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外部性

娱圈扒姐 2024-06-01 04:52:16
最佳回答
在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所谓外部性,又称为外部效应是指经济行为主 体的个体经济行为的外在影响,表现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 益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 所产生的外部影响,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主体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者因此而获得 补偿。而外部性问题是与公共物品相互联系的,二者都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 竞争性特征。这种共同特征的存在导致了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 “搭便车”行为 和其他只求获取不肯付出等源自人的“自利性”属性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产生的 后果就是经济学理论中所说的外部效应。 经济法的外部性与经济法的影响有共通 之处, 是指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活动对与此活动无关的第三人利益的影响,经济 法主体的特殊性使经济法的外部效应变得难以避免, 只能通过寻求法内措施与法 外途径的结合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产生或弥补其后果。 通过对经济法外部性的分 析可以发现,外部性问题可能普遍存在于法的大部分领域。法律,包括经济法被 经济学家视为是一种公共物品,因此,经济法本身同样存在着外部性问题。经济法 外部性问题的产生首先是源于经济法的特征,如经济性、政策性和行政主导性等; 其次是源于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本位,这种社会公共利益本身的不确定和模糊 性也导致了经济法外部性的产生。而在具体的经济法实践层面,这种外部性主要 体现在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这两个环节。  一,通过对经济法特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有利于我们认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 产生的原因,并深刻把握经济法特征与经济法外部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经济法具有经济性。因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发生在直接的物质再生产 领域,具有明显的经济目的性。这种经济性的重要表现,“是经济法往往把经济制 度、 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规定为法律”“经济法对经济生活准则的表述” , , 通常是 “由立法机关和其他有权机关直接将经济制度、 经济技术性规范通过为法, 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如在经济制度方面,**通过制定颁布《预算法》及其实施 条例,规定**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确定各 自的财政支出范围,同时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预算收入。该法及其实施条 例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的发展规划与经济运行,对中央和各地 方而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额外收益和成本,从而在中央和各地方,表现出不同 程度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此外,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层面,各种具体税种的 实施条例、外商投资领域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关于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等;以及, 在维护公平竞争和经济有序流转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规范土地使用与流 转的法律法规等,都会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各行业和产业之间,以及 在各行业和产业内部,产生相应的额外收益或成本,亦即外部性,从而影响到社会 经济生活的运行、发展。 第二,经济法具有政策性。由于经济法根源于**对经济的自觉调控和参与, 其要义就在于“对万变之经济生活及时应对,以求兴利弊害,促使经济尽速平稳发 展,并提高**及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它的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 策的要求,”因此,“经济的法律调整往往以政策先行,并赋予政策以法的效力,”而 由于政策本身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经济体制也非一成不变,经济法受其影响, 第 1 页 共 3 页 时常处于变动之中也就顺理成章。但是,由于政策本身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影响往 往比较直接,相应的政策性效应也会更加快速的在经济活动中突显,尤其是由于政 策本身往往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鲜明,其制定与实施都会对特定的群体、阶层、 行业等等,产生较为明显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亦即外部性,从而改变这些群体、 阶层、 行业等相互之间及其内部原有的(经济)利益格局,并对它们以后的行为产生 影响。也因此,被赋予了法的效力的这些政策,亦即经济法规范,就不可避免的具有 更加明显——因为具有了法的特殊强制性效力——的外部性特征。 例如在金融法 领域,随着去年以来,针对表现为全国范围内的房价普遍上涨、cpi 不断升高等现 象的**经济过热问题,央行在《**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了一 系列的政策、命令、决定和指示,力求通过货币政策来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 观调控作用,为不断升温的**经济降温,并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运行。在此 过程中,这些政策、命令、决定和指示等,首先是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定颁 布实施的,因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针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暂时性”政策,其次,也是 最重要的是,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的实施,已经或者正在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尤其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行业和产业,如养殖业、生活 消费品生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城市居民、消费者等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或 者是正的效应或者是负的效应,必将会影响到当前与未来不同群体的经济行为和 选择,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后,经济法具有行政主导性。 “经济法是**干预、从事经济活动,参与经济 关系的产物,调整的是直接体现**意志的经济关系,从而与**的管理和参与有 着密切关系。 ”经济法上的**干预,源于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和市场 的缺陷紧密相关。就新制度经济学的视域而言,**干预也不过是市场的一种替 代,换句话说,在某些情况下,**干预比市场本身更有效率。而这种“更有效率” 意味着,**的行政干预对相关主体所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快速和深远。然而, 无论是适度的干预还是过度的干预,**干预、参与经济活动总会给不同的市场 主体、行业和产业以及其他特定的群体、阶层,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额外影响,亦 即会产生外部性。