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社会中的诚信危机现象

伊宇紫 2024-05-30 16:01:20
最佳回答
诚实守信是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但在今天,这一向来被奉为圭臬的传统道德像一条遍体鳞伤、备受侵蚀的大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检视现实社会生活,不诚信的现象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高发与泛化,强烈地预示着我们已濒临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中。  首先,在经济生活中不诚信现象最为突出,无论在产品信用、商业信用,还是金融信用上,皆有种种恶劣的表现:  如在产品信用方面:一方面是这些年虚假的广告宣传、产品的说明介绍、质量保证的承诺让人眼花缭乱,屡屡上当。另一方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各种制假售假手法花样百出。2001年仅以“问题食品”为例,先是“毒大米”,接着是3月份的“毒瓜子”,7月份的泔水油,9月份的农药蔬菜,中秋的“黑心月饼”,11月份的“**肉”和“瘦肉精”……侵犯的就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甚至直接威胁到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商业信用方面,这些年各种商品流通过程中、经济交易行为发生过程中,坑蒙拐骗行为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法宝”,我国**市场的失信和欺诈已经使**成为资金风险的承载体和聚焦点,而利用合同进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大毒瘤,还有各种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经营者之间的拖欠赖账、****、**骗汇等。在金融信用方面,对企业没有信用纪录,对银行没有信用考评、信用纪录,对担保没有信用评估系统,对**没有失信惩罚规范,以至出现许多银行呆坏账、**欺骗;而在证券市场上,各种形式的造假也是层出不穷,编造报表、虚增利润、隐瞒重大事项、伪造银行对账单等各种形式的财务造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除此之外一些服务性中介机构如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评估监理、技术咨询、房地产中介等领域除了服务质量低下以外,还常常违反独立、公正诚实的基本职业道德,这些现象已造成经济领域的混乱,严重扰乱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其次,在**生活领域的诚信缺失,既表现在领导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也体现在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思想、作风上。  具体体现在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行为上,一些党政机关还存在随意性、缺乏程序规范和严格的法治意识,以至发生诸多失信于民的现象。**生活领域信用缺失另一个更为明显的表现是工作中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搞欺骗和弄虚作假。诸如“政绩工程”、“升迁工程”和类似“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屡见不鲜。值得指出的是,**生活领域的这种不诚信现象常常与**、**现象如影随形。  除此之外,不诚信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表现:特别是在职业生活领域,敬业精神与诚实劳动在相当部分人中失去以往的崇高价值,像日前炒得沸沸扬扬的足球“黑哨”现象即是典型一例;在个人生活领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还有各种形形**的假机构、假**、假工商等假公务人员,甚至假新闻、假婚姻、**、假考、假招聘、假唱等等,这些不诚信社会现象的空前泛滥,使得社会信用正面临严峻的危机考验。  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已经不仅仅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诸多问题,而且一旦这种现象滋长蔓延,必将进一步损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危害着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社会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伴随以上经济领域不讲信誉、破坏信誉而来的市场信用的恶化,带来许多消极的效应,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是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使得企业的生产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受阻,银行业务无法进行,没有信用,股票、债券等市场无法健康发展。二是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交易成本。企业信用也是一种生产力,它主要体现在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摆脱诉讼、提高竞争力等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失信也必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句很形象的话叫“商海无桥信做舟”。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若丧失了诚信,也就找不到市场伙伴,也就失去了市场。  **生活中的不诚信不仅严重影响了**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仅仅局限在**生活领域内。  如果党和**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也就等于说我们的事业失去了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公务人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往往能产生无可比拟的社会示范效应。如果**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任其发展,就使得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一种社会生存环境,那将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局面。  此外,社会生活中各种失信现象的泛滥客观上导致社会风气的毒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将使人们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当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因为怀疑、戒备而使得真诚、友善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悲哀!  导致大量社会不诚信现象产生,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历史的根源,更有现实的社会土壤  首先是源于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基础建设的薄弱,社会规范、制度安排的不成熟、不合理。  根据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看法:以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稀缺经济资源由**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在所属的各单位之间配置,信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基础建设落后,必然导致信用关系混乱、各种失信行为广泛发生。从实际情况看,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真研究信用问题,没有完善的管理信用立法,没有有效的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没有信用管理中介服务机构,更没有开展有关信用管理的全民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这使得我们的社会信用基础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显得相当脆弱。从经济学上讲,如果一个社会在社会规范、制度的安排上使得守信的收益不明显,而失信行为的成本远低于其收益,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信用制度和相应的信用监督奖惩机制,信用优良主体得不到相应的肯定鼓励,给予优良的待遇,必然会导致优良主体最终放弃优良原则。