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不给北洋拨款,却让李光昭骗走了60万两银子,为什么后来却安然无事?

元气璇小酱 2024-06-04 09:59:36
最佳回答
提问者对于历史常识一点儿都不具备!翁同龢与李光昭基本交集。这明明是谣言!提问者三件事儿杂糅在一起,其一,历史影视剧的好与坏;其二,翁同龢不给北洋拨款对不对;其三,李光昭事件与李鸿章关系。同时,还有诸多错误之处。其一:李光昭事件发生于1874年,北洋海军刚刚开始筹建;其二:翁同龢1885年禁止全国海军购买“西方武器”并非只针对北洋。(1)为了洗白而肆意歪曲历史,影视剧的编剧和投资方有创作自由,但不代表有洗白的自由这个桥段是某部专门为慈禧和李鸿章洗白的电视剧编造的桥段。该剧有诸多编造历史的情节,例如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杀了给自己舔过疮的老下属,实际上那人根本就没被杀。再如李光昭骗翁同龢应该是李光昭骗同治皇帝。影视剧可以为了情节需要,将不是同一时期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也同样可以虚拟故事情节。但对于历史影视剧来说,特别是打着正史、“还原历史真相”旗号的影视剧就不该如此了。因为你至少要名至实归。该剧在回答为啥从“甲午战争”以前的**战争、洋务运动开始,该剧的编剧说内容太多太庞杂。但却不厌其烦地或虚拟或嫁接一些细节来描摹“让**从不弱变弱的慈禧、李鸿章”的不容易,扩大化保守派的无能,弱化改革派中的诸如左宗棠一派对李鸿章一派的批评等,这本身就是希望让“甲午战争”的两个最大责任人慈禧、李鸿章获得洗白。从李鸿章活着的时候到现在,李鸿章的幕僚、后代、粉丝们就不断地给找他找“替罪羊”:如翁同龢、左宗棠(收复**耽误了十多年后的甲午战争、耽误了海防)、丁汝昌(指挥错误)、邓世昌(鲁莽撞船、人性不行)等等。总之,李鸿章这位甲午战争时期,我方前线总指挥对失败竟然毫不承担责任,而且还是民族英雄。真让人大跌眼镜。(2)李光昭事件简述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两次下诏重修圆明园。次年修复工程开始。木材、茶叶商人,在安徽捐钱买了知府衔的李光昭在1873年下半年来到北京后,通过内务府大臣诚明、堂郎中贵宝、笔贴士成麟等那里探听到了重修圆明园的事情。李光昭立刻称愿将自己几十年贩运留存下的好木头(价值数十万两)捐给朝廷并且运到通州。其后,李光昭私刻公章(关防)在四川、湖北、广东和**等地招摇撞骗。从**法国商人那里买了五万四千余元的洋木,浮报三十多万两向清廷汇报。因为没有钱付款,他就以木头与商议的材料不符为由拒绝付款。最终,法国在天津的领事照会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同治十三年七月初六,同治命令李鸿章查办。最终,将其判斩监候、秋后处决。那时的翁同龢任在弘德殿行走,补内阁学士,虽然有权力但主要工作是负责科举问题,对圆明园重修问题既没有发言权,也不掌管户部。基本上与李光昭事件没有交集。翁同龢反对重修圆明园。结束语至于翁同龢和北洋黄海海战之间纯属胡言。甲午战争失败主要是光绪抵抗派和慈禧、李鸿章等投降派之间政令不统一,淮军在李鸿章授意下“自保心理”。海战失败也不是因为10年没有买武器,而是因为李鸿章“避战”思想导致。翁同龢为了救助黄河水灾上奏清廷下令全国除了慈禧和光绪外,皇亲国戚、文武官员、有钱商人进行捐款,要求海军不要再购买西方武器(请注意是西方武器,自造不算)。光绪和慈禧同意,开始施行。之后,再次延长。由此造成**海军10年未增加这方面开销。但是,却因此挽救了数百万人性命。因此,翁同龢做得很对。给北洋海军一个“宇宙第一的舰队”在李鸿章率领下,也不会被贪腐腐蚀(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才为了保命把贪腐的北洋800万两白银交了出来),兵无战力、人物斗志!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