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歌剧,简述外国歌剧的发展史

为爱当掉的棉裤 2024-05-31 09:34:05
最佳回答
歌剧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 17世纪意大利在**上无为、商业上低迷的状态,并没有湮灭它的艺术热情和创作活力,也没能削弱其保持己久的“音乐大国”的地位。这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意大利一直是盛产旋律的国度;第二,意大利是欧洲新颖的和多样化音乐品种的实验园;第三,意大利始终保持了一批以培育音乐新品种为天职的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与歌唱家;最后也是比较特别的原因是,还有一批出于各种理由但客观上为音乐事业提供了支持的贵族庇护者与投资者。因此,与欧洲其他**相比,意大利有条件甚至有责任把歌剧作为世纪礼品,奉献给整个欧洲,并使之为此激动不已。 意大利的歌剧,可以分为佛罗伦萨歌剧、罗马歌剧、威尼斯歌剧和那不勒斯歌剧。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剧,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一、佛罗伦萨歌剧 16 世纪下半叶,在佛罗伦萨出现了一个称之为“佛罗伦萨卡梅拉塔(即沙龙)会社”(也称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非官方的音乐研究团体,其成员以贵族身份的青年诗人和作曲家为主。是他们第一次敲开了歌剧的大门。这个艺术集团由巴迪伯爵主持,研讨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把音乐与戏剧更好地融合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艺术感染力。他们在认真研究了希腊音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希腊音乐之所以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演出效果,是因为希腊音乐是单声部的旋律,这种旋律开发了嗓音的音区、音高起伏、节奏变化等自然表现力,这就能决定性地影响与支配听众的感情。相反,以往那种用不同声部演唱不同旋律和歌词的方式,听众无论如何是难以听清歌词从而理解人物的,这种音乐充其量只能是器乐合奏。因此,他们选择了为歌词谱曲的正确方法:一种用音乐在“讲话”的歌唱方式,即用独唱旋律来强化和表现演员语言的抑扬顿挫。 佛罗伦萨艺术集团里对歌剧做出较大贡献的有尤利奥· 卡奇尼(caccini giulio1551 一1618 年)、贾科波· 佩里(peri ja copo1561 一1633 年)、埃米利奥· 德· 卡瓦利埃利(c**alieri emilio de155o 一1602 年)等,他们是歌剧这块**的拓荒者。 卡奇尼是职业歌唱家兼作曲家,甚至还是演奏家,这种多重身份对他从事歌剧事业起到了特殊而有利的作用。卡奇尼开创了一种新的依据歌词音节的歌唱性风格,力求吐字清晰灵活,并用数字低音加以伴奏,从而成为宣叙调(朗诵调)的创始人之一。他还在旋律线的适当地方加上装饰音,形成了16 世纪歌唱时的炫技方法。卡奇尼在(新音乐)这本歌集中,辑录了大量有新风格、用数字低音伴奏的单声部歌曲。对此,他阐述说:“为了更好地创作和演唱歌剧,最重要的在于懂得理念、语言,带着情趣和感情去领悟它所表达的思想主题,还须了解复调音乐使用的对位法”。这些歌曲和作者的新理念,为歌剧的形成展示了一种可以效法的模式,激发了后来者的创作活力与灵感。卡奇尼对声乐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还是美声唱法时期第一代有影响的声乐教育家。关于他在声乐教育方面的成就,我们在下面还将专门介绍。 佩里同卡奇尼一样,也是歌唱家兼作曲家,他曾在一部幕间剧中成功地扮演了传奇性的歌手阿里昂。不过,他在歌剧创作上的成绩要更大些。佩里以在歌剧创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宣叙调的风格而闻名。他很成功地创造了一种介乎于一般的歌唱与说话之间的宣叙调,人声在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进行中,数字低音保持稳定不变,用以模仿说话的连续进行。这种宣叙调听上去象音高不停变化中的自由朗诵。不论是宣叙调、咏叹调,还是其他单声部的独唱歌曲,佩里都根据歌剧的需要,创造了具有戏剧性的乐汇。 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研究成果,不只是小范围内的沙龙式的坐而论道,而且确实付诸了实践。在一定意义上说,在他们的客厅里,诞生了意大利歌剧。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初衷是恢复希腊音乐,但实际上他们却创造了一种既符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崭新的艺术体裁。这种伟大的贡献,也许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1597 年,在佛罗伦萨上演的《达芙内》,被认为是意大利也是欧洲的第一部歌剧。