而对这种外部性的不同安排,就会相应的影响到相关利益主体 的经济行为。事实上,经济法作用的发挥,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通过对这种就不同 主体而言各不相同的外部效应的分担与配置而得以实现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法》,该法授权**和省级**在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 显著上涨,或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可对部分价格采取限 制、提高、调整等干预措施。价格法的这些规定,对于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异常的情况下,该法的实施能够给不同的利益群体施加不同的影响,为不同利益 群体的经济行为选择增添不同的额外成本或收益。 这种或正或负的额外性利益变 动,必然会对相关群体产生规制性作用,从而最终起到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平 稳运行的作用。 总之,经济法由于其有效调整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具有鲜明的经济性、 政策性和 行政主导性特征。 这些特征的存在是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整、管理和规制等密切 相关的;这些特征也从一个角度全面反映了经济法的形貌和运行机理。深入的分 析这些特征与经济法外部性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经济法外部性问 题的产生原因。事实上,也正是由于经济法本身所具有的上述特征,以及这些特征 背后所蕴涵的利益分化与整合、利益格局的调整,会给相应的利益主体带来这样 那样的额外成本或收益,从而造就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的存在。 二 、就经济法的制定而言,其外部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各 部门之间立法权限划分的不明确和模糊造成的,因为这种立法权限本身就意味着 一定的经济社会利益,这就呈现为经济法实践中的争夺、推诿经济法的立法权限 和相关责任的问题。就经济法的实施而言,其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各种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和经济法治意识淡漠等现象。 针对经济法实践领域存在的 上述外部性问题,并结合经济学理论中对外部性问题予以纠正的方法,如**直接 管制、征税或者提供津贴、重新界定产权、受影响的各方自愿谈判以及由外部性 制造者对他人所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等,对于**经济法的制定的外部性问题, 主要是采取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法立法权、 **各部门的经济法立法权, 完善经济法的立法程序制度,以及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经济法立法损害赔偿制度 等措施来予以纠正。对于**经济法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行政赔偿制度、公务人 员制度和举报制度的规范与完善来纠正其外部性问题。同时,由于任何制度设计 都无法回避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需要人来完成,加上 制度本身的非中性特征,从而使得制度本身的外部性问题永远不可避免,因此,加 强对各类市场主体或者说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法律教育和经济法治意识形 态的培养,对于经济法外部性问题的克服都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扬州学习中心 孙晨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如何理解「表外融资」?
    • 2024-06-01 11:44:04
    • 提问者: 未知
    会计是什么?会计是讲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少不了三要素:谁(who)在什么时间(when)做了什么...同时,如果银行有多余的现金,也可以投资于这个spv,从而获得投资收益。...
  • 如何理解「交易是反人性的」?
    • 2024-06-01 01:27:42
    • 提问者: 未知
    反人性却不容易,难度大,主要差距产生在反人性之中。但真要是什么人性都反,什么时候都反,亏得更严重。人性厌恶风险,你反一个我看看?如果不厌恶风险了,什么风险都...
  • mini弹性尾款如何理解?
    • 2024-06-01 02:13:01
    • 提问者: 未知
    mini个弹性尾款 意思 在你分期还款之后 在最后一个月 需次付钱打个 : 如果你选择225,000的车型 首付20% 是58,000 然后办理12个月的 正常来说 每期还款 13916但是如果 按照mini给出的金融计划 首付20% 是58,000 然后办理12个月的分期 每期还款3881 弹性尾款 60% 135,000 也就是说 你每期的还款是少了 但是好你在12个月之后的一个月 也就是...
  • 如何解释外债管理
    • 2024-06-01 05:32:02
    • 提问者: 未知
    外债管理是指外债管理部门制定并依据政策和法规,对本国外债的规模、构成、类型、借款人及对于借入外债数量的预测、...借款人和担保人与本机构签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3、银行...
  • 如何防范重点领域的外部传递性风险
    • 2024-06-01 14:10:43
    • 提问者: 未知
    有正就有邪~就有考验~就有干扰…越正的考验就越大~这是相对的…(所以’人们认为是邪的~有时并不一定是邪的)…(这就是考验’魔难~比如:玄奘99难&**教也曾被认为是**)… 有时考验是严峻的~有些是一开始就安排来考验的~比如:先让他修的(公认)很好~然後突然死亡或犯了**~再下来'请问:其他的门徒还修不修?~或者是'扩大宣传'以讹传讹~最後整个宗教被很多人认为是邪的~~ 有些**更有趣~比如:大部...
  • 如何理解商品的金融属性?
    • 2024-06-01 11:34:03
    • 提问者: 未知
    商品的金融属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作为投资获利的金融工具,机构通过金融市场的套保、套利或投机行为获得利益;二是作为对冲美元贬值的避险工具,由于商品价格主要以...
  • 如何理解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 2024-06-01 09:30:26
    • 提问者: 未知
    当前的货币政策基调仍属中性。央行在降息后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目前我国实际利率水平偏高,融资成本十分高,不利于实体经济层面创造有效需求,央行此次降息十分有必要,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都在变化,而其核心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改变...
  • 如何理解反身性理论?
    • 2024-06-01 09:26:37
    • 提问者: 未知
    简而言之,就是相互性。学上,一个元素等价于自己为它具有性。因为这个元素是怎样的,就决定了它的等价元素是怎样的。在语言学上的反身代词是指:两个指代同一事物的词,因为它们具有相互决定性。 这是投资**索罗斯所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索罗斯较为完整的表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参入者的思维与参入的情景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彼此无法独立,认知与参入处于永远的变化过...
  • 如何理解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 2024-06-01 11:48:06
    • 提问者: 未知
    货币资金管理是指企业现金资产和准现金资产(有价证券、应收应付帐款等)的管理,其目的是在整个企业系统范围内对公司资源流动和资金的来源(即流动资产和债务)进行最合理的利用。货币资金作为支付...
  • 王明阳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如何理解?
    • 2024-06-01 17:52:29
    • 提问者: 未知
    所以,每个人都会有,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呢?因为人随着与外界的接触和一些后天的影响,这种最纯真的良知被遮盖了,而圣人就是...如,物质的夸克无限细分下去就是无。...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