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只耳 2024-05-17 20:54:17
最佳回答
印度在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与转型前一直实行的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实际上,印度是最早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家。印度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印度早期的经济体制里,公**经济并立,国营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印度独立后混合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来看,**经济成分不断扩大,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一、混合经济体制确立时期(1947~1965)1947年11月,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 会就声称“我们的目的应当是逐渐形成一种使行政效率和个人自由相结合的**制度, 逐渐形成一个实行最大限度生产而不发生私人垄断资本集中和财富集中的、使城乡经济保持适当平衡的经济结构。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可以替代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私 有制经济和集权**的严密控制”,主张走“ 第三条道路”。与此同时, 国大党全国委员会还指定了一个以尼赫鲁为首的经济规划委员会,该委员会建议“国防工业、关键工业以及公用事业中的新建企业必须实行公有”。1948年4月,印度**根据上述建议公布了一项工业政策决议,规定印度要实行公**部门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决议将工业分成四类:第一类为武器**、原子能和铁路运输等,由**垄断;第二类为煤、钢、飞机、造船、电讯设备等,新建企业只能由**经营;第三类为中央**实行计划管理的工业,包括盐、汽车、机床、有 色金属、化肥、水泥等;第四类为以上三类没有包括的工业,均向**企业开放。决议还规定,在必要时,**有权将第二、三类工业中的**企业收归国有。1950年10月,印度**又颁布了工业发展和管理法,规定除资产在10万卢比和工人在100名以下的小企业外,新企业的建立和原有企业的扩建必须向中央**申请许可证。以上政策法规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印度混合经济的雏形。1955年1月,印度国大党阿瓦迪年会在尼赫鲁主持下通过了一项“关于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决议,进一步奠定了印度混合经济体制的**基础。该决议宣称印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福利**和社会主义经济”,提出**必须在计划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特别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作用:(1)创办和经营提供各种服务的大型工 程, 如电力、运输等;(2)对各种资源、社会目标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的控制;(3)保持战略性控制,防止私人垄断,维持劳工和生产标准, 以避免工业发展中的无**状态;(4)对基本的和宏观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管理。这项决议实际上是主张**通过发展计划和政策控制整个国民经济,把**经济 纳入**计划的轨道。据此,1956年4月,印度**颁布了新的工业政策决议,进一步扩大了公营经济的范围。该决议将所有工业部门分成三类。第一类包括武器**、原子能及其原料、钢铁及其铸锻件、重型机械和电机、电讯设备、煤、沥青和矿物油、重要矿产的开采和加工、航空和铁路运输、飞机、 造船、电报电话、发电和输电等。这类工业完全由**负责上产和经营,**企业只有经过**同意才能兴建或扩建,而且只能限于自身需要或作为副产品。第二类工业包括机床、化肥、合成橡胶、基本化工产品、重要药品、特种钢和工具钢、海运和公路运输等,以公营为主,同时允许私人经营,作为公营的补充,但在必要时**将其收归国有。除此之外的工业部门属第三类,完全向**企业开放。从此,这项新的工业政策决议和1951年的工业许可证制度成了印度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二、混合经济体制发展时期(1966~1979)1966年英·甘地就任**后,继承和发展了尼赫鲁“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基本思想。这一时期印度混合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大规模国有化措施,加强**对经济的控制。1967年6月,英· 甘地在国大党召开的全国委员会上提出了“十点经济纲领”,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实行控制,普通保险业国有化,扩大国营进出口贸易,加强公共分配系统,制止垄 断和经济权力的集中,进一步实行土地改革和规定最低工资等。1975年7月,英· 甘地**又颁布了“二十点经济纲领”,主张消除贫困,并对采煤、炼油和石油销售业等进行国有化。上述纲领的颁布使印度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大规模 的国有化浪潮。1969年7月,**颁布了国有化法令,其后议会通过了《1969年公司银行法》,将占全国贷款56%的14家**大银行收归国有,从而国营银行控制了全国银行存款的83%、贷款的84%和分支行总数的82%。1971年进一步将64家本国和外国普通保险公司收归国有。在70年代,英· 甘地**还将石油、煤炭和1/3的纺织业收归国有。此外,公营企业还进入汽车制造和旅馆业,在粮食、糖、食油和化肥等主要商品的批发贸易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经过这些国有化措施,公营经济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制高点。二是放宽对公营企业和**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二者相互渗透。