这是由同是佛罗伦萨艺术集团成员的奥塔维奥· 里努奇尼(作词)和佩里(谱曲)联袂创作的。《达芙内》取材于古希腊的爱情故事,内容中闪烁着人文主义的火花,剧中的歌曲都是单声部的声乐曲,多为节奏自由舒缓的宣叙调,也有歌唱性较强的歌曲,音乐风格新颖,很好地表现了歌词的思想。 1600 年,他们又继续合作,在佛罗伦萨上演了为王室婚礼创作的《尤丽狄茜》 。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歌颂奥菲欧和尤丽狄茜爱情的神话故事,为了喜庆场合的需要,结尾改成了大团圆。佩里在《尤丽狄茜的音乐》一书中,解释了该剧多种风格的单声部歌曲,如达芙内的一首典型的新宣叙调,开始感情平稳,旋律舒缓协调,当唱到尤丽狄茜被蛇咬时,旋律变得激动,不协和音程增多,和声也有了突然的变化;咏叹调《蒂尔西之歌》安排在一首交响性的音乐之中,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终止式的和声性较强。卡奇尼也为《尤丽狄茜》写过部分音乐,与佩里的戏剧性音乐相比,卡奇尼的《尤》 剧音乐更富于旋律性和抒情性。佛罗伦萨的歌剧,具有了意大利最初歌剧的一般特征,并形成了有佛罗伦萨特色的田园式的优美清雅的艺术风格。在《达》剧和《尤》剧之后的近30 年内,佛罗伦萨只上演了为数不多的几部歌剧。歌剧的中心开始向罗马转移。 二、罗马歌剧 罗马歌剧的题材偏重于神话寓言故事,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舞台美术追求奢华富丽的效果。 前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者是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卡瓦利埃利。他是佛罗伦萨的贵族,在公爵宫廷负责艺术事务,他既是文化官员,也通晓业务。他作为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成员,曾在佛罗伦萨上演过几部篇幅短小的歌剧。早在1600 年,他就创作了(灵魂与肉体的表现)一剧,并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道德剧,以寓言故事的手法,宣扬了宗教的理念。在卡瓦利埃利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由于自己的官方身份,而有意识地去表达与迎合统治者的思想,但(灵)剧的音乐创作仍体现了卡瓦利埃利在佛罗伦萨艺术集团中的追求。 1623 年,喜爱和提倡歌剧艺术的教皇乌尔班八世在罗马即位,他的上台对奠定罗马歌剧在意大利的领袖地位具有很大的影响。乌尔班家族在支持歌剧发展上,确实做了不少实事,包括主持修建了能容纳3000 名观众的歌剧院,研制了供歌剧舞台使用的机关布景等。由于罗马是教廷和王室的所在地,因此罗马歌剧崇尚奢侈浮华的场面,更能迎合贵族的情趣,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这与佛罗伦萨歌剧的风格大相径庭。 这一时期的歌剧大多是根据史诗创作的神话剧和圣人剧。1634 年,由后来成为教皇克雷芒九世的尤里奥· 罗斯皮里奥西创作台本,斯特凡诺· 兰迪谱曲的《圣阿莱西奥》 ,在新落成的罗马歌剧院开幕典礼上演出。剧中描写了中世纪一位罗马“圣人”的故事,其主题仍是宗教道德的说教。1662 年,由多梅尼科· 马佐基创作的《 阿多内的锁链》 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被普遍认为是典型的“罗马式”风格的歌剧,它既逢迎了教会,又取悦了贵族,舞台效果十分豪华富丽。晚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路易吉· 罗西,他在1647 年创作了在当时被广泛用作歌剧题材的《奥菲欧》 。在《奥》 剧中,古老的题材只不过是一个空筐,里面装的却是时髦、怪诞等期望引起轰动效应的流行素材。 罗马歌剧在音乐创作上,还有些值得称道的优点。如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更为明显,宣叙调更加语言化,而咏叹调则旋律性更强;《阿多内的锁链》不仅弃了宣叙调中过于枯燥乏味的成分,而且它的歌剧前奏曲成为后来普遍采用的歌剧序曲的早期形式。但是,由于罗马歌剧思想主题上的局限性和贵族化倾向,使它逐渐切断了与广大市民的联系,在竭尽奢华中榨尽了自身的活力,终于慢慢淡出歌剧舞台,并没有进一步地发展。而罗马歌剧衰败的直接原因是1644 年乌尔班八世的去世,他的政敌把乌尔班家族连同歌剧一起驱逐出罗马。 三、蒙泰威尔第 此时的意大利,出现了一位对推动歌剧事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伟大作曲家,这就是在牧歌创作中已闻名遐迩的蒙泰威尔第。蒙泰威尔第早期主要从事牧歌创作,并由此享有很高的声誉。巧90 年至1612 年,出任曼图亚公爵的乐师、乐长,此间,创作并上演了歌剧《奥菲欧》(1607 年)和《阿丽安娜》( 1608 年)。1612 年到威尼斯,翌年任圣马可大教堂乐长。在威尼斯他生活了30 年,直至以76 岁高龄去世。在此期间,他为教堂和歌剧院创作了约10 部歌剧,其中包括《唐克雷蒂与克罗琳达之战》 ( 1624 年)、《尤利西斯回乡记》( 1641 年),他于75 岁高龄时创作的《波佩娅封后记》 堪称经典之作,在人物性格的刻划与音乐形象的塑造上,胜过他以前的任何作品,并成为17 世纪的歌剧杰作。 