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姓氏的来源和历史

?小小静? 2024-06-06 03:44:04
最佳回答
焦伯:神农氏的后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时,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还分封前代圣贤之后,经查访,他找到神农氏的嫡系后裔,就将其封于焦,建立焦国,因其为伯爵,故世称焦伯。春秋时,焦国被晋国所吞并,其后子孙即以故国为氏,称焦姓。他们尊焦伯为焦姓的得姓始祖。姓氏源流焦(jiāo)姓源出有四:1、上古神农氏后裔,以国为姓。据《通志·氏族略》、《广韵》及《史记》所载,西周初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建立焦国(在后世的陕州东北百步之遥的焦城),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其后代以国为姓,遂为焦氏。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广韵》所载,周朝时,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南二里之焦城),后被晋国所灭,原焦国王族之后遂以国名为姓。3、系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春秋时许灵公(即姜宁,为春秋诸侯国许国君主:前581年─前547年)迁焦,其后以地名为氏。4、出自他族改姓:① 据《通鉴》所载,南安焦姓出自氐人;(两晋、十六国时,氐人曾建立“仇 池”、“前秦”、“后凉”政权。)② 据《华阳国志》所载,南中夷四姓有焦,别为一派;③ 西夏人中有焦姓;④ 清满洲八旗姓党佳氏,后改为焦;今满、土家、蒙古、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⑤ 根据《华阳国志》上记载,古代南中夷(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中有焦姓,另为一派。2焦氏名望焦氏开始频繁活动是在两汉时期,此时的焦姓人物有不俗的表现,其中以焦先与焦延寿为代表。焦先是东汉末年的处士,生平饥不苟食,寒不苟衣,被皇甫谧称之为:“弃荣味,释衣裳,扩然以天地为栋宇,羲皇以来一人而已。”连著名学者蔡邕也曾经在写作中称赞他。焦延寿是西汉经学家,通《易经》。此外,南朝梁画家焦宝愿,明代学者焦竑,清代戏曲理论家焦循,人民的公仆焦裕禄等,都是焦氏中的名人3迁徙分布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国,春秋时灭于晋,于是子孙纷纷出奔,或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西徙陕西,或向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播迁。先秦时期,焦姓人于史书不显,表现得较为沉寂。西汉时,见诸史册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寿外,还有在《田延年传》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富人焦氏。东汉时,入载史册之焦姓有焦触、焦和、焦永,还有庐江(今属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东太守的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焦贶。这些资料表明,此际焦姓除继续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长江以北之安徽,长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鸡**)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焦先,梁人焦宝愿,安定(治所在今宁夏**自治区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肃省陇西)人焦遗、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说明此际社会动荡造成焦姓南迁外,更多的焦姓经陕西避兵火于宁夏、甘肃一带。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胜。安史之乱和黄巢**以及五代十国虽造成焦姓人口锐减,但其繁衍播迁却是呈小规模、无序的播迁,原因是藩镇割据或各国分立,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还有战火不焚烧的净土。宋靖康之耻后,焦姓避居江东,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宋理宗时,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迁居浙江嘉兴。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迁于更广泛的南方其他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明清之际,焦姓人家大量出现于江南各地,同时人才辈出,声誉响亮,使得迄今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个著名的姓氏。