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

渣渣明? 2024-06-10 06:19:56
最佳回答
1历史沿革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与白马寺、相国寺、风穴寺一道,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始建于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此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1]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北魏正始五年(公元508年)开始,印度高僧勒拿摩提、菩提流支、菩提达摩先后来到少林寺,开辟译场,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少林寺成为当时佛学重镇。隋朝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会昌年间,唐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法如禅师、慧安、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新罗国僧慧昭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入少林寺习禅多年,公元八三零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进入宋朝以后(公元10世纪),少林寺开始成为禅宗教派的朝圣地。1312年(元皇庆元年),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2000人左右。元末农民**,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王士性《嵩游记》,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规模。清代诸帝亦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经课坐禅,夜间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遗迹仍存。从清朝白衣殿壁画和文献记载,少林功夫在清朝以来,仍维持着很高的水平。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和钟楼等建筑被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1982年后,**为方便中外文化交流对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重建,现已形成以山门、天王殿、大雄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西方圣人殿为主题的嵩山少林建筑群,使千年古刹焕发出新的光彩。地理位置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地处中原腹地,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少林寺背依五**,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自然环境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郑州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于**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郑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3到14.8℃之间,郑州市区为14.3℃,无霜期220天。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3℃。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2℃。郑州地区年降水量586.9到668.9mm,其中郑州市区623.3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6至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所获荣誉1983年,**确定少林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景区经****正式批准为**5**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少林寺、“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少林武功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根据《魏书》记载:“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少林寺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成为汉族传统武术的象征,如金庸小说中的“六大门派”即为“少林、武当、昆仑、峨嵋、崆峒、华山,其中少林位居第一门派。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正宗少林功夫传人潘国静曰: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可收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少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绝技少林七十二绝技:铁臂功、排打功、铁扫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铜砂掌(竹叶手)、蛇形术(蜈蚣跳)、提千斤、罗汉功、铁头功、四段功、铁布衫功、双锁功、上罐功、石锁功、铁珠袋、千斤闸、鞭劲功、分水功、玉带功、鹰翼功、跳跃法(登高超远法)、霸王肘、一指金刚法、拔钉功、一指禅功、石椿功、金钟罩、铁牛功、旋风掌、卧壶功、拔山功、金龙手、推山掌、踢椿功、鹰爪功、斩魔剑、玄空拳、金砂掌(摩擦术)、铁砂掌、飞行功、枪刀不入法、五毒追砂掌(五毒手)、飞檐走壁法、一线穿、蹿纵术、金铲指、揭谛功、梅花椿、拈花功、螳螂爪、跑板功、闪战法、金刀换掌功、轻身术、铁膝功、陆地飞行术、穿廉功、浪裹功(泅水术)、点石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游墙术、门裆功、翻腾术、布袋功、蛤蟆功、千层纸功、弹子功、锁指功、追风掌功、软玄功、铁裆功。