1967年 **放宽了工业许可证的限制,取消了42种工业生产许可证,该政策规定基础工业、关键工业和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除了按1956年政策决议规定由公营部门经营的项目外,均向私人资本和外国公司开放,同时还允许公私合营。新的工业许可证政策扩大了国营企业投资范围,使之可以向消费品投资,同时也使大财团得以进入核心工业部门。因此,这一政策使公营企业和**企业由板块式的结合转向了有机的结合,改变了混合经济的基础。三是经济的福利性质加强。**不仅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进行控制,还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万家“平价店”控制了各种生活必需品的零售活动,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了严重制约。三、经济自由化时期(1980~1990)上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以及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银行将贷款与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相联系的做法,促使印度在80年代悄悄地进行了一场旨在使经济朝自由化方向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运动。1980年英· 甘地度执政后,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1) 放松对私人垄断资本和外资的限制。1980年的工业政策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放松了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对**企业的约束,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大财团向铝、机床、药品、化学、电力和重型电力设备等工业投资;允许**企业在5年内自动扩大生产能力50%;无需**批准的工业由15种增加到34种;对面向出口和需要很多开发设备的企业,,即使属于垄断范围也允许它们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允许**企业兼并病态的公营企业。1982年4月又向**部门开放煤炭制品、 高压钢管、橡胶、印刷等5种工业。1983年5月还将化肥、新闻纸、水泥、计算机、电子元件、炼铁等行业列入可以自动扩大生产能力和建立新企业的范围。与此同时,还允许外国私人投资进入采煤、石油勘探、炼油、石油化工、煤气、火电站、水电站、化肥、钢铁和机械等行业。(2)改善国营企业管理,扩大企业自**,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减少**干预和对国营企业的补贴。成立国营企业管理局监督管理国营企业,并成立专门小组对长期亏损的企业进行整顿。(3)放宽对进出口贸易的直接控制,实行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相结合的对外贸易政策。给出口厂商进口原料、设备和技术的方便,并规定出口生产不受工业许可证政策的限制。1985年拉· 甘地任**后,采取了更加激进的、以经济调整和改革为内容的新经济政策。针对印度经济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和管理机构臃肿腐化的现象,拉· 甘地采取各种措施放松经济管制,提高**企业的作用,以及通过放松进口管制把竞争机制引进国内市场。这一时期的经济调整与改革仍然主要是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的:(1)进一步放松对私人资本和外资的控制,允许这些资本进入更多的工业部门。1985~1986年度,印度**宣布特种钢等25种工业投资不需要许可证,垄断企业和外资合营企业,只要不是向保留给小企业的工业投资,也可以享受此规定。1985年6月宣布82种基础药材取消许可证,垄 断企业和外资合营企业须经**特别批准的27种工业有22种采用一般许可证。1986年1月,**又宣布28种工业产品的生产多样化无需重新申请许可证,并把垄断企业的资产限额由2亿卢比提高到10亿卢比。1989年进一步将生铁、肥皂、电子元件等83类产品列为私人资本可以自由进入的领域,取消许可证管制。(2)进一步改革国营企业,引进竞争观念。首先,改革国营企业董事会,规定除**官员可以继续留在董事会外,**部长不能再兼任董事长或董事,企业负责人需聘请专业人才担任。其次,扩大企业自**。1988年印度在较大范围内试行了《谅解备忘录》办法,即由企业与**有关部门直接谈 判确定企业经营目标,记入“谅解备忘录”,然后据此考察企业实绩,视完成情况予以奖惩。这种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责、权、利关系。(3)继续执行进口替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的战略,除对出口生产在财政等方面给予优惠外,还规定为扩大出口而新建企业或扩大原有生产能力不需要申请许可证。**还加强了工业与贸易的协调,如向出口工业按国际市场价格供应钢、橡胶、铝等原材料。印度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自由化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首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gdp增长率从1965~1980年的3.6%上升到1980~1988年的5.2%,其中工业生产从4.2%上升到7.6%。其次,进出口贸易大幅度上升,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分别从1965~1980年的3.7%和1.6%上升到1980~1988年的4.7%和5.4%。最后,通货膨胀状态并没有因为经济自由化而恶化,年平均通胀率1965~1980年为7.5%,1980~1988年为7.4%,稳中略降。当然,印度80年代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的以公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混合经济体制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此与这种体制直接相关的弊端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1)在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结,“寻租”和地下经济活动盛行,**行为弥漫全社会。