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水果宝宝? 2024-06-04 04:29:24
最佳回答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存在的)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能容忍的最大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定的较低(指金额的大小),表明审计对象重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必须执行较多的测试,获取较多的证据。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那么,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成正向关系。这就错了,这不是“负负得正”的关系。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关系,审计风险越大,重要性水平就得越小。如果注册会计师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客户财务报表中出现错报的可能性较大,注册会计师难以将报表中重要错报查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即“存在的审计风险”较大,注册会计师应采用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一)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中,一般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在抽样审计的情况下,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充分性(证据数量)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中必须根据计划的审计抽样水平,合理确定审计抽样的样本量,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提高审计外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审计风险实质上强调的是会计报表中未被查出的重大错报或漏报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由于审计测试和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将所审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或漏报都审查出来,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测试过程中,又总是希望通过执行合理必要的审计程序,尽可能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这就需要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计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是决定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审计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这里,重要性水平指的是金额的大小,而且是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角度来判断的。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审计风险水平是针对被审计单位而言的,是指审计风险决策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越高,即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被审计单位出现重要错报的可能性越大,则审计人员越要小心谨慎,重要性水平就要确定得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就要确定得越高。因此,重要性与评估的审计风险也成反向关系。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是对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的控制。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模型为:期望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模型中,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有检查风险。所以,控制实际的或评估审计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检查风险,而检查风险的控制取决于根据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可知,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三)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应根据审计目标,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则审计风险增加。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审计风险的关系
    • 2024-06-04 12:54:02
    • 提问者: 未知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通俗的讲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并且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程序,没有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审计失败的可能性。首先,在实务中(四大或是国内的大所)审计风险是既定的,不是评估出来的,通常把审计风险设定为2-5%,基本相当于常数。注册会计师在接受业务委托时,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出重大错报风险。再根据公式推出检查风险。再按照检查风险实施审计程序。其中三大风险...
  • 简述审计风险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2024-06-04 18:43:22
    • 提问者: 未知
    简述审计风险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述审计风险组要素间相互关系 审计风险定义:所谓审计风险指计报表存重错误或漏报注册计师审计发表恰审计意见能性组要素:美注册计师...
  • 审计重要性水平公式?
    • 2024-06-04 14:28:11
    • 提问者: 未知
    性水平的计算方固定比率法,固定比率法的计算公式:判断基础×固定比率=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的差异或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重要性在计划阶段运用的目的主要是编制科学准确的审计项目计划,科学准确的审计项目计划应做到,既要能够降低审计风险水平,又要能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 如何确定关键审计事项
    • 2024-06-04 01:46:40
    • 提问者: 未知
    (一)关键审计事项段的引言段**a701要求在审计报告的关键事项段中增加引言段,对关键事项的性质和背景进行界定: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审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在当期财务报表审计中至关重要的事项。这些事项是在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意见的背景下进行处理的,审计师不对这些事项提供单独的意见。通过这种标准化的描述,告知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在审计报告中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1.不暗示此事项在形成审计意见时尚未得...
  • 关于审计风险模型中其各要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审计风险是评估的 b.
    • 2024-06-04 07:18:06
    • 提问者: 未知
    参**:d解析:选项a,在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是一个可接受的低水平,是预先设定的;选项b,重大错报风险是评估的。
  • 审计机关如何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管辖范围
    • 2024-06-04 13:17:34
    • 提问者: 未知
    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审计新规发布 严控**现象 ...
  • 什么是重要性水平?它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2024-06-04 04:52:22
    • 提问者: 未知
    1.什么是重要性水2113平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5261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4102与错弊的严1653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2.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之间的...
  • 风险评估程序和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之间有何关系
    • 2024-06-04 09:06:32
    • 提问者: 未知
    风险评估程序是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其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对特定认定...
  • 如何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 2024-06-04 02:55:54
    • 提问者: 未知
    如何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华律网根据你的法律疑问精选多位律师优质答案。
  • 如何正确理解审计全覆盖
    • 2024-06-04 11:22:00
    • 提问者: 未知
    2014年1月,****在**第26次常务会议上要求“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可以这样理解:审计的不仅仅是会计资料,还有业务资料以及管理资料。这里面不仅包括了单位,也明确提到了个人。举个例子,如果一家民营企业使用了**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那么,其就必须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如果个人使用了**的科研资金,其也必须依法接受审计。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