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江苏高考减招事件的影响

经典对白~开心一刻 2024-06-06 02:34:07
最佳回答
最近公布的高考招生计划,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由于担心本省外调过多,影响本省考生的录取率,部分家长到两省教育厅举牌**。虽然两地的教育部门急忙表态,外调生源不会降低录取率,江苏省还表示本科录取率还将进一步提高,但公众质疑依旧难消。调出名额,援助中西部地区,本来是为了教育公平,却被两省民众认为是破坏了教育公平,颇具讽刺意味。【北京、天津为何不调控?江苏湖北的家长不是没有理由质疑】两地家长反对的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早在2008年就已实行。今年引发两地强烈**,是因为两省调出的人数过多。根据今年的方案,12个参加调控计划的省份总共外调16万人,湖北省调出40000人,江苏省调出38000人,两省几乎占了总计划的一半。教育部门选择调出省份的理由是,高考率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然而,这个理由对江苏湖北的家长却没有说服力:以江苏为例,江苏的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远不及北京、天津,然而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参与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北京、天津不参与,江苏却承担近3.8万的调配任务,两省家长自然不理解。再说升学压力,近年来江苏的一本录取率仅有10%左右,而北京和天津的一本率取率达20%以上,北京2015年的本科升学率更是突破了70%,哪个地区升学压力大一目了然。我国的高考招录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权力在招生计划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江苏的家长自然会怀疑——谁的权力小谁受损大。只有外调名额数量,没有详细的解释和公众参与,家长有质疑再正常不过。【中西部地区也未必满意:调过来的大多是专科指标而非重点指标】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湖北等省份是特例,从教育资源丰富角度可以归入东部)确实不如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但靠东部省份调入一部分名额,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录取率,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了吗?恐怕未必。随着高校扩招和生源减少,我国的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从80年代的5%稳步提到现在75%,可以预见,即使没有东部省份的名额输送,中西部省份也可以稳步提高高考录取率。在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高考竞争已成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优质高校录取是否公平,常常更为家长关心。从媒体的报道看,江苏家长之所以认为调配名额不公,也并不是担心孩子没学上,而是担心本省本来就很低的一本录取率,进一步降低。然而,在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上,教育部门却不像缩小录取率差别这么上心。2008年,教育部要求各省部属高校属地招生不应超过30%,各地陆续达到标准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依然不公。2011年,**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研究报告》中指出,“从各省学生就读部属高校的入学机会指数(平均数为1)看,不同省(区、市)悬殊的状况依然存在,甚至加剧,入学机会指数的差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平均数的值)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入学机会指数的基尼系数也从2001年的0.226提高到2010年的0.298。从分省的入学机会指数变化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的入学机会指数在2000年分别为1.75、1.61、1.51,到2010年,分别提高到3.64、3.73、2.84,**、青海、宁夏的入学机会指数也分别提高到2.70、1.82、1.72,但是河南、河北、安徽、**、广东等省区的部属高校入学机会指数却一直在0.50~0.70的低点徘徊,提高幅度并不明显”。在“上大学不难,难的是上好大学”早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情况下,给中西部省份多一些部属院校的招生名额,远比给几万良莠不齐的调配指标(江苏省的3.8万,其中有2.9万是专科)更有实际意义。【合理的做法是,让全国各地优质高校都限制属地招生比例】有学者指出,目前“211”高校共有112所,虽然仅占我国本科院校的6%,但承担了全国80%的博士生、60%多的硕士生、50%的留学生和30%多的本科生的培养任务。这些优质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以招生计划换优惠政策也是常事,它们在招生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属地化偏好。如果部属高校这30%的属地招生能够做些文章,无论是中西部省份,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省份,都能获益。学者张千帆指出,**各大高校之所以在利益上成为地方**的附庸,是因为中央缺乏统一的硬性规则,不能帮大学跳出地方保护主义设定的“囚徒困境”。这应该成为教育部的发力点。有学者建议,在允许各地根据各省进行微调的情况下,教育部应进一步规定属地招生比例不应高于20%;对于只拥有一所211高校的省份,该校在属地省的招生计划占其总计划的比例不高于30%,进一步弱化211院校招生的属地偏好,多出来的招生名额在投放时,可以向中西部省份和人口大省倾斜,提高这些省份的一本录取率。以限制属地招生比例为名义来调配优质招生指标,容易减少区域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做法应该尽量全国同时推行。【为照顾各方利益,东部省份的调出名额应采取“增量”的方式安排】虽然江苏省保证江苏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都会增加,但有一种质疑也不无道理:如果不调出这些本专科名额,江苏的高考录取率会更高,录取率增加不代表考生的利益没受到损害。的确如此,因为所谓的“录取率提高”是以“报考人数减少”来实现的,对于具体的考生,更看重的是录取名额减少了。所以,目前的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实际上就是一种存量调控,改变分配方式,而这就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招致很大的不满,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所以,调给外省的生源计划应该进行“增量”改革,在原有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名额,再调配给其他省份。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这种改进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不会放大各方矛盾,从而有利于改革推进。实际上, 在2015年的招生计划中,教育部曾明确表示,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增加部分省份的录取人数。扩大增量意味着扩招,虽然扩招常常被人诟病,但采用这种方式,名额输出省和输入省的利益都得能兼顾,符合更重要的公平原则。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如何看待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大手笔减持这件事呢?
