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生活时代英国及欧洲历史背景

成都翅鹏园林??? 2024-05-31 21:04:52
最佳回答
【大致时间表】 --------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20年:对新教徒的**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开始独裁统治,同年,**掘地派运动;**爱尔兰** 公元1651年,征服苏格兰 公元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 公元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担任“护国主” 公元1658年,克伦威尔病死 公元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成为国王 公元1665年:第二次英荷战争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公元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88年,宫廷**,即“光荣**” 公元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 公元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公元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罗伯特·沃尔浦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公元1727年,牛顿去世 公元1760~1830年:工业** 公元1763年,结束英法七年战争 【权利法案】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或任何地方,受到**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 【工业**成果】 瓦特 1764年至1769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 1782年前后,瓦特将机器进一步改进,完成了两项重要发明:在活寒工作行程的中途,关闭进汽阀,使蒸汽膨胀作功以提高热效率;使蒸汽在活塞两面都作功(双作用式),以提高输出功率。这时的活塞既要向下拉动杠杆又要向上推动杠杆,扇形平衡杠杆和拉链已不再适用,瓦特使发明了平行四边形机构。瓦特还于18世纪末将曲柄连杆机构用在蒸汽机上。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1764年,发明珍妮机,英国工业**开始标志; 牧师卡特赖特 1785年,发明水力织布机; 【英荷争霸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纽波特海战、1653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是荷法战争(1672—1678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 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文学作品】 ---- 1、玄学派和骑士派 ---- --------------------------- 玄学派指的是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的一批诗人,除代表诗人邓恩外, 还有乔治·赫伯特(1593——1633)、理查·克拉肖(1613——1649)、享 利·方恩(1622——1695)等。他们主要写作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 讽刺诗、冥想诗等。 『约翰·邓恩』 (1572——1631)青年时期写了许多爱情诗、讽刺诗和一些应景 诗。1615 年出任教职以后主要写宗教诗和布道词。他的爱情诗歌多是1614 年以前的作品,主要收入《短歌集》,共有55 首。 作品《早安》:“我脸蛋在你眼里,你脸蛋在我眼里出现,/两颗平凡的真心在脸蛋上安息;/哪儿我们能找到更好的两个半球,/没有严寒的北极,落日的西方?” 骑士派诗人指一批在本·琼生古典诗风影响下喜欢写抒情诗的贵族青年 诗人。他们沿循16 世纪下半叶宫廷诗歌传统,以爱情为题材,反映贵族阶级 生活与情调,文字整洁流畅,音调优美。主要诗人有罗伯特·赫立克(1591 ——1674)、托马斯·步鲁(1595——1639)、约翰·萨克金(1609——1642)、理查德·勒甫雷斯(1618——1657)等。 『赫立克,《致少女》』 “玫瑰堪折君须折,/时间是不住地飞;/今天露着笑靥的花朵,/明天也许会枯萎。” ---- 2、弥尔顿(1608——1674) ---- ----------------------------------- 1625——1640 年是弥尔顿创作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中短篇诗作。以意大 利文命名的姊妹诗篇《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1632)是他早年诗作的 代表作品。《快乐的人》描写了生活中轻松的一面,无忧无虑的青年愉快的 心情。