如今,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焦姓是当今**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4历史名人焦仲卿:汉代《古乐府》诗中的人物,其妻刘氏,与他是对恩爱夫妻,但刘氏为焦母所不容,被逐出家门,投河而死,焦仲卿哀痛之极,亦自缢身亡。焦延寿:字赣,汉代梁地人,官小黄县令,颇有政绩。专攻《易经》,自称得孟喜之传,曾传授给京房,于是汉代《易》遂有京氏之学。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时被封为三老。焦 先:字考然,三国时魏国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夏县)人,隐士。隐居荒野河边草庐中,见人不语,冬夏不穿衣,睡不铺席,满身污垢,数天吃一顿饭,相传活了一百多年。焦 遗:十六国时西秦南安(今甘肃省陇西)人。曾为太子太师,后迁**将军、广宁太守等职。南安诸羌族人曾推举其为主代秦,被其拒绝。焦 度:南安氐人,南朝齐将领。少有勇力,善骑射。历任辅国将军、**直阁将军、淮陵太守、游击将军等职。沈攸之起兵**,焦度镇守郢城,曾于城楼上辱骂沈攸之,人呼其楼为焦度楼。焦 遂:唐代名士。说话口吃,清醒时话不成句,醉酒时对答如流。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白、王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并称饮中八仙。焦守节:许州长社(今属河南)人,宋代大臣。其父焦继勋官至彰德军节度。守节以父荫补官。真宗时,置江淮南、荆湖路兵马都监。降施州蛮,出使契丹。后迁四方馆舍,以右神武大将军致仕。宋神武大将军-焦守节焦赞:北宋后期富弼部下,也是抵抗辽军的北军将领,焦赞墓在今天河北雄县。在杨家将演义中,焦赞是追随杨延昭的猛将,同孟良并称,抗辽有战功,久镇瓦桥关(河北雄县一带),也就是镇雄州(雄县),名望颇高。他和孟良等是杨家将的左右臂,是一位名闻河北的抗辽勇将。焦德裕 焦德裕(1219——1288)字宽父,元,井陉人。通晓左氏《春秋》,好拳勇,善射。当时,金将武仙的部下赵贵、王显等,经常出没太行山袭击元军。太宗窝阔台命德裕率部讨伐,事成之后,太宗下诏将井陉北障城田赐给德裕。后历任战漕运使、陕西道提刑按察使、行中书省事、淮东宣抚使及福建行省参知政事等职。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88年)卒,年69。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恒国公,益忠肃。焦宏:据相关资料记载,焦宏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永乐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监察御史,后历任江西按察副使,江西布政使,明正统六年,擢为户部侍郎。焦宏为官23年,不仅多次**冤狱,施惠于民,而且为东南沿海抵抗**作出了贡献。焦 芳:河南省泌阳(今唐河)人,明代大臣。天顺进士,授编修。历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其性阴狠、贪婪。家藏万金,居第宏丽。后被革职。焦 馨:山东省章丘人,明代直臣。万历年间进士。由中书舍人迁兵部员外郎,天启间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拒建魏忠贤生祠。崇祯元年解官。焦 竑:字弱侯(1541-1589),号漪园,又号澹园,明代学者。祖籍日照市大花崖村,出生于江苏省江宁。自幼聪颖好学,16岁在南京考中秀才,便到天界寺、报恩寺埋头苦读。万历十七年(1589年)49岁时考中己丑科状元,以殿试第一入翰林修撰。焦竑为人性格直率,政见不同则当面辩论,并上书谏争,因而受到**厌恶。因而他出任顺天乡试副主考时,曾受谗臣的诬陷。从而他看透官场险恶,忿然辞官,从此,不再出仕,是年,他为李贽作《藏书序》。焦竑一生博览群书,精于文、史、哲学科。他治学严谨,不入俗流,常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著有《澹园集》、《澹园续集》、《焦氏类林》、《老子翼》、《庄子翼》、《养正图解》、《玉堂丛话》等。焦 循:甘泉(今江苏省扬州)人,清朝经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嘉庆举人。出身治《易》世家。他以数学原理及音韵训诂整理《易经》。有《雕菰楼易学三书》、《孟子正义》、《论语道释》、《剧说》、《释弧》、《释轮》、《加减乘除释》。焦延寿:西汉梁人,官小黄县令,颇有政绩。专攻《易经》,自称得孟喜之传,曾传授给京房,于是汉代《易》遂有京氏之学。焦达峰:湖南省浏阳人,原名大鹏(1887-1911),字鞠荪。近代****烈士。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留学日本,次年在东京参加同盟会。1907年与张百祥、孙武等在日本组织共进会。回国后曾参加萍、浏、醴**,失败后逃亡日本。武昌**后,他首先响应,发动长沙**,被推为湖南都督,不久被谭延闿所杀害。焦守健:(1912―1941)又名焦建国等用名,化名苏一华、肖实。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屯里村人。1925年13岁的焦守健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立第一高小,同年加入****主义青年团并投身**。