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山东的30年来的变化

宝贝農 2024-05-25 02:43:44
最佳回答
朋友结合实际进行修改: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摁下了十八个鲜红的指印,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场变革的先行者是农民,实验场是农村。“**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山东”,山东农村的改革和开放也走过了30年的历程,并且取得了瞩目成就。在这个历史的节点,山东行政学院党委**、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县域经济研究所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焕喜,这位省内知名的农经界专家,这位山东30年农村**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带领本报记者沉淀历史,整理思绪,回顾山东农村改革所走过的艰苦历程,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并对未来山东农村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 三十年:三个三步走 记者:您对30年来山东农村改革开放总体上是什么评价? 高焕喜: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其紧紧围绕的核心是保障和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30年来,山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生产力得到极大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伟大成果都得益于改革。为了农民的福祉,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是必须进行的。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是改革促发展,改革促开放;90年代末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发展和开放倒逼改革,因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山东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农村改革在国内具有榜样和标杆的作用。在**农经学界,有“**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山东”的说法,这就说明山东农村的改革和开放是**“三农”发展的缩影,其改革的路径对全国甚有意义。 记者:30年来山东的农村改革是如何促进农村生产进步的?具体的历史进阶又是如何实现的? 高焕喜:要促进生产力,必须使得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改革首先就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这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轴线,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自1978年开始,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重要的形式是“大包干”。众所周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实际上山东东明的某些农民在这之前就已经把地分了,农村的改革山东农民走得很靠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把人和生产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改变了以前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的利益与生产挂钩不直接,对发展生产没有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做到了“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使得生产关系中劳动者的权、责、利有机结合起来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迸发出来了,生产也就很快发展起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到位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步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山东省,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推进,从西向东推进的。 1985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农村普遍实行,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有了粮也有了钱,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在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产品难卖的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苍山蒜薹”事件。当时,粮食主要由**统一收购,由于尚未放开的市场难以消化迅速增加的农产品,从而出现了卖粮排队的情况,甚至有棉农卖棉花要排整整一天的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挫伤。这时,一方面需要调整农村中的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一方面要切实为农民解决卖难问题,并要让农产品卖到较好的价钱。这时,诸城提出了“贸工农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贸工农、农工商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到1992年,潍坊正式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为解决市场问题,即农产品交换问题,提供了松散的组织制度保障,这使得农业与上下游产业环节的利益关系较为理顺,实现了不同生产经营部门间的初始的利润平均化的格局。这样,改革就进入了第二步。从农业产业化实施以后,农民的经济行为更加理性,农村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了退耕还林、还草和把粮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的情形。到1993年,**正式肯定了农业产业化,萌发于山东的“农业产业化”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也是山东农村改革为全国农村改革所做的巨大贡献。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农民与企业因农产品买卖关系不断出现问题,出现了因市场价格变动,企业或农民不按原合同价格履约,甚至毁约等情形。因为农业产业化的利润分配还是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的,遇有市场波动,很容易出现矛盾。这时,从生产关系层面孕育并出现了第三步改革:农业企业化。在90年代末的淄博临淄等地,出现了土地入股、农民合伙、龙头企业租赁农民土地搞种植养殖等情形。这时伴随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开始步入低谷。不少农民企业家把乡镇企业挣的钱转手投资农业生产,有的大面积承包荒滩,承包荒山,农业企业化就是这样萌发的。所谓农业企业化,就是按照现代企业的理念和机制来改造传统农业,把各种要素按企业要求重新优化组合,这就能解决农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提升农业效益。今后的趋势是,推进农业企业化,升级农业产业化。 记者:**针对农村的改革和开放,制定了哪些具体重大的政策变革?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方针政策?