术类拳术:源为武艺之源。少林派拳术有罗汉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五战拳、昭阳拳、连环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圆功拳、内功拳、太祖长拳、炮拳、地躺拳、少林拳、梅花拳、通背拳、观潮拳、金刚拳、七星拳、练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长锤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臂、长关东拳、青龙出海拳、翻子拳、鹰爪拳、长护心意门拳等。对练拳术有三合拳、咬手六合拳、开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马六合拳、十五合里外横炮、二十四炮、少林对拳、一百零八对拳、华拳对练、接潭腿等。少林派拳术刚健有力、刚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在练习少林拳时,不受场地限制,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攻防兼备,以攻击为主。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求技击的实用。步法进退灵活,敏捷,有冲拳一条线之说。在身段与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眼法讲究以目视目,运气要气沉丹田。其动作迅如闪电,转似轮旋,站如钉立,跳似轻飞。少林拳分南北两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每派还分许多小派。棍术:少林派棍术有猿猴棍、风火棍、齐眉棍、大杆子、旗门棍、小夜叉棍、大夜叉棍、少林棍、小梅花棍、云阳棍、劈山棍、阴手棍、阳手棍、五虎擒羊棍等。对练棍术有排棍、穿梭棍、六合杆、破棍十二路等。棍打一大片,一扫一劈全身着力。棍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棍法密集,快速勇猛。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克敌制胜,在历代抗敌御侮中,少林棍发挥过重要作用。枪术:少林派枪术有少林枪、五虎枪、夜战枪、提炉枪、拦门枪、金花双舌枪、担拦枪、十三枪、十八名枪、二十一名枪、二十四名枪、二十七名枪、三十一名暴花枪、三十六枪、四十八名枪、八十四枪、六门枪势、十枪架、六路花枪、秘授枪谱三十六点、豹花枪等。对练枪术有枪对枪、对**、战枪、双刀对枪、六合枪、三十六枪破法对练、二十一名枪对刺等。少林枪术有一条歌诀是:“身法秀如猫、扎枪如斗虎,枪扎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跳步如登山,压枪如按虎、挑枪如挑龙,两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拦、拿、亢、点、崩、挑、拨,各种用法奥妙全。”刀术:刀是历代重要兵器之一,其中大刀被誉为“百兵之帅”。“刀如猛虎、枪似蛟龙”,刀术的演练一招一式都要有威武、凛烈的气概。少林的刀有春秋大刀、梅花刀、少林单刀、少林双刀、奋勇刀、纵扑刀、雪片刀、提炉大刀、抱月刀、劈山刀、少林一路大刀、二路大刀、六合单刀、座山刀、六路双刀、八路双刀、太祖卧龙刀、马门单刀、燕尾单刀、梅花双发刀、地堂双刀、滚堂刀、单刀长行刀、五虎少林追风刀等。对练刀术有刀对刀、二合双刀、对劈单刀、对劈大刀、单刀进双刀等。刀的使用特点是缠头裹脑、翻转劈扫、撩挂云刺、托架抹挑等,并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顶手,劈、撩、斩、刺似猛虎之说。剑术:剑术矫健、优美、豪放,自古至今流传深远。少林派剑术有达摩剑、乾坤剑、连环剑、太乙剑、二堂剑、五堂剑、龙形剑、飞龙剑、白猿剑、绨袍剑、刘玄德双剑、青锋剑、行龙剑、武林双剑等。对练剑术有二堂剑、五堂剑对刺、少林剑对刺等。剑诀:“剑是青龙剑,走剑要平善,气要随剑行,两眼顾剑尖,气沉两足稳,身法须自然,剑行如飞燕,剑落如停风,剑收如花絮,剑刺如钢钉。”兵器折叠少林武术器械有长的、短的、硬的、软的、带尖、带刺、带钩、带刃的,多种多样,古有十八般兵器之说,近计不易胜数。除上述刀、枪、剑、棍以外,还有三股叉(南方又称大钯)、方便铲、套三环、峨嵋刺、月牙铲、和戟镰、秀圈、方天画戟、双锤、大斧、双斧、三节棍、梢子棍、七节鞭、九节鞭、双鞭、刀里加鞭、绳标、**双钩、草镰、“五合草镰、六合战链”、戟头钩、梅花单拐、六合双拐、马牙刺、乌龟圈、双锏、日月狼牙乾坤圈、禅杖、大槊、风魔杖以及盾牌、**等。套路空手夺刀、空手夺枪、单刀对枪、空手夺**、棍穿枪、草镰合枪、梢子棍合枪、刀对枪、双刀进枪、眉齐棍合枪、单拐进枪、双拐破枪、拐子合齐眉棍、**钩进枪、马牙刺合枪、乌龟圈合枪、套三环合枪、方便铲合枪、月牙铲破双枪、九节鞭对棍、钢鞭对九节鞭、月牙合枪、月牙合锏、三节棍进枪、方天画戟进枪、三英战吕布、空手夺刀枪、和戟链进枪、三股叉进枪、大刀封枪、三节棍破双枪、峨嵋刺进枪等。少林派技击散打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虎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君抱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后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应门铁扇子、拨步炮、少鬼攥枪等。软硬功气功是少林功夫的一大类,少林寺流传的气功有“易筋经”、“小武功”、“站桩功”、“益寿阴阳法”、“混元一气功”等。 