与这一时期意大利其他歌剧作曲家相比,蒙泰威尔第有两大特点: 其一,蒙泰威尔第是一位感情丰富并把自己的感情投人到歌剧创作中去的激情型作曲家。蒙泰威尔第认为,音乐不是一种技巧性结构的艺术,它给人的不应只是感官上的愉悦,而更应该全面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感。以前的音乐只满足于表达人的忧郁、悲伤、希望、宁静等情绪是远远不够的。音乐特别是歌剧音乐,还应该表达人的愤怒、恐惧、失望、仇恨等激烈复杂的内心世界,形成“兴奋激动”的歌剧音乐。据此,蒙泰威尔第认为:“音乐不仅仅是用来指出歌词原意的,它还应该表现得更深刻”。这种“深刻”体现在对人物活动变化的思想感情的细致刻画上,体现在人物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思想感情的有机联系上。在歌剧创作的实践中,蒙泰威尔第把这些原则诉诸于各种艺术形象,使这些形象富于色彩,动人心魄。特别是在他妻子病重和去世前后,他把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悲痛欲绝、令人心碎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融入作品中,而这种生离死别的心境与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正相吻合。当他的《奥菲欧》 和《 阿丽安娜》 。相继问世后,那些活生生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使几千名观众为之悲哀哭泣。蒙泰威尔第的这一艺术特性在《 奥菲欧>的宣叙调(你与世长辞>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奥菲欧是古代的诗人歌手,他的音乐使岩石、树木与猛兽都为之感动。当他得知妻子尤丽狄茜的死讯后,决定随她同去: 你与世长辞,我的爱妻,我尚留在人间,你却离我而去,永远离我而去。你决不会再回来,而我一息尚存。不,不,假如诗句能动人心拄,我将大胆地走进最深的地狱,使冥王回心转意,我将带你重见天日。要是残酷的命运拒绝了我,我将和你一起留在阴间! 在这首宣叙调中,蒙泰威尔第把歌词谱成了极为悲伤的吟诵,调动许多音乐创作手法,表现情感的力量,发挥人声的特长,使歌曲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和凝重的悲剧气氛,成为典型的“蒙泰威尔第式感情”的歌剧音乐。 其二,蒙泰威尔第的杰出贡献还在于,他是第一个把戏剧性的歌剧音乐定型化的作曲家。在蒙泰威尔第的歌剧音乐中,所有的表现手法都是为戏剧服务、取决于戏剧需要的。这些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包括:第一次在歌剧音乐中引人了类似“主导动机”的手法(如《奥菲欧》);采用戏剧性的歌词,并坚持通过音乐形象透析人物的心灵,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突出高音声部,扩大和丰富独唱声部;强调宣叙调的表情性等。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蒙泰威尔第在他的歌剧中首次使用了由约40 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乐队的编制也根据了剧情和角色的需要。而在此之前像佩里等人的歌剧,只用了琉特琴、羽管键琴等几件乐器。蒙泰威尔第歌剧音乐的这些创作特色,成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后人效法的原则,并使他不仅成为意大利歌剧的杰出作曲家,也是17 世纪整个欧洲的伟大作曲家。 四、威尼斯歌剧 威尼斯作为欧洲歌剧活动中心的地位,大约是在17 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的。威尼斯歌剧与罗马歌剧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甚至与佛罗伦萨歌剧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尽相同。这些区别首先与威尼斯传统的商业气息相关。 尽管威尼斯的商业活动在17 世纪已经萎缩,但是城市的商业意识并没有因此而消亡。这种传统的商业氛围在这个城市的歌剧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意大利的其他城市,歌剧的演出场所一般设在宫廷或贵族府邸的小剧场,观看歌剧演出一直是社会上层人士的专利。而在威尼斯,采取了更为**的形式,歌剧院向公众开放。歌剧院在一般情况下,不再接受贵族赞助,而采取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在1637 年,威尼斯建成第一个名为“圣卡西亚诺”的歌剧院,在以后的3 年时间里共兴建了三个大型的公共剧场,最多时这个只有14 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拥有8 家剧院。歌剧院是所有爱好者的“共同体”:贵族占据包厢,中产阶级购票人场,人场券为4 里拉,雅座加付2 里拉,一般市民则可免票人场,不过大多数是“站票”。