠器的下面涂了些胶水,并把它们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奶酪作为诱饵,引诱老鼠出来。3.不管世界看上去有多么上下颠倒,请站稳自己的立场。
  • 欺骗鸟的劫难阅读题答案
    • 2024-05-30 14:41:54
    • 提问者: 未知
    祸dǎnɡɡù志霍党锢汉桓帝时,灵帝,太监,李瑛等各个环节的学生太贵族家庭抨击朝政:党锢的运动。公元166年,宦官李瑛等人被捕,但后来获释,但不得成为生活中的官员。当灵帝,妻子的家人对政党解禁,要诛灭宦官,事泄。李莹太监169年监禁人亡,一百人,他们是被监禁,流放,造成数百人亡。灵帝谁下令在人质的“党派”门徒古力太监后,父亲和他的儿子都免官监禁。它被称为历史上“党锢的不幸”。儒林外史“党”在东汉桓...
  • 初一语文阅读题10篇附答案
    • 2024-05-30 07:02:56
    • 提问者: 未知
    抱歉,因为全部打出来字数不够!!所以只能发网址。1.火车6年不到站2.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3.父亲的节日4.特殊的生日礼物5.躺在母亲身边6.父亲的自行车7.病房里的感动8.中等生9.向生命鞠躬10.苹果皮希望能帮助到你!
  • 安于平淡 阅读答案
    • 2024-05-30 14:51:10
    • 提问者: 未知
    安于平淡陈鲁民①近日看央视生活频道,主持人说了一段颇有哲理的话:人的生活大体可分为三块,5%的快乐,5%的痛苦,还有90%的平淡。普通人的一生会受到5%的诱惑和5%不得已的痛苦,最后过上90%的平淡生活。可见,平淡是生活的主要部分,我们在生活中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宁静,安于平淡,才能让自己充满幸福。②,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轰轰烈烈,事业,名声传播四方,处处鲜花掌声,似乎这样才没有白过,才实...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024-05-30 00:17:03
    • 提问者: 未知
    材料中的“婆罗门”种姓,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一等级 , 就是所谓的最高等级。在种姓制度中,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通婚,下一等级的人不能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等级制度,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通婚,导致了这对年轻男女情侣的死亡,第四个就要自己写啦,自己的看法嘛,但是写反对之类的话,应该比较好吧。书上没有吗?打这么多字不麻烦么
  • 《义田记》阅读答案
    • 2024-05-30 17:34:52
    • 提问者: 未知
    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每年制衣,每人一匹绢。...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