(2)公营企业效益低,病态企业大量存在。据印度议会公布的材料,1979年病态企业为2.07万家,1985年达11.96万家,拖欠银行贷款从110亿卢比增加到427.03亿卢比。据估计,80%的病态企业是计划错误、管理不善和**浪费造成的。(3)经济福利化现象非常严重。在中央预算总支出中各项补贴支出不断上升,1980~1981年度为191.2亿卢比,1989~1990年度上升到827.2亿卢比,增长了3.3倍。(4)公营范围过于广泛,而**财力又非常有限,结果一方面迫使**向银行大量借款和举借外债,直接加剧了通货膨胀态势,另一方一面又限制了私人资本向基础产业投资,造成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尤其是煤、石油和电力等基础产业滞后,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成长,影响了商品供给能力的增长。(5)价格管制和价格双轨制依然存在,一部分商品的生产、流通或价格仍然处于**的行政控制之下,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竞争性的国内市场。(6)贫富悬殊扩大,两极分化加剧。庞大的济贫计划消耗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所有这些弊端产生的后果是:一、直接恶化了财政、金融和国际收支状况;二、收入大量跑漏,“黑钱”数剧增,收入分配失控;三、增加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成本,形成了“高成本经济”。四、经济改革时期(1991~ )1991年拉奥**上台后,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从此印度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印度**对其长期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进行了结构性改变,主要体现在:(1)改变混合经济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印度**大幅度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总体上自由但又不放弃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新体制,同时把半封闭的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具体做法是整顿国营经济 部门,削减公营企业经济的规模,对长期亏损的公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将一些公营企业的股份向经济团体和个人出售,促其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增强竞争 能力,使公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取消对公营企业的保护性政策;允许私人开办银行,提高国有银行在股市出售股资的比率,使银行在市场经济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2)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促使经济向国际化转轨。拉奥**执政以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新 的外资管理政策,把外资在印度所占企业股份的最高限额由原来的40%提高到51%;简化外资企业的审批手续;成立专门机构,协助外商到印度直接投资;逐步 废除进口许可证制度,颁布新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公司税与关税;开放外汇交易市场,宣布降低卢比汇率,使卢比逐步成为可兑换货币。为更好地利用外资,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从以贷款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并鼓励外资优先投入电力、通信、运输、电子等基础工业设施与高技术领域;在给予外资优惠待遇 方面,注意防止对本国企业产生消极影响,避免出现不公平竞争。印度**还大幅度削减关税。(3)加速金融和财政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市场化的需要。印度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一直成为**的沉重负担。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在财政上开源节流,精简**机构,减少行政开支,并出售了31家国营企业20%的股票,收入约300亿卢比,批准16家国营企业发行债券605.8亿卢比。**将上市公司的公司税由51.75%降到46%;公司投资的长期资本**由40%降到30%。印度**通过改革间接税体制,将中央的产品税和邦的销售税合并为邦的**或实行中央和邦的两级**。印度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减少**对银行系统的干预,促进合理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印度**调整银行管理机构,在印度储备银行内部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监督局,负 责信贷管理、分类资产管理;通过转移银行间的欠债,对银行进行彻底的整顿,同时逐渐降低政策性优惠贷款的比重;修改邦银行法,简化印度邦银行股东的注册手续,允许印度国营银行股票上市筹资,股票可转让49%。印度经济改革存在的问题:首先,印度的经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放在只有600万人口的工业部门,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6亿农民(1991年)几乎没有从改革中受益。虽然各种经济指标有所上升,但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群众没有从改革中得到较大的实惠,对改革怨声载道,不少**官员和**家也表示失望和不满,经济改革尚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国内**成为影响改革进程的**因素。激烈的教派冲突和一些邦的政局不稳使地方党同执政党之间在某些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发生摩擦和冲突,影响中央**对改革的推进。