威尼斯的歌剧院从兴建起,就带有与这个商业化的城市相匹配的经济性质。这就决定了威尼斯歌剧必须向广大市民开放,它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与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相适应,否则就无法生存。 从商业的角度看,歌剧院在较短时间里的接连兴建,是因为有着大量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事实也正是如此。17 世纪中叶威尼斯的歌剧演出,简直到了万人空巷、盛况空前的地步:包厢里是雍容华贵、附庸风雅的贵族与他们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妻女,池座里挤满了船夫、小商贩,不同身份的观众共居一堂;嘈杂的说笑声、热烈的鼓掌声、放荡的口哨声、啧啧的飞吻声此起彼伏;包括神甫、贵族在内的狂热的歌剧迷,时而呼喊着所崇拜的歌手的名字,时而跳上舞台扮演起剧中的角色。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威尼斯的歌剧,确实成了广大市民的精神食粮。 由于歌剧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这就大大刺激了歌剧事业的发展。歌剧作曲家、歌唱家和乐队身价信增,歌剧作品大量产生,从17 世纪30 年代的世纪末的70 多年里,竟上演了350 多个剧目。作为这一现象的副产品,接连不断的演出造成了演员与乐队的向外分流,剧中的人物被迫减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般的剧院已雇不起较大型的乐队。 这一切都形成了威尼斯歌剧的自身特色:**、市民化、商业化和娱乐性。从威尼斯歌剧的艺术风格来看,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历史题材的剧目成为最成功的歌剧;抒情咏叹调得到长足的发展;美声唱法在歌唱中被普遍采用;剧情的发展趋向复杂;剧本的结构逐步严谨,一般为3 幕,每幕又分若干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台的布景装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可以模拟海战、暴风雨、诸神、行进中的大象狮子,还可升降活动。威尼斯舞台美术的一些优秀成果,一直到19 世纪仍被沿用。 1637 年,由费拉里和马内利创作的歌剧《安德罗梅达》 在新落成的圣卡西亚诺歌剧院公演,标志着威尼斯歌剧的开端。这部歌剧成本不高,费拉里兼演奏乐器,乐队只有12 人;演员共6 名,其中包括马内利和3 名阉人歌手。(安)剧和以后许多威尼斯歌剧(包括蒙泰威尔第的歌剧)一样,演员和乐队人数较少,部分原因与歌剧院考虑其经济效益有关。 威尼斯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两位蒙泰威尔第的学生,比尔· 弗朗切斯科· 卡瓦利(c**alli pietro francesco1602-1676 年)和安东尼奥,切斯蒂(cesti antonio1623-1669 年)。 卡瓦利共创作了42 部歌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威尼斯对歌剧作品的需求。卡瓦利的代表作品有《泰蒂和佩雷奥的婚姻)( 1639 年)、(迪多女皇)( 1641 年)、(埃吉斯托)( 1643 年)、(情人埃尔科蒂)( 1662 年)等。1649 年,他创作了最著名的一部歌剧《 伊阿宋》 ,其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开始形成明显不同的两种风格。卡瓦利的歌剧音乐注重戏剧性,擅长心理描绘,特别是咏叹调富于旋律性、歌唱性,十分精彩,宣叙调虽缺乏蒙泰威尔第的变化与细致,但仍自然流畅。 与卡瓦利的风格不同,切斯蒂的歌剧更着意追求抒情性、装饰性。他试图恢复和发展意大利固有的纯音乐因素,讲究旋律的优美流畅,对作品精雕细刻。因此,歌剧中的咏叹调得以发展,而戏剧性稍有减弱,作品缺乏气势和力度。切斯蒂的主要作品(奥隆泰阿》(1649 年),曾在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等地长期公演,是17 世纪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1667 年创作的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宫廷歌剧《 金苹果》 ,是切斯蒂的代表性杰作。这部为王室婚礼专门创作的歌剧在上演时,甚至特地为此修建了一座能容纳5000 名观众的大剧院。全剧共5 幕,有多达25 段的咏叹调,充分发挥了歌唱家的技巧。演出阵容庞大,舞台布景与装置十分豪华。 威尼斯歌剧后期的主要作曲家是彼得罗· 西莫内· 阿戈斯蒂尼(约1635-1680 年)和安东尼奥· 萨尔托里奥(1630 - 1680 年)。他们力图创立一种通俗风格的新咏叹调,并采用了具有表情功能的花腔段落。前者的代表作是(塞宾族妇女受辱记),后者则有《阿代拉伊德》。 