软硬功夫练法有多种,有卸骨法、擒拿法、点穴秘法、短**法、各种用药法、救治法等。少林谱系折叠编辑本段谱诀历史资料记载嵩山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曾有五大宗派,元初有个叫福裕的少林寺和尚统一了五大宗派,创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并撰写了子孙辈诀,此后历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谱诀的确立,标志着少林寺从此之后形成了一个子孙相继的禅院,谱诀共70字(雪庭曹洞正宗),内容是: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郎、照、幽、深,性、明、鉴、崇、诈。忠、正、善、禧、祥,谨、恋、愿、济、度。雪、庭、为、寻、师,引、汝、归、铭、路。目前最常见的是:德、行、永、延、恒字辈。源流曹洞正宗起源历史资料记载嵩山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是属于十方选贤住持寺院,曾有佛教禅宗的临济、沩仰、法眼、云门、曹洞等五大宗派僧侣同住和修;元初,雪庭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以后,将原有的五大宗派僧侣统一尊立曹洞宗为正宗,创立了少林寺曹洞正宗派别,并撰写了子孙辈诀,此后历代少林寺弟子均照此取名,自此嵩山少林寺称为子孙推贤住持寺院。昔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道:吾有**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故,摩诃迦叶尊者是为禅宗初祖。禅师菩提达摩(初祖)、慧可、法如、义净、灵运、慧安、同光、法玩、惟宽、法华行钧、报恩、法和、惠初、清江、祖瑞、教亨、兴崇、慧衍、福裕、慧矩、中林 [3]下院登封水峪寺清丰普照寺盘山北少林寺熊耳山空相寺新密超化寺郑州显圣寺商丘观音寺荥阳洞林寺巩义慈云寺昆明少林寺管委1984年成立的嵩管委,按照河南省和郑州市的规定,作为登封市**的派出机构,管理以少林寺景区为核心的嵩山风景名胜区域。[2]著名禅师折叠编辑本段朱士行东汉末年,大乘佛教传入嵩洛。“乘”是乘载,小乘佛教说的是自我解脱,大乘佛教讲的是普渡众生。除了目的有差异,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也比较简单。随着大乘佛经传入,佛教的影响开始波及民间。三国时期,嵩洛间出了**佛教史上第一个正式受戒出家的汉族僧人,他就是朱士行。出生于嵩山南麓颍川的朱士行,在嵩洛出家之后,以弘传佛教**为己任,专心于佛教理论的研究。当时风行的大乘经典尚质简约,很多观点实际上没有讲清楚。他因此“誓志捐身,远求大本”,于魏甘露五年从嵩洛出发,开始他的西行求法壮举。在于阗,朱士行抄取了九十品《般若经》梵文本,于西晋太康三年遣弟子弗如檀等十人护送经卷回洛阳。十年之后,由精通梵汉两语的天竺僧人竺叔兰和学识渊博的西域僧人无罗叉两人译出,称《放光般若经》,共二十卷。当《放光般若经》在汉地大为风行之时,朱士行仍在于阗,最后以八十岁高龄为求法而客死他乡。《梁高僧传》说他死时有异相,火化后,“薪尽火灭,尸犹能全”,后念诵咒语,骨架才散碎,其弟子们聚骨造塔以供养。北魏太和二十年,即公元496年,少室山北麓五**下寂静的山林中矗立起一座寺院,这便是日后声名显赫的少林寺。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住锡传教而兴建的。但少林寺的名扬天下,却缘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达摩少林寺落成三十多年后,即北魏孝昌三年,菩提达摩遵西天二十七代祖般若多罗之嘱,为将佛陀**血脉传回**,不辞艰辛,从南天竺国渡海来到东土,开始了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人们说起禅宗时,往往会用一派“本地风光”来表达对禅宗的印象。佛教的文化渊源在印度,而禅宗是独具**特色的佛教宗派,它的文化渊源在嵩山,在被誉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达摩首先到了金陵,一月之后来到永宁寺,只见那九级浮屠“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称活了一百五十岁,周游列国,从未见过如永宁寺这般精美的寺院。于是,达摩口唱南无,合掌赞美不停,已经将心许与嵩洛。离开永宁寺,达摩来到几十里外的嵩山少林寺,落迹于此,终日面壁。面壁似乎是一种追根溯源,也似乎是一种等待良机。这时候嵩山有位名叫神光的僧人,听说达摩**住在少林寺,于是前往拜谒。达摩面壁端坐,不置可否。神光没有气馁。他暗自思忖:“古人求道,无不历尽艰难险阻,忍常人所不能忍。古人尚且如此,我有何德何能?当自勉励!”时置寒冬腊月,纷纷扬扬飘起漫天大雪。夜幕降临,神光仍在寺外站立不动,天明积雪已没过他的双膝。达摩这时才开口问道:“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泪流满面说道:“只愿和尚慈悲,为我传道。”达摩担心神光只是一时冲动,难以持久,略有迟疑。神光明白达摩心思,就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达摩面前。达摩于是就留他在自己的身边,并为他取名慧可。少林寺内的立雪亭,便是为纪念慧可断臂求法的事迹而建。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予慧可,慧可就是日后禅宗在东土的第二代祖师,自此,禅宗在**有了传法世系禅宗禅,诞生地在印度,《六祖坛经》中记载,由释迦摩尼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菩提达摩为佛陀**第二十八代祖,传入嵩洛后,成为**佛教延绵不断的主流宗派,后人称为禅宗,亦称达摩祖师为东土初祖。禅宗流传久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教义和修行方法的简单易行。教内传法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教条化、形式化的弊端,只重考据文字而不重把握精神,会丧失教义的灵魂。