他晨起听鸟鸣鸡啼、猎人号角,看到牧野美丽景色,牧人田园生活, 也向往城中歌舞升平的景象。《幽思的人》里,青年受“神圣的忧郁”的支 配,夜间读书思索,清晨漫步冥想。弥尔顿作为人文主义继承者的欢快精神 与作为清教徒的严肃沉思态度,在他早期诗作中便显示出来。 弥尔顿在早期还创作了假面剧。《科摩斯》(1634)不同于17 世纪头 35 年兴盛的假面剧,重点不在音乐和舞台背景,而在于故事,主题是典型的 清教意味的,写一个迷路的少女拒绝妖魔的百般诱惑,终于得救,美德和纯 洁的力量征服了邪恶的力量。 弥尔顿写有24 首十四行诗,其中7 首写于早年,其余17 首写于中年革 命时期。他的十四行诗没有遵循传统,不是爱情诗,也不自成一组,而是表 现了广泛的题材。有5 首是写给朋友的,颂扬友谊,主要是应酬之作。有两 首回击对他所写的离婚问题小册子的批评。还有两首与他的宗教小册子有 关,反对宗教**,提倡宗教自由。有6 首关涉**问题。 1660 年王朝复辟,弥尔顿先在友人家藏匿,但不久被捕,在著作被焚、 财产充公后获释。结束了**活动的弥尔顿,专心写诗,在女儿和一些青年 的帮助下,完成了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体悲剧《力士参孙》三 大杰作。 《失乐园》的中心故事取自《圣经》。世界上第一对男女亚当、夏娃, 被魔鬼撒旦诱惑,违背上帝旨意吃了知识树上的**,受到上帝惩罚,被逐 出乐园,期待圣子**为人类赎罪。弥尔顿对这个在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进 行了独特的处理。 《失乐园》艺术风格雄浑宏伟,结构宏大场景壮观。天上的战争双方拔 山相掷,漫天刀光剑影,气势磅礴。无韵体诗歌充满“连行句”甚至一气几 十行的“诗段”奔腾雄壮,与内容十分相称,被称为“弥尔顿式”。《失乐 园》在欧洲诗歌史上,常与荷马史诗、《神曲》等一起被看作史诗的范例。 《复乐园》(1671)在标题和故事上都是《失乐园》的续篇,情节来自 《新约·路加福音》,但比《失乐园》要单纯,篇幅只有四卷。弥尔顿在《科 摩斯》和《失乐园》中都写到了“诱惑”,《夏乐园》继续了这个主题,写 **如何在旷野上抵御撒旦的诱惑。 战胜诱感的主题,体现了诗人的清教主义思想,也具有丰富的**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是清教**家的象征。他不忘“解救以色列人于罗马轮 下”,表露出诗人坚持**的态度。对以色列人顺从忍受的描写,也表露出 诗人在复辟时期深切的悲伤心情。这首诗里的撒旦与《失乐园》中的形像大 为不同,作为恶魔的化身出现,没有《失乐园》中的反抗精神。这首诗表现 了弥尔顿,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具有弥尔顿特有的雄伟风格但缺少激 情。 《力士参孙》(1671)是弥尔顿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是以希腊悲剧为典 范的伟大诗剧,剧情发生在一天之内,场景在一个地方,采用使者报告悲壮 结局的方式,还有合唱队对剧情加以评论与补充。这出悲剧取材于《旧约·士 师记》。 ---- 3、“德莱顿时代”的古典主义 ---- ------------------------------------- 『约翰·德莱顿』 (1631——1700), 是复辟时期文坛上的权威人物,对文学作出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以至文史学 家把他创作的时代称为“德莱顿时代”。 。1659 年,他为克 伦威尔写了悼诗,但一年后,政局陡变,他加入保王党,写诗向新**表忠。 1667 年他写了为斯图亚特王朝**的长诗《奇迹之年》,第二年被授予 “桂冠诗人”称号,两年后又在宫廷任职。光荣**后,德莱顿由于皈依了 **教,被肃夺官职、桂冠和丰薪。他逝世于1700 年,正好是17 世纪结束 的那年。 德莱顿对文学有多方面杰出的贡献,他是诗人、戏剧家、文学批评家、 翻译家,是英国古典主义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德莱顿最著名两首抒情诗是为庆祝圣酉酉莉亚日写作的颂诗《圣西西莉 亚之歌》(1687)和《亚历山大的宴会》(1697)。传说圣西西莉亚是音乐 的保护神,风琴也是她发明的。前一首诗写到不同乐器的不同效果,后一首 诗写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如何受到宴会音乐的影响,两首诗都把音乐颂扬 为美妙无比的艺术,在诗歌形式上也追求音乐性的效果。德莱顿的颂诗和讽 刺诗标志着英国诗歌中古典主义的确立。 1663 年,德莱顿开始他的戏剧生涯。他写了27 部不同类型的戏剧:喜剧、悲喜剧、歌剧及悲剧。他引入了新的戏剧类型——仿效法国古典爱主义诗人的“英雄剧”。这些戏采用古典主义戏剧常见主题,爱情和荣誉间的矛盾,代表作品有《格拉纳达的征服》(1672)和《奥伦—蔡比》等。 德莱顿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在《论戏剧诗》 (1668)及在他的各种作品的序言里,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论戏剧诗》 采用对话形式,讨论英国与法国、古代与现代诗剧各自的功过,表现出他古 典主义戏剧原则的倾向。 ---- 4、英国喜剧 ---- --------------------- 『威廉·康格雷夫』 (1670——1729)是这时期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 一方面模仿法国喜剧家莫里哀,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本·琼生、玛斯顿等人的社会讽刺喜剧传统。