1926年,焦守健亲手组建起了饶阳县第一个团支部,焦守健担任饶阳县第一任团支部书记,同年底,负责全县的青年(团)工作,担任团总支部书记。1927年秋,考入北平(今北京)燕京大学农学院。1929年在北平燕京大学农学院读书时加入****党。同年2月7日,因组织**被捕。出狱后,返饶阳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冬,饶阳小堤**失败后,焦守健奉命转移到天津担任**河北省委交通员,秘密从事学生和工人运动。1933年,根据河北省委指示,回冀中农村重新开辟和恢复党组织工作。1934年9月,河北省委针对津南特委遭受破坏的情况,派苏一华(河北饶阳人,原名焦守健,又名焦建国,后化名改为肖实:摘自****党沧州党史第一卷第83页/**津南特委重新建立;**沧县党史大事记第10页。)来沧州恢复党的组织,重新建立和恢复了**津南特委,焦守健任特委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饶阳第一任**县委书记。先后建立抗敌后援会(焦守健亲任主任)、**救国会,举办师资培训班,创办了油印《民声报》,开设了青塔书店饶阳分店,并在全县建立起了52个业余剧团和各种宣传队,广泛宣传我党**救国的主张和纲领且积极动员人民**。同年冬,在以他亲手组建的饶阳**自卫队基础上成立了**自卫军,下辖饶阳的四个团,肃宁、河间各一个团,献县独立旅,武强独立营等。1938年**自卫军经过整编,统一归属八路军第三纵队,由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司令员吕正操和纵队兼**副司令员孟庆山领导。经过他三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由于工作成绩显著,饶阳县**冀中区党委誉为冀中**根据地模范县:(注:《冀中抗敌》报还专门介绍过他的事迹)。1938年5月,上级特派焦守健进驻**献县县委,加强津浦西侧的**力量。1938年底,调任**献(县)青(县)沧(县)交(河)【今泊头市】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焦守健在**同志一二〇师的配合下,在中心县组建起了**自卫军**队,焦守健兼任政委,率军民拆铁路、截火车、炸碉堡,打击日伪军。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使**斗争的烽火很快在中心县一带熊熊燃烧起来......1941年春,在沧县前军庄召开四县干部联席会议时,由于叛徒**,遭敌重兵包围。他沉着指挥**队与敌激战,在指挥突围战斗中,为了掩护地委巡视员刘光鉴及其他战友,他几进几出,最后撤离时,不幸被敌弹击中头部,英勇牺牲,年仅29岁!焦守健烈士牺牲后当地党政机关和**队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了纪念他,上级党委(冀中三专署)根据群众要求,把他战斗工作过的青、沧、交一带划出一部分区域,在三县结合部成立了以他当时的名字焦建国命名以杜生镇为中心的建国县。焦守健牺牲后党组织派其三弟焦守信(又名焦石)到建国县继续领导当地军民进行**救国工作。焦守健兄弟四人:在当时**笼罩下,焦守健协同大哥焦守成一起进行**斗争,从而影响三弟焦守信(又名焦石)、四弟焦守封(又名焦星耀)均在1930年前后走上**道路,被誉为**党的“焦氏**四兄弟”!注:焦守健烈士牺牲时已当选为出席**“七大”代表:**“七大”酝酿较早,由于种种原因,推迟到1945年才召开。焦守健烈士安葬在河北省英烈纪念园内。焦裕禄:山东省淄博人,****党的优秀干部。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以身作则,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身患肝癌,强忍剧痛,坚持工作。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1964年病逝,终年42岁。焦国英:(1927~2008年)字厚本,系西汉焦延寿第66世孙,焦先第57世孙,泰州寺巷焦荣第22世孙。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大梁家村人,**党员,**刺柏树桩盆景艺术创始人,**盆景艺术**。1950年参加工作,1951年至1977年,历任互助合作组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梁家村党支部书记,吕城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镇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三结合”科研人员,1978年受命创建镇江市盆景园,1983年病退后,在吕城镇梁家村创办**“百花花木盆景园”。焦国英青年时代就酷爱在家前屋后栽花种草,探索多种花木的栽培方法,后又专业从事花木盆景艺术的研究和生产,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40多年来,他所创作的盆景自然天成、情景交融、神形兼备,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特别是他开创的利用刺柏树桩创作的盆景,无不体现出了一种可歌可泣的悲壮美,使人从这些盆景艺术中看到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和那百折不挠的抗逆精神。焦国英在盆景创作中始终追求着艺术的最高境界,力求出精品佳作。