针对这种偏颇的倾向,禅宗提出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所谓“教外别传”,是指在教典以外别有一种教义的传授方法。禅宗的简易性,便体现在“见性成佛”的主张上。禅是“静虑”,佛教称安静地深思为禅定。达摩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否定了印度佛教那一套修行的阶梯层次和累世修行,主张人人都具有佛性也就是“本性”,人人都先天地具有成佛的智慧也就是“菩提”,人人都能够通过觉悟佛性而成为佛,尽管何时豁然大悟难以料定。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是因为对自身的本性没有觉悟。一旦“拨开迷雾见青天”,明心见性,自性就是佛,把佛变为举目常见的平常人。禅宗传到唐代,六祖惠能提出顿悟的主张,连坐禅也免了,认为顿悟并不要求离开现实生活,“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提水砍柴无非妙道”,在日常劳动生活中都可以顿悟成佛。少林功夫便起源于僧人的日常生活。相传跋陀的弟子慧光十二岁时,能在井栏上反踢毽子五百下。在井栏上踢毽子是很危险的,功夫不到家就可能跌落井中。少林功夫的许多招式都是僧人们受日常劳作如挑水、扫地、打柴、烧火动作的启发加工提炼而成的。最高深的功夫其实也是最普通的功夫。被誉为少林功夫之源的《易筋经》,记载的就是一种疏通人体经脉从而强筋壮骨的功夫。菩提达摩采用壁观的方法参禅,长期静坐,困倦是难免的,要时常起来活动筋骨。相传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盒上没有锁,却打不开。聪明的僧人用火一烤,铁盒便开了,原来铁盒被蜡封住,以防水汽侵蚀。铁盒中有两部书,一本是《易筋经》,另一本叫《洗髓经》,都是用梵文写的。当时,少林寺里真正懂梵文的只有二祖慧可。慧可把《易筋经》留在少林,自己拿着《洗髓经》去云游天下。寺中也有一些对梵文一知半解的僧人,你翻他译,依法修炼,以致后来少林功夫多如牛毛。后来,有位僧人带着《易筋经》去峨眉山,见到了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在般剌密谛的帮助下,《易筋经》才有了中文版。慧可云游归来,带回了他自己翻译的《洗髓经》。大家两相比较,才发现《易筋经》和《洗髓经》原来是一体的。自《易筋经》问世,少林僧人坐禅与习武已是密不可分了。少林建筑折叠编辑本段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一进山门,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故称碑林。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之后,又有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重约650公斤。藏经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过了法堂便来到方丈室,这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东侧放置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达摩亭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雪地断臂之所。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于1983年重建,殿内有“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中供奉毗卢遮那(即法身佛)的佛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都十分壮观,值得一游。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少林寺西面不远处,就是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这些古塔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230余座,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古塔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湛,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少林寺塔林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古塔建筑群,是古塔建筑群世界之最。从塔林北行约一公里,就到达初祖庵。它三面临壑,背连五**,景色幽雅秀丽,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价值最高的一 座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祖师像。从初祖庵出发,沿山路登上五**,即可到达摩洞。石洞深约7米,高宽3米余,北额有燕都近溪题刻“东来肇迹”。洞内石壁上,遗有高1米多、宽约60厘米的凹槽,即是当年挖凿达摩面壁石的痕迹。内供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洞外有石坊,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造,双柱石砌,南额胡斌题刻“默玄处”。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有一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这一典故。五**顶从北面沿山路下山即可到达少林寺武僧院,这里林木蓊郁,山恋环抱,峰峰相连,空气清新,是少林武僧修禅习武之地。从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曾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景点介绍折叠编辑本段殿堂折叠山门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少林寺当时的昌盛与繁荣可见一斑。