**的不同主张也成为改革的制约因索。印度人民党主张“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反对“经济文化入侵”,在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间题上坚决**,致使几个电力开发项目遭到非议。各党派的**分歧可能会影响到改革政策的连续性。最后,经济体制上的弊端给改革带来了消极影响。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政策和机制,国内货币市场遭受冲击,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和债务负担。截至2009年,印度的外债余额已经2513.84亿美元,负债率为20.39%,中央**公共债务余额达319713.5亿卢比,占gdp的比重高 达53.6%,加上邦**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在60%左右,每年仅支付的债务利息就占**全部净收入的54%左右。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 2024-05-17 19:36:02
    • 提问者: 未知
    举个例子,在中东,印度有500万劳工,每年赚回几百亿的美元。而在世界各地印度劳工那是相当...2011年,印度按价值生产了约8%的全球医药供应,其中包括超过60,000种仿制药品。...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特征是什么?
    • 2024-05-17 03:58:45
    • 提问者: 未知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小私有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
  •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2024-05-17 19:17:38
    • 提问者: 未知
    定金 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涉农项目...截至2015年底,创为团队的征地拆迁维权业务已经覆盖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 印度尼西亚**经济怎样
    • 2024-05-17 15:53:14
    • 提问者: 未知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制造业迅速崛起。90年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1年占gdp比重近40%,吸纳近三分之一就业人口。经济在建国初期发展缓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年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
  • 印度经济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急的是啥?
    • 2024-05-17 09:28:11
    • 提问者: 未知
    怕投资打水漂
  •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对古印度有什么影响?
    • 2024-05-17 11:23:37
    • 提问者: 未知
    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但是,由于鲜明的阶级关系被掩盖在等级的划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阶级界限,在劳动人民之间制造隔阂和对立,不利于他们团结对敌。...
  • 首席经济学家制度的分类
    • 2024-05-17 00:51:02
    • 提问者: 未知
    第一类是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能源机构、世界经济论坛、欧洲央行、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第二类是一些**的**部门。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德国中央银行以及美国**、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等。第三类是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如...
  • 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依靠的是什么?
    • 2024-05-17 19:46:40
    • 提问者: 未知
    印度作为我国的邻国,最近几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那么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依靠的是什么?首先,经济改革。特别是,自莫迪**就职以来,大力推动了经济改革,**了废钞令和恢复印度制造业等政策。印度**效仿英国和美国,一切都以市场为导向,**很少干预市场,使得印度经济快速增长。...
  • 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军事差距多大?
    • 2024-05-17 17:18:42
    • 提问者: 未知
    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儿小的环球网给出了“印巴空战“枭龙”战机大显身手 或完成“首杀””新闻标题,成飞的股票也以涨停收尾。然而无论从...从1947年至今,印巴冲突就没断过。...
  • 印度尼西亚经济情况
    • 2024-05-17 23:21:54
    • 提问者: 未知
    印尼经济以2005年的数据分析国民生产总值,服务业占了45.3%,其次是制造业(40.7%)和农业(14.0%)。但在国民就业结构中,农业则是印尼最多人从事的产业,占44.3%。其历史背景,印尼跟南亚洲各地一样,产业结构落后,国内工业欠发达。初期,印尼通过开发石油和其它资源,实现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间,印尼经济以每年平均7%幅度增长,前景美好的印尼,誉为亚洲四小虎,首都...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