他创作的《饱经风霜更知春》、《历经沧桑》、《玉兔祝福》、《枫林颂》等作品曾获国际、国内金奖。其中月季桩景《玉兔祝福》被国际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盆景”和“不可多得的国宝”。2005年5月,他经**农林部批准,被**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盆景艺术**称号。他的许多作品被一些书刊所青睐,先后被选载在《**当代盆景精粹》、《**盆景欣赏》、《中外盆景名家作品鉴赏》、《当代盆景金奖汇编》、《**盆景金奖集》以及《**花卉盆景》杂志等书刊上,有些作品还被一些书刊媒体作为封面装帧。焦李成:1959年月10出生,教授,分别于1982,1984和1990年 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 年-1992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6月至今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界**代表。在1996年至2002年期间,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办主任。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2000年至今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校首批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焦李成现为**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ieee高级会员,**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电子学会理事,**神经网络委员会委员,**计算机学会ai与模式识别委员会委员,**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委员会付主任,《电子学报》(中、英文版)和《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近代****先驱-焦达峰宋右文殿修撰-焦炳炎大清顾命大臣-焦祐瀛清朝廉正名臣-焦云龙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大明忠臣-宣国公焦琏**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清朝通儒-焦循**人民**中将-焦安昌 焦玉山少将 焦斌少将大明忠臣-节愍公 焦润生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指挥长- 焦立中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庆市十大女杰、安庆市房屋置业担保公司董事长-焦玲**著名演员-焦恩俊成都著名主持人-焦扬江西名家焦名鹄****副署长-焦利5郡望堂号郡望据《郡望百家姓》记载:焦氏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记载:望出中山、广平、冯翊。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秦代为巨鹿郡的领地。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汉景帝后改为中山国。相当于河北省北部地区。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冯翊郡:汉武帝时置挢蠓腭磾,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堂号三诏堂:源出江苏省镇江市名山焦山处士焦光的家世,自东汉焦光结庐隐居此处,平生饥不苟食,寒不苟衣,故焦山便是以焦光为名的。在这里,可看到上游**里,矗立江流转折处,江中心号称浮玉的名胜区焦山。东汉时,焦山大宅的姓焦主人,因汉灵帝三度下诏请去做官而拒绝,名传千古的焦光后裔,就以“三诏堂”作为堂号。此外,焦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饮仙堂”、“中山堂”等。6家谱文献山东章邱焦氏家谱,(清)焦家麟撰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焦氏支谱十六卷,(清)焦立炳纂,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广平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江苏镇江润州焦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焦大兴主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诰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安徽焦氏宗谱十六卷,(**)焦达三、焦少桐等编,**二年(公元1913年)行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江苏丰县焦氏家谱四卷,著者待考,**二十年(公元1931)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丰县顺河乡。