这些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高焕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以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政策好不好、适用不适用要看它能否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从上层建筑这个层面看,**实行的涉农的若干重大政策调整,确实起到了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因为适应了农民的要求,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一步,从1979年起,**将农产品收购价格提升30%,农产品的大幅涨价,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使生产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 当农村改革逐步推进的时候,城市中的改革却步伐很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农村经济的活跃程度超过了城市。此时的市场极度饥渴,各种商品非常短缺,几乎生产什么都能赚钱,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层面的改革迈出了第二步,1983年,中央号召鼓励农民发展乡镇企业,此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成长。山东的乡镇企业有了发展,胶东地区走在前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为市场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国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乡镇企业的崛起也培养了一批农民企业家。伴随着乡镇企业的悄然兴起,农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空前涌动,人口素质得到了提高,农村社会阶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本世纪以来,中央对三农问题非常关注,到2000年以后,这方面的改革迈出了第三步,**相继推进了农村的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减免农业税,“农民种地再不用交税了”,中央**郑重宣布全国农民从此免交农业税,这是**自有阶级社会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当然,不排除这种情形在历史上短期局部也偶尔出现过),这是历史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 记者:30年来,农村的改革和开放使得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缩小城乡差别上,产生了哪些变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高焕喜:**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均衡的发展,有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产业差别,归根结底还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因此,农村的改革必须解决城乡差别问题,协调城乡关系。从社会关系、城乡关系的层面看,这方面的改革也走了三步。 第一步,允许农民进城进行自由贸易。在改革开放以前,社会管理很严,市场自由交易也是不允许的,不允许农民到城里自由买卖农产品。放开城市市场,允许农民进城贸易,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活跃了城市市场,这是城乡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开始。 第二步,到了1984年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进一步放松人口的流动,允许农民进城务工,进一步冲破了分割城乡的就业樊篱。在这之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的就业流动很难,农村人要“跳出农门”进城,只有上学、参军、招工三条路可走,而能够真正实现进城梦想的农民少之又少。给予农民在城里的就业“打工”权之后,农民真正有了通过自身的工作而改变命运的权利。这时,一个叫“民工潮”的新词汇开始出现,这股人潮的涌动深刻地改变了城市,也深刻地改变了农村。过去农民进城做工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农民工和城里人虽然还不能完全平等,但毕竟使农民有了更多机会。 党的**以来,这一层面的改革走到了第三个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融入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五个统筹”、“新农村建设”都是这种“统筹城乡”思路的体现。目前有不少城市已经取消了城乡户口的差别,而户籍制度是城乡分割的根本的制度约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差别将是历史的趋势。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等政策上,**正在将农村居民统一纳入、统筹考虑,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因此,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从三个层面看都分别走了三步,这三个层面及三个层面中的三步是互相交叉交融、互相依存依托、又相互促进、促动的,这三个层面的改革共同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 **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山东 记者:有这样一种说法,“**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山东”,山东省农村的改革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您认为这三十年来山东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高焕喜:山东省农村改革能走在全国的前列,主要有以下几条基本的经验: 第一,山东省农村改革三十年来政策稳健,连续性强。山东省的政策历来以稳健著称,农村改革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山东省委、省**都高度重视农村改革,不断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政策稳步推进,衔接良好,没有出现“上一任挖,下一任填”等瞎折腾现象,保护了农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当然,山东省农村改革政策的稳定性与山东作为儒学发源地,倡导中庸之道的传统思想影响也有关。 第二,嫁接组合,善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为对接港澳,我国南方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市场经济比较发达,而北方改革开放稍晚于南方,传统体制的东西多一些。山东省介于南北方之间,有效地将传统体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嫁接组合的基础上,谋求创新突破,这种结合也正是**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山东省农村改革之所以比较成功,与这种思维与做法紧密相关。而充分运用这一思维与做法,将市场与计划完美结合的典范就是寿光。上世纪90年代初,寿光的大白菜产量巨大,销售压力随之而来。我们在寿光组织召开了培育市场的理论研讨会,当时探讨的就是如何将计划与市场进行有效结合的问题,会后全国各大媒体给予了充分报道,由此全国很多地方要求购买寿光的大白菜等蔬菜,从而架起了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到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北京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大钟寺蔬菜市场来自寿光的蔬菜一度占到市场份额的40%以上。以此为契机,寿光开始倡导大规模的蔬菜种植,建起了号称“江北第一家”的蔬菜批发市场,一直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除寿光之外,山东省各地包括昌邑经验、招远经验、牟平经验、胶州经验、胶南经验等都是立足当地实际,有效进行嫁接组合,实现创新的鲜活例子。 