至17 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在威尼斯基本上定了型,在以后的约200 年中,歌剧的形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些体裁上的最主要的特点有:独唱成为歌剧的主要歌唱形式;咏叹调与宣叙调实现了分离,而咏叹调日益受到作者的重视及观众的欢迎;新的美声唱法在歌剧演唱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音乐与歌词的关系,由最初佛罗伦萨艺术集团坚持的音乐从属于歌词,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音乐凌驾于歌词之上的倾向。 五、那不勒斯歌剧 17 世纪约80 年代,意大利的歌剧中心移向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歌剧最初受到威尼斯歌剧的影响,卡瓦利、切斯蒂等人的作品曾在那不勒斯受到欢迎并引起轰动。以后,那不勒斯歌剧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取代威尼斯成为意大利新的歌剧活动中心。那不勒斯歌剧直至18 世纪中后期,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一批批成果卓著的那不勒斯作曲家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地,对歌剧在全欧的推广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不勒斯歌剧的总体风格是:具有幽默、明快和富于活力的喜歌剧特色;注重优美典雅的外在形式,戏剧性的力度相对减弱,但优美的音乐又足以补偿一切的不足。 那不勒斯歌剧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作曲家是亚力山德罗· 斯卡拉蒂(scarlati alessandro1660-1725 年)。他出身音乐世家,1679 年在罗马上演了第一部歌剧《无知的过错》,并获得成功。他由此担任了正住在罗马的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私人剧院的指挥,在此期间创作了《真诚的爱情》 (1680 年)、《庞贝大将》(1683 年)。1684 年抵达那不勒斯,任总督宫廷的乐长,创作了《皮罗和黛梅特寥》( 1694 年)、《十人团的垮台》( 1697 年)等40 多部歌剧。1702 年起任罗马圣玛利亚大教堂乐长。1709 年返回那不勒斯任原职,并兼任一所贫民音乐学院的院长直至去世,此间,他创作的重要作品有《蒂格拉内》( 1715 年)、《光荣的胜利》( 1718 年)等。 斯卡拉蒂是一位高产作曲家,共创作了115 部歌剧,列当时的歌剧作曲家之首,题材大多取自生活喜剧或历史传说。另外,还写有700 余首康塔塔、清唱剧、弥撒曲等。斯卡拉蒂对歌剧的贡献,一是强调歌剧是用音乐表现的戏剧,必须突出音乐在歌剧中的核心地位,人物的感情发展完全可以用音乐加以反映和概括,形成典型的音乐形象。与音乐相比,歌词只是一种提示,并不起关键的作用。因此,声乐在他的歌剧中占绝对优势;二是创造了“清宣叙调”(也叫“白话宣叙调”)的歌唱形式,主要用于大段的独白和对话,只用一两件乐器作伴奏,使其起到剧情展开过程中的媒介作用;三是采用了a 一b 一a 式的返始咏叹调,用以表现人物的矛盾心情,形成了一种确定的对称程式;四是发展和固定了歌剧的序曲形式,他的歌剧序曲由快速、歌唱性的徐缓和舞蹈性的快节奏三部分组成,成为以后歌剧序曲的一种定式;五是建立了管弦乐完备、各有四个声部的乐队,并根据每件乐器的特色演奏不同情绪的音乐,这一乐队编制及配器方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应用。 斯卡拉蒂是一位勤奋严谨且有才智的作曲家,表现出对严肃戏剧理想的执着追求,因此被称为“严肃的斯卡拉蒂”。曾有一段时间,他的作品并不受公众欢迎,但他在圈内却备受推崇,并对包括亨德尔在内的一批作曲家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斯卡拉蒂和后期的那不勒斯歌剧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中,有的成为“集锦歌剧”,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音乐会的性质,歌剧的戏剧性因素已逐渐淡化,但这并不妨碍斯卡拉蒂在意大利歌剧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传承作用。18 世纪上半叶,那不勒斯歌剧和意大利其他地方的歌剧一样,发展了歌剧音乐抒情的一方面,并更多地依靠歌唱家的独唱技巧和豪华的舞台装饰。歌剧逐渐背离了佛罗伦萨艺术家刻画心理、表现性格的初衷,滑向了愉悦感官的质量低谷。 歌剧继17 世纪中后期在体裁形式上大致定型后,那不勒斯时期又对宣叙调和咏叹调做了进一步分化。宣叙调分为:一、清宣叙调,即“白话宣叙调”,演唱时接近于说话,只用简单的**式伴奏;二是有助奏的宣叙调,也称“有伴奏的宣叙调”、“乐器宣叙调”,多用于紧张的戏剧性场面,独白或对白时的感情变化,由乐队奏出。咏叹调的分类较为繁杂,从伴奏形式上分,有无伴奏咏叹调和有伴奏咏叹调;从感**彩上分,有激情咏叹调、哀怨咏叹调、诙谐咏叹调等;从音乐风格上分,有田园舞曲咏叹调、朗诵口语咏叹调等。