江苏常州焦溪奚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奚廷瀛纂修,**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缺三卷)、吉林大学图书馆。河南镇平焦岭黄氏家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江苏泰州寺巷焦氏族谱现存甲子(1924年)、丁亥(1947年)续修谱,2007年又续修新谱。7字辈排行全国焦氏统一字辈:“和云麟中祥锡延顺保昌宏福江德润国英继庆常前发廉守礼荣贵积贤方”。姓下第一字:“宏江润国继常前廉守荣积方”;姓下第二字:“福德英庆发礼贵贤”。江西进贤焦氏字辈:“金玉圭呈光前宇后。”山东章丘焦氏子辈:“式元肇其念,方裕守体传,有余允志广,百世受承延”山东平阴焦氏字辈:“春廷万京绪广怀名正顺庆乐文学元同化荣伯玉希召义法传”。山东齐河焦氏字辈:“士言召宗凡,方裕(玉)守(兴)体传(田)”。山东即墨焦氏字辈:“元希正宗泽延明清毓国同华作善锡庆”。山东蓼蓝焦氏字辈:“受成希世敬和修平传经延续振起家声”。山东泰安焦氏字辈:“元历恩德成忠志明星”。山东济宁焦氏字辈:“继兴开启,儒业宜长”山东日照、诸城焦氏字辈:“永建安自广淑世继宗祥传忠得庆兆衍正宝维良”。湖北阳新焦氏字辈:“世步昌隆成、开元家学愈”湖北通山焦氏字辈:“南元家学裕从国列文章”。湖北宜昌焦氏字辈:“正德维永世发文学”。湖北庥城、重庆焦氏字辈:“耳兴应大仁义永芳玉成家国金生九章”。湖北十堰焦氏字辈:“志大兴隆永远昌盛应天洪发裕厚传家孝敬忠义荣耀光华祖功宗德世代明霞”。湖北焦氏一支字辈:“攀魁守发祥贤次圆明亮”。安徽合肥焦氏字辈:“席福其长传家有宝”。江苏丰县焦氏字辈:“元运文明世泰景祥慎修宗德永保家邦”。河南民权焦氏字辈:“清明家道显仁仪见先天”。河南睢县焦氏字辈:“祥道太广明善”。陕西神木焦氏字辈:“炳元士同雄培养史作林”。四川叙永焦氏字辈:“廷学成云喜”。江西遂川焦氏字辈:启文学名贤焦氏一支字辈:“焦必定兴洪家善广吉忠世尚传夏运存开永继祥”。焦氏一支字辈:“可(继)福玉长清希学”。焦氏一支字辈:“元运文明世泰景良慎修宗德永保家邦”。焦氏一支字辈:“中元日恒正维德永世昌”。湖北省孝昌县、大悟县、武汉市焦氏一支字辈:“元亨利贞 正大光明 祖功永懋 家道长兴 已扬义子 克绍先行 文章** 缵绪增荣……“ 资料有待补充。湖南焦氏渊源:长沙城南焦氏一世祖琼公,字渭阳,官威平卫指挥,知云贵两省军务兼福建卫指挥,明洪武13年(1380)承旨征调,道经洞庭病故,葬湘阴东城外虎狼冲。至五世祖瑀公生麒、庶,麒公分支湘阴;庶公,字绩熙,行二,明**2年(1489)徙居善化城南醴陵坡,葬于此,派衍长沙。明嘉靖38年(1559)创修族谱,清康熙57年(1718)、道光21年(1841)、咸丰10年(1860)续修,光绪27年(1891)再续时,现丁469人。同治元年(1862)建支祠于临都三甲夜乾塘。派语:(自六世起)攸分箕裘福,光明正宏常,生人惟立志,树德务知方,慈孝家庭乐,雍和嗣裔昌,湖湘呈瑞彩,钟毓启贤良。浏阳焦氏始迁祖甫公,元末自江西南昌迁浏北天井江。后人分布于龙伏、焦家桥。至清光绪33年(1907),已传22代,丁口1600余人。辛亥时湖南督军焦达峰即属该族。茶陵焦氏明永乐4年(1406)自攸县西门迁虎踞。湘阴中塅焦氏始祖琼公,字渭阳,籍金陵,授威平卫指挥,知云贵两省军务兼福建卫指挥,明洪武13年(1380)征调道经洞庭,病故,谕葬湘阴,子孙以卫务留宦潭州。至八世俊公,字维贤,明嘉靖9年(1530)始迁湘阴城东门外八甲。后人分布于南乡之中塅、三神乡之丰仓、高明乡之清泉冲、云静乡之三峰窑等地。宗祠在中塅。华容三封莲花堰焦氏始迁祖贵公,安徽凤阳人,元至正14年(1354)隐迁华容七都(今三封寺莲花堰)。至六世有兄弟五人,惟次子虎、三子华、四子茂居原地。自贵公起连续八代均系戎马生涯,故称军家。子孙聚居莲花堰,星居各地。字派:(自十一世始)思祚致远大,修德自荣昌,毓秀钟奇俊,永为邦国光。续派:忠孝仁之本,廉明治必长,如斯传百世,绍启允贤良。资兴焦氏太始祖瑛公,以江南世胄膺礼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宋元丰6年(1083)自江苏镇江因奉剿来湘之郴县乌岭,四世(一说八世)景忠公于元末徙居兴宁之程水何家寨,再传必政公,徙居高冲坪头岭。十七世培公派下迁居城厢。至1949年,已传31代,族人约3000余人。1914年五修族谱。该族焦起良,明永乐16年进士,子从周,正统4年进士。清道光7年(1827)重建祠堂于高冲。祠联:祖天官孙天官祖孙著两朝闻望,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冠四海英才。麻阳毛坪焦氏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徙居湖南麻阳楠木桥牛套坎,继迁毛坪(跃坪)居住,子孙散迁长潭、兰村和凤凰、怀化等处。字派:通光倡仕林,圣朝志景文,再异四枝开。世秀大长清,方复辉德庆,加增裕繁荣,又兆强万代,更转永全兴。8宗族特征1、焦姓南迁始于两汉之际,为他姓所不可比拟。2、由上可知,**的焦姓家族,是最标准、最地道的炎黄子孙。他们一部分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一部分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3、周武王时焦国,虽说共有两个,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两个古国的所在位置,却只能知晓神农裔孙所建立的确切位置,而姬姓焦国已不可考。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束姓起源及历史名人有那些?