    • 2024-06-06 20:27:42
    • 提问者: 未知
    每一个公司都有各自计2113划,我们不是公司内5261部人员,不能知晓该公司接下来4102的发展计划。当我们听1653说某家公司董事长大量减持股票,便会对整个公司的运营产生怀疑。毕竟许多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减持股票结束之后,经常会**外国。美的集团是一家经营状况和营收状况良好的公司,可是...
  • 如何看待“金刻羽”事件?
    • 2024-06-06 00:02:42
    • 提问者: 未知
    最近微博微信各种盛传一篇关于金刻羽的文章,主旨就是:比你出身好比你优秀的人,真的还比你努力。。。看到评论有人自叹技不如人,有人说记者吹牛13,还有的不…
  • 如何看待魏泽西事件?
    • 2024-06-06 05:04:03
    • 提问者: 未知
    我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我想讲一下,我的经历。具体的时间我已经模糊,我不愿意回忆这段过去,我以为…
  • 如何看待国海证券债券违约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
    • 2024-06-06 23:23:44
    • 提问者: 未知
    12月20日下午5点10分-20分,证券业协会陆续通知各相关涉事机构连夜紧急开会。每家机构只能派一名代表参加。国海参会的是总裁项春生。会前,交手机、交代...发布于 2016-12-19 ...
  • 如何看待赣粤运河连接长江与珠江?对江西的发展有何影响?
    • 2024-06-06 18:13:42
    • 提问者: 未知
    替代以前有污染的柴油机货船,交通运输部2020年也颁布了航运污染管理的办法,内河航运环保问题...总拿着环保阻挡一切,那就如清朝那些用破坏龙脉来反对铁路建设的腐朽一样了。...
  • 如何评价2019年江苏高考?
    • 2024-06-06 18:40:59
    • 提问者: 未知
    例如贴近全国卷的“五四青年、科技”类作文,又 或者设定有关符合江苏省特有的风花雪月型“自然美学、悦读生活”的...总的来说,2019年高考卷的质量还是非常高的,重视基础,...
  • 如何看待国海证券债券违约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
    • 2024-06-06 03:45:07
    • 提问者: 未知
    新闻背景:国海证券“萝卜章”火烧连营 **机关已立案 国海证券是否应背锅 聚焦郭亮身份与“萝卜章” 银行间债市近期爆发连环违约案,旋涡中心的国海证券事…
  • 如何看待英国高校**事件?
    • 2024-06-06 17:22:11
    • 提问者: 未知
    英国大学的不连续**,对于学费高昂的国际生,特别是**留学生影响有多大?对于留学生的损失又该如何挽…
  • 如何看待碧桂园高周转事件?
    • 2024-06-06 13:37:14
    • 提问者: 未知
    碧桂园老总莫斌发了批文,要求加强高周转。企业核心就是高周转,所有事都要为高周转让路,各位看官如何看待?回答 收藏问题(213)邀请回答 如何看待碧桂园高周转事件?...
  • 如何看待说谎这件事?
    • 2024-06-06 20:45:23
    • 提问者: 未知
    如果我赌输了,只能说遗憾无缘,于人无尤,我愿赌服输。总的来说,这个策略在撒谎问题上的具体应用,就是 尽可能豁免人的诚实义务。何谓尽可能的豁免人的诚实义务?1)奉行...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