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及**皈依的场所。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廓然堂又名官厅,《少林寺志》云“廓然堂旧在方丈东,南向。明巡抚蔡汝南建,沈荃题额,今废”。今门额改题“静中静”,为少林寺二十九代方丈行**师(1914-1987年)圆寂前久居之所。方丈室正西为方丈退居,坐北向南,面阔三间,出前廊,为硬山式建筑。方丈退居是离任后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对联“少室山下禅林静,五**前钟磬悠。”东寮与西寮,在方丈院东、西两侧,为方丈院的东、西厢房,各为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执事僧起居和处理佛事活动的场所。钟楼和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沉寂近70年的晨钟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回荡。此外还有斋堂、僧舍、禅堂、练功房等,但尚不对外开放。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另外在少林寺大门口还有一座少林武术演义馆,里面有武术表演,表演时间为整点:下午2点、3点、4点、5点;每场表演30分钟。达摩亭,又称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是在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所铸。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此殿现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场所。初祖庵,位于五**下小土丘上,据少林寺1.3公里,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1983年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时,建围墙二百余米,恢复了完整的院落。现庵中建筑有山门、大殿、面壁亭、千佛阁等。塔林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少林寺景区位于嵩山西麓的少室山阴,由少林寺、塔林、初祖庵、达摩洞、二祖庵、永泰寺、少室阙等著名景点组成。四周群山环抱,溪水潺潺,翠柏蓊郁,景致幽雅,是****首批公布的aaa**景区。塔林位于少林寺西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塔林。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现恶唐朝至清朝历代砖、石墓塔240余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达摩洞在少林寺背后五**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称为达摩洞。禅宗初祖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据清《说嵩》记载,在洞的左上方,原有一小石塔,塔早已毁。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洞外西边石壁上有明代长恒县人苏民望题刻七绝诗一首:“西来大意谁能穷,五**头九载功。若道真诠尘内了,达摩洞应自欠圆通”。另外还有“面壁洞天”四个大字。在“面壁洞天”旁,自下上穿,深陷一隙,深不可测,相传达摩洞左为“火龙洞”,在达摩到来之前火龙居于洞中,自达摩入洞面壁修行,火龙经此隙而循逃,由此崖壁被称为养龙崖。武僧院嵩山少林寺武僧院秉承“佛度有缘人”的禅宗佛理,打破少林功夫传内不传外的旧规,不拘一格,沿袭传统的师父综 合考核弟子的方式传授,每师只带8至15人,言传、心授、手把手授艺、因材施教、逐一雕刻、严进严出、艺成方能下山。在众多武术学校林立于登封市区繁华地的天,少林寺武僧院一脉相承的传统少林**绝技,独有的深山密林练功环境,远离城市的喧嚣。是绝佳的习文练武之地。2旅游贴士1、参观少林寺常住院时每一道门槛千万不要踩,因为在佛教里寺院的门槛是有讲究的。据说踩了寺庙的或者佛殿的门槛会不吉利的;也有说门槛是释迦牟尼的额头化成的,若是踩到,就是对佛祖的不敬。2、少林寺寺院里的银杏树都是雌雄同株的,只有一颗单株的银杏树已有1500多年之久,它只开花不结果,被称为罗汉树,没结婚的青年男女千万不要和这个银杏树合影留念。银杏树上有很多小洞,传说是少林寺的武僧练习金刚一指弹和二指弹留下来的。3、参观少林寺塔林,照相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人和塔林照在一起了,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4、观看武术表演时,旁边的购物店会里传出吆喝:“凭着手里的门票可以**一张纪念品”,不要贪图小便宜。5、少林寺院不需要爬山,没有太多的台阶路,所以不是太累!看完塔林返程时,如果嫌累可以坐景区内电瓶车返回,电瓶车费10元。禅寺礼仪嵩山上主要有许多名寺名庙,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1、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忌直称为“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2、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3、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4、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孩子因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end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历代帝王都选择在泰山封禅,武则天为什么选择在嵩山封禅?