1695 年,他的名剧《以爱还爱》上演,轰动伦敦舞台。剧中在描写男女间关系的同时,接触了财产继承问题,可见本·琼生喜剧的影响《如此世道》(1700)是康格雷夫及复辟时期喜剧的代表作,写了虚伪的婚姻和爱情的纠纷。他作品的语言锋利、精确、雅致、备受推崇。 『威彻利』 (1640?——1716)也很有成就。他的《乡下妻子》、《直率的人》写贵族男女之间不正当、不正常的关系,讽刺味较浓。 『乔治·法克尔』 《募兵官》和《花花公子的策略》,描写乡村生活,人物多来自中下层,这些善良简朴、生动鲜活的人物代替了冷嘲、世故、机智、放荡的宫廷男女,带来了写实主义色彩,人物间的关系更自然、充满幽默感。 『约翰·班扬』 第一部重要作品《罪人受恩记》(1666),叙述了他信教的过程、传教早期的生活,是他精神生活的一部自传,文字浅显,情感真挚。 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1678)在当时的英国大受欢迎。这是一部寓言形式的讽喻小说,如同中古讽喻文学,以梦境开始。 班扬重要的作品还有对话体小说《恶人先生的生平和死亡》(1680), 描写典型的市侩形象,提出“贫穷而能诚实”的正面理想,宣传清教主义。 散文寓言《**》(1682)更多抽象的概念,主题似《失乐园》,写魔鬼与 上帝的交战,人的堕落和人的最终得救。《天路历程》第二部写于1684 年, 叙述**徒的妻子和四个儿子前往“天国的城市”的冒险经历,比第一部逊 色,社会讽刺成分减弱。 ---- 5、十八世纪文学 ---- ------------------------- 『亚历山大·蒲伯』 (1688——1744)出身伦敦布商家庭,家中都是**教徒,遭受到**上的岐视。蒲伯从小体弱多病,终生为病痛、残疾所苦。但是他自幼聪颖,16 岁时模仿维吉尔作《牧歌》,赞颂乡间朴素宁静的环境,诗才引起注意。1711 年,蒲伯出版著名的《批评论》,建立了诗人的声誉。 他进入文学圈,结交著名作家斯威夫特、艾迪生等人,组成了“马丁纳斯·史 克利白列瑞斯俱乐部”。他以写诗和翻译为生,是当时文学界中心人物之一。 『约瑟夫·艾迪生』 (1672—1719)1699 年起他在欧陆游历,准备在外交界服务。1704 年出版的《远征》一诗,歌颂英军在布伦宁附近的胜利,为他带来声誉和升迁。他的文学活动还包括古典主义悲剧《凯图》,上演获得了成功。 『理查德·斯蒂尔』 (1672—1729)生于都柏林,在公学与牛津大学时代与艾迪生同学。他大学未毕业便参加**,生活放浪不羁,在教诲性小册子《**教英雄》中作了忏悔。他写过几部喜剧:《葬礼》(1701)、《撒谎的情人》(1703)、温柔的丈夫》(1705)及《互相谅解的情人们》(1722),这些伤感喜剧不同于复辟时期喜剧的轻佻,在对婚姻、爱情的描写中表现了中产阶级的道德纲,符合作者自己“使文学净化,使舞台道德化”的意图。 『丹尼尔·笛福』 (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 主要作品:《略谈各种计划》(1698),《土生英国人》(1701),《处理不信国教者的捷径》(1702),《鲁滨逊漂流记》(1719),《摩尔·弗兰德斯》(1722),《辛格顿船长》(1720),《杰克上校》(1722),《罗克萨娜》 (1724),《疫年杂记》(1722)、《骑士的回忆灵》(1724)。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创作大约开始于1720 年,出版于1726 年,包括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英国医生格列佛的航海飘流旅行记录。 《格列佛游记》以幻想性的情节,对英国18 世纪初期的整个社会,从政 治、宗教、法律、军事到科学、哲学状况,都进行了讽刺、批判。在批判中, 特别是在最后一卷,作者透露出悲观恨世情调,格列佛回到英国看到他的亲 人、同伴,因联想到“耶胡”而感到难以忍受。但斯威夫特并不是一个厌恶 人类的人,他描绘人的恶习、弱点,但依然有悲天悯人的人物,说“我想尽 我的绵力来使英国的耶胡们的社会变得好些”。 『塞缨尔·理查生(1689—1761)』 《帕米拉》(1740—1741),副题是“美德有报”。。《帕米拉》是第一部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小说,由“流浪汉小说”传统的写事转为写人,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帕米拉一封封天真纯朴、多愁善感的书信,引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克拉丽莎·哈娄》(1747—1748)长达一百万字以上。这部小说比《帕米拉》更受欢迎,影响到欧陆,如法国作家卢梭的《新爱洛绮斯》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恰尔斯·格兰迪孙爵士》(1753)这里塑造了一位完美的男性,与社会罪恶对抗。格兰迪孙具有英俊的外表和崇高的品性,尽管他受到无数次的诱惑,仍然保持清白,自然也是“美德得报”。小说出版当时受到赞誉,但近代读者多以为这是理查生小说中最弱的一部。它的劝善性和人物的过于完美性,使得普希金写出 如此幽默的诗句:“完美的格兰迪孙,读着他时,教我们发困。” 『亨利·菲尔丁』 (1707—1754)是18 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巴斯昆》(1736)和《历史记事》(1737)。 