第三,落点扎实,重视县域。山东省历届省委、省**都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直把县域经济当作一项工作重点抓在手上,善于总结和运用县域创造的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山东省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效也很明显:在全国第一次百强县评比中,山东省占了23席,位列第一;1992年****在常熟主持召开全国第一个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个发言介绍经验的就是山东;山东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广东、苏南、浙江并列,是全国的四大亮点之一;2000年以来,山东省的县域经济出现了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局面。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很多经验都是由县域总结的。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要解决我省的“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必须从县域切入,从县域着手解决,牢牢抓住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善用专家,勤于调研。山东省历届省委、省**都高度重视专家的作用,组建了农业专家顾问团,由省委老领导、著名农业专家陆懋曾担任顾问团总团长。省里许多重大决策大都咨询专家们的意见,专家们也经常向省里提出建议。去年,我曾提出的重视培育农村大户、着力打造农业名牌得到了分管省领导的肯定,被吸收进省委、省**的有关决策。山东省委、省**和有关职能部门经常深入实际,组织调研,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以确保决策科学性。 第五,巧抓重点,方法得当。历届山东省委、省**都善于抓重点、抓典型、抓“两头”,比如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促强扶弱,提出三十个强县三十个弱县,针对不同的县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东省提出的突破济南、突破菏泽等战略也是抓重点的体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山东省总结出多种以县域为基础的特色模式,比如莱西的村级财务公开,莱芜完善乡镇功能,章丘的城镇带动、新农村建设、县域园区的发展,山亭的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泗水的走出贫困模式,金乡的农贸带动,高唐的工业带动等等,省里往往通过开现场会等方式积极推广这些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陵县、诸城、寿光、山亭等许多县(市、区)都开过现场会。 记者:山东省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有别于其他省份的独有的特点有哪些? 高焕喜:在山东省三十年的农村改革中,有四大亮点应该是举国公认,也是让人信服的。 第一是农业良种工程。山东省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作出了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的决策,即农业生产加快推广良种,在种植(包括粮、棉、蔬菜、水果等)、养殖等农业种苗使用问题上加快良种化进程。正因此,山东省的农业良种普及率最高,普及得最早。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业能出现众多的全国第一,比如粮食、棉花、花生、蔬菜、水产、畜产品等总产量,都曾在全国一度第一或目前依然位居第一。这些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优势的取得与良种工程的开展、普及是密切相关的。实施良种工程结合实施良法等耕作制度的改良,并且要培训农民、教育农民如何使用良种良法,这恰是依靠科技支撑农业的发展。 第二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最早是在山东叫响的,从1987年在诸城开始出现,到1992年正式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这一提法当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议。山东省委、省**及时肯定了这一具有改革意义的做法,并加快了在全省范围的推广,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对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不仅解决了山东当时农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创造了经验,涌现了典型,提升了山东农业的知名度,从更高层面看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完善,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公平交易和农业生产部门与加工、商贸部门的利润相对公平分配问题。 第三是农业国际化。山东是最先在全国叫响发展外向型农业口号的省份之一。我早在1998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山东农业的出路在国外”、“实施农业国际化”的观点,为什么呢?首先,山东农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山东省离日本、韩国都很近,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其次,周边其他省份的农业急起直追,国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曾做过统计,2000年寿光蔬菜在北京大钟寺批发市场的份额由40%下滑为14%。这迫使山东省寻找新的市场和增长点,使农产品走出国门,抢占国外市场正当其时。为此,我们曾做了大量调研,到许多地方宣讲实施农业国际化的必要性。由于各级**和企业与基层对农业国际化的重视,山东省的农业国际化得到了迅速推进。截至2007年,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第四是注重县域经济的发展。30年来,山东省曾总结、推广了一大批县域改革与发展的典型,以县域为抓手为载体,对推动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山东经济在全国gdp排名中位居席次,与山东省县域经济的繁荣紧密相关。据统计,山东省gdp总量的80%都是县域经济创造的。 这四大举措是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最让人信服的成就。 山东农村改革开放前瞻 记者: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高焕喜:我省的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还存在着诸多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比如,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增收先增岗”。现在突出的问题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匹配。只有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问题,农民增收才能成为现实。当然,同时还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智、**增服、财政增扶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效益低,农业中叫得响的名牌少;二是农村规划不合理,存在严重的建设浪费问题;三是生产规模小,土地流转困难。我之所以提出培育农村种植大户的建议,就是希望农村土地能够适当集中;四是农业生产资金缺乏,农民融资困难。在农民融资问题上存在大银行看不上眼,小银行不敢贷款给农民,农民民间融资又无法无据的问题。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所有这些困难都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必将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得到解决。 