    • 2024-06-06 21:42:04
    • 提问者: 未知
    疎广的曾孙疎孟达时,他对王莽把持朝政、独揽大权非常不满。在王莽立“新朝”之后,疎孟达便携族人避难迁逃至东海郡沙鹿山一带隐居(今河北大名),去足改姓束,始有束氏,...
  • 邓这个姓氏的来历和历史人物?
    • 2024-06-06 06:23:18
    • 提问者: 未知
    邓世昌,近代著名民族英雄,北洋水师副将兼致远号管带,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共和国开国元勋。...
  • 姓氏展起源及历史名人
    • 2024-06-06 02:29:01
    • 提问者: 未知
    姓氏源流1、据《姓氏考略》引《列仙传》注称:“帝喾时有展上公,得道,为展姓之始。”2、据《郑樵注》云:“姬姓,鲁孝公之子公子展后,以名为氏。”或按:“隐八年无骇卒,无骇者,展之孙也。”又《传言》:“羽父请氏,公命以字为展氏。”春秋时周公的裔孙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展的孙子无骇以祖名展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展氏。3、据《魏书·官氏志》载:“辗迟氏改为展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辗迟氏,入中原后从汉姓简...
  • 乌镇的历史来源
    • 2024-06-06 17:02:29
    • 提问者: 未知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编》中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解释得已够明白。但何以称“乌”呢?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遂为乌余氏,故曰乌墩”;一说“因土地神乌将军而名乌”;一说“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故有乌、青之名。此数说前人都提出异议,以为或无证,或附会,或缺乏历史常识,卢学博编修《乌青镇志》时已详加...
  • 谭姓的历史和现状
    • 2024-06-06 09:37:29
    • 提问者: 未知
    谭姓在当今**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五周朝时,当时有谭国(今山东章丘县西),相传是伯益(伯益是嬴氏的始祖)的后代的封地,后来此地为齐国的土地,但谭国居民或贵族的后代有以国名为姓氏,称为谭氏。黄帝的子孙颛顼为嬴姓,因此谭氏的祖先可追溯到黄帝。当代汉族谭姓的人口已有370万,为全国第六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谭姓人口由26万增到近370万,增长了14倍多,谭姓人口的增长速度...
  • 历史上姓赵的名人和事迹
    • 2024-06-06 17:01:30
    • 提问者: 未知
    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改革赵军传统装束,实行“胡服骑射”,提高了赵军战斗力,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一度能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 赵奢、赵括父子:赵奢善用兵,因功被封马服君。赵括善于纸上谈兵,短于实践,被秦名将白起击败于长平,四十万赵军被活埋。 赵云: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蜀名将,勇武果敢,刘备曾赞誉他一身是胆。 赵匡胤:河北涿...
  • 包姓氏族 ,来源,现在
    • 2024-06-06 03:51:46
    • 提问者: 未知
    姓氏起源 1、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 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2、...
  • 有哪些姓“老”的人?这个姓氏的来历是什么?
    • 2024-06-06 12:57:38
    • 提问者: 未知
    正道能使人向好的方向迈进,前途必定光明。邪道只会误入歧途,结果...今辽宁清原,广东佛山、新会、高要、乳源、怀集、郁南、罗定,广西桂林平乐县,**、**等地均有分布。...
  • 焦作待王的由来与历史发展
    • 2024-06-06 23:37:23
    • 提问者: 未知
    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林    博爱县的竹林历史悠久,据安阳古碑记载:“西汉末年,安竹西移河内。”清朝,博爱的竹子种植面积已近万亩,人们把竹子编制成各种各样的竹器,销往华北各地。新** 成 立 以 来 , 竹 林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 目 前 , 全 县 的 竹 林 面 积 已 达 到15787 亩,竹林除许良、上庄、磨头乡外,还蔓及金城、界沟、高庙、柏山等乡。   博爱竹种系乡土竹种...
  • 许姓的来源及历史上的许姓名人及许姓人口数量及许姓族谱
    • 2024-06-06 01:38:31
    • 提问者: 未知
    许姓,百家姓第二十位,在现今**姓氏排行第26位。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此后许氏又多次向**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