这种经济学中的“格雷欣法则”(劣质驱逐良币),不仅在经济生活领域,在**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同样适用。这也正是我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失范问题的关键原因。  其次是源于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的薄弱欠缺和社会舆论媒介的引导和监督的乏力偏失。  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呈现出日益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更为严峻、更为紧迫的新局面。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人往往比较看重的是物质效益、经济效益,而精神效益、社会效益被摆在第二位,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要求常常是被忽略的。“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础,由此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但由于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变革,使得适应于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调整和创造相对于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包括 “诚实守信”在内的许多道德原则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被忽视、淡忘甚至被抛弃。同时,诚信的维系离不开舆论媒介的引导和监督。这几年,舆论媒介对激励先进、倡导诚信、鞭挞落后、揭露黑假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由于出于错误的思想指导(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出于利益的考量,舆论媒介此时常常不能及时有力揭露制止虚假不实现象。  其三,社会诚信缺失不仅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的根源,落后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扭曲了诚信意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然而,**长时期的封建**,民众的命运随时会因为当权者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诚信实却常常吃亏遭殃,因此造就了许多人不能坚持实事求是。这种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在我们当前各种**制度还不健全、社会**风气还不浓厚的条件下,仍有其存在的土壤,这是社会(特别是在思想**领域)诚信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第四,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产生也包含着各种主观因素。其中既包括一些人出于急功近利的心理,也包括一些行为者出于私利的因素,使许多人变得短视功利、心态浮躁,失却长远的理想精神追求,做出不守信用、不负责任之举。  除此之外,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原有的道德秩序受到冲击,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秩序又未建立起来而引发的混乱,加之市场经济的不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够完善,法制的不够健全,**公务人员道德法规化的滞后以及选人用人制度上的缺陷等,都是导致社会诚信缺失的重要根源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如何看待大学生出国现象
    • 2024-05-30 06:26:07
    • 提问者: 未知
    出国留学价格不菲,据麦可思数据统计,近八成的研究生留学主要由父母亲友资助,而依靠国外大学或国外机构资助的则占一成。与此同时,美国、欧洲等**的高等教育又遭遇到了...
  • 如何看待当前的金融危机
    • 2024-05-30 17:50:19
    • 提问者: 未知
    是的,当前的金融危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海外的华人已经行动了。在德国、美国的华人已经开始大批地买入当地廉价的房产了。巴菲特、索罗斯等人投资美股。近期,巴菲特除了投资高盛之外,巴菲特还投资ge、比亚迪等。
  • 如何看待中年危机?假如35岁时遭遇职场变故,你会选择做什么?
    • 2024-05-30 00:52:00
    • 提问者: 未知
    人到中年,好像35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往上还是向下,似乎变得异常明显。35岁真的是职业分水岭吗?真的…
  • 如何看待诗人**现象?
    • 2024-05-30 10:13:13
    • 提问者: 未知
    仅就当代来说,在海子(1989)之后便有戈麦(1991)、顾城(1993)、昌耀(2000)、余地(2007)、陈超(2014)等等,甚至还有刚刚发布的消息,年轻的诗人王尧。当然,人类的文化史上,**的诗人还有很多很多,所以该问题并不限定范围。
  • 如何看待“白左”这一现象?
    • 2024-05-30 14:12:20
    • 提问者: 未知
    谢邀!首先简答:“白左”是源自****的网络流行贬义词,用于称呼提倡离地左派思想的西方社运人士及**精英,延伸与其有同样立场国内或各国人也被冠以此名词,有时这种倾向更明显者会被贬...
  • 你认为在东莞有多少房产中介会参与炒房,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2024-05-30 17:03:49
    • 提问者: 未知
    炒房需要大量资金,并不是吵房就能赚钱,风险很...东莞这边中介炒房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地产中介费老板都在炒房,个人觉得很正常,房子的本质也是一件商品,也遵循一定的...
  • 你认为幼儿园的痛点有哪些?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 2024-05-30 13:42:11
    • 提问者: 未知
    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私立幼儿园:1、人才的流失...因为私立幼儿园是营利性机构,所以收入最大化和支出最小化是私立幼儿园的目标,所以寒暑假开班:-痛点,看待,幼儿园,现象
  • 你是如何看待李嘉诚这个人的?
    • 2024-05-30 04:30:24
    • 提问者: 未知
    论来因,李嘉盛前世不是胡雪岩转生来,即是和坤托生来,或是沈三万冤魂不息转世来。胡雪岩本一介钱莊马仔发家,类聚资财数千万,无非助左宗棠收复**,致陷于李鸿章与左宗棠的官场是非而枉死,此实死不暝目也!沈三万,能佔海上贸易之先机,积累资财千万亿,修建南京半条城,无非想法讨好朱元璋而提出劳军慰问而已,此举却招来**皇朝给其**之禍,财散家倾人死绝,此实蒼天无眼,此实死不瞑目也!和坤,需说是乾隆宠臣,但其经...
  • 如何看待现在房价回暖的现象?
    • 2024-05-30 01:15:05
    • 提问者: 未知
    房价是不是真正回暖,背后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也许利益集团真有能力托着,也可能没这个能力.只能从你所在的城市,你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你看中的房子是否值得投入,抗跌性强不强...
  • 你如何看待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形势
    • 2024-05-30 22:42:55
    • 提问者: 未知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一定是不平凡的。我认为其主要表现有三:第一,在起伏不定的国际环境中,**会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做到增强自身实力,展示自身形象。第二,在风云变幻的**格局中,**会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尤其是在本地区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在剧烈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会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维护人民币的稳定,继续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加大基...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