    • 2024-06-10 13:55:56
    • 提问者: 未知
    嵩山最早被称为“五岳之尊”,直到现在也没有其他哪座名山称为“五岳之尊”。“五岳之尊”与“五岳独尊”虽然相像,但所称的两座名山却有千里之遥:“五岳之尊”称的是中岳...
  • 少林寺始建于哪年?
    • 2024-06-10 23:27:18
    • 提问者: 未知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
  • 少林集团和少林寺有何关系
    • 2024-06-10 00:13:22
    • 提问者: 未知
    少林寺是什么? 最早知道少林寺是电影,李连杰从《少林寺》中横空出世,打出一片天地,成就一代巨星。后来拜读以至迷恋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对少林寺有了更多的认识——佛家圣地,武林至尊。 然而,今天,少林寺有了一个新的形象——少林寺集团。 所谓集团,也就是有相当利益分享关系的诸多主体所共同构成的一个集群。如今的少林寺,就像一个集团,而且这个集团不像武侠小说中的**利益集团,它是一个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具有极强...
  • 李连杰是在少林寺学的武吗?哪个少林寺?
    • 2024-06-10 10:42:41
    • 提问者: 未知
    他是北京业余体校的,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学过功夫。
  • 河南嵩山少林寺名扬天下,但为什么游客的实际体验却褒贬不一?
    • 2024-06-10 19:13:40
    • 提问者: 未知
    河南嵩山少林寺名扬天下,但为什么游客的实际体验却褒贬不一?少林寺的名声完全是因为《少林寺》电影给炒热的 ...总体看,少林景区不失为一个景观壮美,设施完善的风景区。...
  • 佛教里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这三个宗派有什么区别
    • 2024-06-10 05:46:13
    • 提问者: 未知
    佛教里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这三个宗派区别:一、宗派的依据的思想体系不同。1、天台宗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
  • 天下第一奇石求命名@
    • 2024-06-10 05:42:41
    • 提问者: 未知
    金猴
  • 绍隆禅寺的江苏如皋绍隆禅寺
    • 2024-06-10 07:34:33
    • 提问者: 未知
    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相传由明朝大学士张居正的侄子、当年管辖苏、鲁、徽10府道的湖北人氏张禄奏请、明孝宗朱佑樘御旨拨款修建并钦赐寺名,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香火一直未断,一度曾与佛教“四小名山”之一的南通狼山广教寺齐名。而镇江绍隆寺原名“莲觉寺”,清康熙二十三年,玄烨皇帝...
  • 描写嵩山的诗句(名句)
    • 2024-06-10 10:10:54
    • 提问者: 未知
    送李滁州 唐 白居易 君于觉路深留意,我亦禅门薄致功。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白衣卧疾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谁道三年千里别,两心同在道场中。洛中送冀处士...
  • 问一下,少林寺达摩洞海拔有多高?
    • 2024-06-10 13:03:52
    • 提问者: 未知
    洞具体海拔是多少没有的数字。我只知道在寺去达摩洞约2公里的石阶山去。 达摩洞景点位于少林寺旅游景点初祖庵后五**中峰峰顶下十余米处。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禅宗初祖达摩曾在此洞中面壁九年,因称“达摩洞”或“达摩面壁洞”。 达摩洞在嵩山少室山五**中峰上部南侧,为当年达摩面壁九年处。石洞深约7米,高宽3米余,洞外有石坊,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造,双柱石砌,南额胡斌题刻“默玄处”,北额有燕都近溪题刻“...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