《巴斯昆》上演历久不衰,前半部讽刺选举中的贿赂舞弊,后半部讽刺牧师、律师、医师等行当的**情形。《历史记事》,借用当时记述国内外大事的年鉴的名称,写发生在1736 年社会、**、戏剧方面的情况。 《约瑟夫·安德鲁传》 小说中塑造了正面形象珠宝商人哈特夫利夫妇,他们遭受到魏尔德的无情**,最终苦尽甘来。但他们形象刻画得并不成功,哈特夫利善良,富有感情,但了无生气,哈特夫利太太无从魏尔德手中的逃脱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汤姆·琼斯》,全名《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也常被看作英国18 世纪小说的最杰出巨著。 《汤姆·琼斯》因为它出色的结构备受称赞。小说篇幅宏大,有乡村、 路上、伦敦三部分,描绘乡村、城市生活的全景、各色男女肖像,但线索清 晰.故事连续、引人入胜。汤姆的身世之谜成为强烈的悬念,直到结尾才解开。 结尾是出人意料的,但以前的伏笔又是令人信服的。小说的语言也清晰、灵 活、机智。 『多比亚斯·乔治·斯摩莱特』 (1721—1771) 《皮克尔历险记》(1751)由三部分组成:主人公的童年、青年生活;在法国、佛兰德斯、荷兰等地旅行;在英国主要是伦敦贵族社会、政客界的冒险。皮克尔出身富豪,自幼顽皮,他早慧但胡闹,完成学业后去欧陆旅行,**作乐,不断地闹风流韵事。他又尝试进入政界,最终失败。皮克尔不象蓝登,他无须为生计奔波,更多地出入上流社会,他的活动反映了贵族社会道德的堕落、议会选举的**。小说中塑造了出色的怪诞人物,如退休的舰队司令官霍塞·特恩尼恩,他性急、嘴里念念不忘以前的航海生涯,在粗暴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 书信体小说《亨弗利·克林克》(1771)用意不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发展,而是努力表现人物的风趣与性格。来自威尔士的老乡绅伯拉布性情急躁但心地善良,他遵医嘱游历英格兰和苏格兰,随行的有他的妹妹、老处女塔比萨、女仆杰金斯、外甥女丽狄亚和外甥杰里米,还有仆人、弃儿克林克。虽然小说以克林克为书名,书中信件却是除他以外的人们写的。作者通过他们的书信反映了英国广阔的现实,公路上盗贼横行,穷人贫困,游览地巴斯的富人们则极其奢华。 『撒缨尔·约翰逊』 (1709—1784) 他的讽刺诗《伦敦》(1738)、《人类愿 望的虚妄》(1749)模仿古罗马诗人朱文纳尔的讽刺诗,采用英雄双韵体。 双韵体悲剧《爱琳》写土耳其皇帝默哈梅对希腊俘虏爱琳的迷恋,严格按古 典主义风格写作。1750 年,他创办沿循《闲谈报》和《旁观者》传统的《漫 谈报》,在报上写了两百多篇谈道德、风俗、文学等问题的文章,里面有人 物性格素描、寓言、故事等,有些象蒙田、培根的格言警句,风格受拉丁散 文影响。他的《诗人列传》(1781)写了英国17、18 世纪五十余位文人的生 平、创作,作者最表同情的是属于古典主义传统如德莱顿、蒲伯、艾迪生、 斯威夫特等。他注意生活细节的叙述,夹杂对作品的评介,他不同情弥尔顿 的**、宗教观,却对他《失乐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加以称赞。对文学史 上有意义的现象他加以注意和分析,比如为17 世纪的“玄学派”诗下了定义。 『劳伦斯·斯泰恩』 (1713—1768) 《特利斯川·商第的生平和意见》即《商第传》是斯泰恩的代表作,小说共九卷,发表于1759—1767 年间。 小说的形式非常奇特。各章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句话可能成一章, 偶尔全页空白,让读者想象去填充。故事半途开始,突然又介入另一插曲, 序插在小说的中间,常没有标点符号,有时出现奇怪的画来替代字,插话比 比皆是。从内容到形式,小说都显得奇异、怪诞,显示作者以感伤代替理智 的态度,对幽默情趣和新奇手法的追求。 『哥尔斯密』 《好心人》(1768)写一位善良的年轻人由于慷慨轻信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充满有趣的对话和戏剧性场景,既没有复辟时代风俗喜剧的轻佻,又不象18 世纪初期“伤感喜剧”拘泥道德,使喜剧回归本·琼生的传统。《屈身求爱(1773)更为成功。小马洛因为迷路,错把未见过面的未婚妻家当成旅舍。哈德卡斯尔小姐将错就错,以侍女身分争取到她的腼腆的未婚夫的欢心,剧中充满滑稽可笑的场面和恶作剧,充分运用了伪装、错认等喜剧手法。喜剧也有着田园牧哥般的妩媚,里面穿插了迷人的歌曲。 歌尔斯密的声誉主要赖于他唯一的小说作品《威克菲牧师传》。 小说写了纯朴、贫穷家庭的喜与悲。哥尔斯密喜爱纯洁而坚定的美德,深信美德终有报偿,认为应该以道德改善社会,安于淳朴的生活。 『亨利·麦肯齐』 (1745—1831) 《多情的人》(1771)描写多情的男子哈雷的爱情悲剧。 “哥特式”小说:《法森伯爵菲迪南德》(1753)。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第三套人民币后面背景含义及历史
    • 2024-05-31 22:38:10
    • 提问者: 未知
    1角券正面原为"干部参加",后改为"教育产劳动相结合"的图景;背面为**、菊花,主色调共有枣红色、深棕、浅绿、酱紫、桔黄五种。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背面图案为**、牡丹花,主色墨绿色。5角券正面为纺织厂生产图;背面图案为**、棉花和梅花,主色青莲色。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图案为**、放牧图,象征发展畜牧业;主色深红色。2元券正面为...