记者:下一步应该如何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焕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 第一,以增收为核心,紧紧抓住创业增岗。**对农村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可考虑实行转移就业、拓展就业予以补贴;对吸纳就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奖励;对培育就业人才予以扶持;积极投资兴办创业孵化机构等。 第二,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化的骨干力量,抓好了可以带动更多农户和基地,也是农村规模经营的主要途径。 第三,以名牌为抓手,打造各地特色品牌。品牌是产品内在质量品质的外在表现,品牌打出去之后,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比如大泽山的葡萄有的能卖到200多元一公斤,胶州大白菜能卖到50多元一棵。要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必须打造农业名牌,要想在农业发展领域走在其他省份的前面也必须打造名牌。 第四,以大户为基础,培植农业精英。现在的农村人才缺乏,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连高中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培养的农业人才也想找机会“跳出农门”。为此,我们应通过培育农村各类生产经营大户为农村发展培养和保留住精英人才,同时还应该注意对农村妇女的培养。因为今天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维系农村社会关系的轴心要素。 第五,以合作组织为纽带,发展农业中介组织。上世纪90年代我省涌现出一批农村合作组织的典型,但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远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民不论大户还是小户都需要通过中介组织与市场对接,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今天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之急需。下一步我们应重视培育发展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各类中介组织。 第六,以改革为动力,加大支农、扶农的力度。现在**有能力支持农业的发展,今年**拿出了5800多亿元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这块资金的使用筹划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在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措施的情况下,使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第七,以投入为引子,推进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要在**的引导下,让社会各界和地方各级**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和新农村建设中去。 第八,以选人育人为重点,选好配好基层领导班子。“选好一个人,带起一个村;选好一个长,救活一个厂”。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担任村领导,让他们开拓进取,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致富,同时要重视对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培训和培养,要营造稳定的培训机制对农民和村官尤其是村干部进行不间断滚动式的培训。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你的家乡近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你对家乡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 2024-05-25 12:12:36
    • 提问者: 未知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感谢@知乎日报邀请。我的家乡是 山东省青岛市。从两个角度来谈谈青岛市近几年最大的变化— 一、独角兽企业 2020年12月2日,2020全球...
  • 描写我的家乡海口)变化的句子
    • 2024-05-25 15:48:04
    • 提问者: 未知
    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不仅仅指对我国经济的改革,它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 家乡的变化作文
    • 2024-05-25 07:06:56
    • 提问者: 未知
    (此句先用“不说…不说…也不说”一组排比,概括地举三五个点总的说赣州发展变化,接着又用“单是”笔锋一转,带出本文的重点,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文清路)因为它见证了赣州...
  •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1000字
    • 2024-05-25 09:24:28
    • 提问者: 未知
    从房地产展起,阳光城市、茗仕嘉苑、格林花园、美景天城等楼盘如狂潮席卷而来,很快被抢购一空...家乡的变化在文化娱乐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文艺培训班招收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员;...
  • 30所由"大学"变成"学院"的大学,有你的家乡吗?
    • 2024-05-25 03:01:42
    • 提问者: 未知
    其中,北京康培研修学院、北京长城研修学院(冒名)、北京国际金融专修学院(冒名)、北京国际金融管理...2013年学校专业开始陆续升本,而升本的代价就是,必须改为“太原学院”。...
  • 家乡的变化(黑河)20分!11111111急啊
    • 2024-05-25 15:42:30
    • 提问者: 未知
    要和俄罗斯修桥了黑河师专变成黑河学院了再就是华富是现在黑河最好的商场了黑河也有步行街了
  •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的论文(1500字)
    • 2024-05-25 16:29:03
    • 提问者: 未知
    回望祖国大地革开放已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的景色面貌到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
  • 东欧剧变、**解体从本质上来讲是 a.**版图的变化 b.**名称的变化 c.执...
    • 2024-05-25 08:44:35
    • 提问者: 未知
    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东欧剧变、**解体是这些**放弃了社会主义转向了资本主义,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是属于**性质的演变,所以选d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
  • 家乡的变化_我的家乡作文400字
    • 2024-05-25 13:28:55
    • 提问者: 未知
    今年,又到水果上市的季节了,新安装了电话的奶奶告诉我们说:“赶快回来吃石榴吧,回来晚了,可就吃不上了!...第三层就靠江边,只要你从你那里经过就会感到清凉的江风,有时...
  • 关于家乡的变化的作文
    • 2024-05-25 22:45:37
    • 提问者: 未知
    近几年来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信,瞧:昔日尘土飞扬的泥土路变成了平整的石砖大道,街道上不再是冷冷清清的了,而是车水马龙,店铺一家接一家,小摊一个连一个,商品琳琅满目,任人选择。原来的平房都变成了一座座高楼,马路上一辆辆轿车飞驰而过,人人都穿上了美丽大方的衣服,不再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太多太多的变化了。的家乡就好比涂满了蜂蜜,更多的是快乐和香甜。现在家乡的变化很大,但是环境却大大不如以前了,...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