另外,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还出现了一种介于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咏叙调”,意思是像咏叹调那样的宣叙调。这一形式到瓦格纳时,发展为自由咏叹调。至18 世纪中叶,这些大体上定型了的形式,成为以后歌剧创作的基本要素。具有以上特征,并以神话和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17 世纪、18 世纪意大利歌剧,在音乐史上称之为“正歌剧”。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您,欢迎您登陆我们的网站,查询全国各大城市最新、热门演出信息具体请点击: ^_^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简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
    • 2024-05-31 19:45:06
    • 提问者: 未知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公司的数量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
  • 悉尼歌剧院的赏析报告
    • 2024-05-31 13:34:44
    • 提问者: 未知
    悉尼歌剧院 目录[隐藏]基本资料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 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 悉尼歌剧院佚事 对悉尼歌剧院的评价 旅游提示[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英文名称:sydney opera house 地理位置...
  • 京剧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特点
    • 2024-05-31 02:37:53
    • 提问者: 未知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是**的"t国粹"t,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
  • 奔跑是那个电视剧的主题歌
    • 2024-05-31 21:12:40
    • 提问者: 未知
    是《完美夏天》的主题歌,是由袁泉、黑妹、江姗主演的。br/>二十集电视剧《完美夏天》: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死恋,在这个夏天里委婉述说 <br/>剧情简介: <br/>四个相依为命的孤儿,...
  • 长歌行主要剧情?
    • 2024-05-31 19:00:09
    • 提问者: 未知
    《长歌行》是由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琰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企鹅影视、上海琰然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朱:-长歌行,剧情,主要
  • 有哪些好听的歌剧?
    • 2024-05-31 19:06:02
    • 提问者: 未知
    格莱泰尔趁机把亨塞尔放了出来,两人合力把巫婆丢进火炉里。...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蒙古语为“恋人或者太平的意思””...
  • 飞鸣越剧团的剧团简史
    • 2024-05-31 06:36:17
    • 提问者: 未知
    1953年,陆锦娟创建剧团,8月13日,在苏州市新艺剧院**公演,**戏是《牛郎织女》。1953年8月26日,飞鸣越剧团于苏州新艺剧院演出《薛丁山与樊梨花》,此为飞鸣第2个戏。陆锦娟领衔主演。1954年初,飞鸣越剧团配合总路线宣传开展戏曲创作。1954年8月1日、2日两天,解放、上艺、新光等三家...
  • 求日剧的歌曲名
    • 2024-05-31 18:51:04
    • 提问者: 未知
    《yahyahyah》中文歌词 作词:飞鸟凉 作曲:飞鸟凉 演唱:恰克与飞鸟(chage&aska)决定要弄倒手的东西 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如果有百句甜言蜜语 我也想被腐蚀一次 勇气与爱...
  • ** 十大歌剧院
    • 2024-05-31 22:42:07
    • 提问者: 未知
    1、上海大剧院 国内第一座国际性现代化大剧院,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演出场所。...9、甘肃大剧院兼会议中心 投资价值性价比最高的剧院,第一座剧院、会议中心功能和谐统一的...
  • **好歌曲里面有点像京剧的歌叫什?
    • 2024-05-31 00:00:32
    • 提问者: 未知
    《唱念爱》胡莎莎。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