  • tempo纸巾的历史背景
    • 2024-05-31 02:39:22
    • 提问者: 未知
    tempo得宝是德国高端纸巾品牌,始于1929年。在上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干净妥帖的手帕,是良好教养和高品位的象征,因此德国的家庭主妇们,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清洗和熨烫手帕。就在此时,世界上第一款纸手帕横空出世,因为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之际,人们渴望加快时代发展的步伐,于是将纸巾...
  • 各套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 2024-05-31 01:28:55
    • 提问者: 未知
    呵呵,下面的信我在网上帮你找的,希望能帮到你。 1948年12月1日,**人民银行成立,同时发行人民币,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发行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至目前为止,已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文中所提人民币昨天、今天、明天的界定划分是:昨天是指第一至第四套人民币,今天指第五套人民币,明天指今后发行的人民币。笔者希望通过对各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发行券别、版别及特点等方面的分析...
  • 鲁迅的历史背景?
    • 2024-05-31 05:29:51
    • 提问者: 未知
    并于1903年、1907年、1908年公开发表了第一批论文,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呼唤“精神界之战士”。鲁迅于1909年回国后,一直在痛苦地思索,沉默了将近十年。...
  •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意义?
    • 2024-05-31 02:29:45
    • 提问者: 未知
    在经历西方经历中世纪教会奴役及大瘟疫对社会的冲击后,由于工商业经济发展升华至分工合作为生产形式、以出卖产品为...它掠夺了大量财富和资源支持欧洲的经济发展,刺激了欧洲...
  • 1921 英国和爱尔兰分离,其历史背景是什么?
    • 2024-05-31 03:34:35
    • 提问者: 未知
    与英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同时新教徒...1910年爱尔兰自治党又获得平衡手的机会,1910年大选结果自由党获得274席,保守党和联合派共获得273席,工党41席,爱尔兰自治党82席。...
  •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 2024-05-31 14:27:37
    • 提问者: 未知
    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
  • 欧洲稳定机制的产生背景
    • 2024-05-31 07:48:53
    • 提问者: 未知
    在欧债危机爆发初期,欧盟领导人为了救助债务危机**而临时成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mechan**im efsm)以及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efsf,也称作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这两个机制和机构连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央行构成欧...
  • 大禹历史背景
    • 2024-05-31 05:28:46
    • 提问者: 未知
    夏禹 大禹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氏,号禹。因洪水有功,受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禹是**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夏禹,姒姓,也称大禹,夏后氏部落首领,为远古传说中的著名治水人物。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尧命...
  • 中世纪欧洲详细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 2024-05-31 01:32:32
    • 提问者: 未知
    黑暗时代。1、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2、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