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的男人爱戴花?

人民网 2024-05-31 20:11:28
最佳回答
无论是在现如今的宋朝影视剧中,还是《水浒传》等描写宋人的小说中,我们都能发现,宋朝无论男女,都喜欢头戴花?女人戴花到不觉得别扭,但是宋朝男人竟然也特别喜欢戴花,而且头戴花的品种十分之多。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宋朝也是如此,戴花伴随着整个宋朝,也成为了宋朝最具有分辨率的风俗习惯。宋人不仅爱戴花,而且跟花有关的也喜欢。风雅的宋朝—宋人的雅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文化最精致、最绚烂、最成熟的时代,都会的繁华富饶、物产的阜盛华贵、文学艺术的绮靡雅丽,皆令人怀想至今,尤其对于文化人而言,宋朝文人的地位十分高,这也让历代文人都十分羡煞。而这些都离不开宋人的风雅。《梦粱录》中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有些风雅的文人出游,也要携带桌几,“列炉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赏”。点香
焚香:烧香本来在宋以前都是寺庙佛堂才会做的事情,但是一到宋朝,宋朝文人也掺和进来,他们特别喜欢烧香,烧香成为了宋朝文人最典型的雅事之一。黄庭坚还曾经提出“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无论是读书,家居,还是待客,宋人都喜欢点燃令人沁脾的香,可见宋人对香的热爱。点茶:宋人对自己的品茶之道一点都不含糊:“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也只有宋人敢这样夸赞自己的饮茶之道。泡茶
在**的品茶历史上,宋人的品茶方法显得独具一格。汉唐时期的人们饮茶比较“简单粗暴”:直接将茶叶放入锅中,并加入姜、葱、盐等等佐料,最后烧开即可。后代的人将这种煮茶方法贬斥为“沟渠间弃水”。而到了宋朝,宋人烹茶有一套复杂繁琐的程序。从采茶开始,茶叶就要经过一套工序将其制作成茶饼,用专门的茶焙笼存放。等到烹茶之时,再将茶饼用茶槌捣成小块,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还要用罗合筛选,以确保茶末是均匀粉末状。挂画
这时便可以开始泡茶了,先用茶釜将净水烧开,随后马上开始调茶膏,每只茶盏中舀一勺茶末放入,倒入少量开水,便成了茶膏状,然后再逐渐一边倒入开水,一边用茶笕击拂,直至泛起茶沫,宋茶便成了。宋人将这一套流程称之为“点茶”。宋人不仅喜欢喝茶,还喜欢斗茶,非得从茶叶到茶艺都分得个高低。挂画:宋朝文人相会都喜欢将自己的画作、书法作品等等挂出来给各人品鉴一番。而各位来宾也会将自己的作品带来,一同学习进步。挂画是一般文人相集最常见的节目。插花:而宋人最常见的活动便是插花了。“花”作为最常见的植物之一,不仅深受文人相爱,也得到了达官贵人,甚至皇帝的喜爱。文人爱戴花,也爱插花。插花作为一种生活装饰品,成为宋人不同阶级都喜爱的艺术。宋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有非常多的插花:高翥的《春日杂兴》:“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苏辙的《戏题菊花》:“春初种菊助盘蔬,秋晚开花插酒壶。杨万里的《赋瓶里梅花:“胆样银瓶玉样梅,此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莫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斗茶
宋人以前也偶有家庭喜爱插花,不过多是有权力的贵族皇族,而到了宋朝,无论什么阶级。都喜欢购买花回家摆放,只不过花的品种不一罢了。而这也正是宋人爱戴花的原因之一。除了达官贵人,普通人家也热爱插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其实“好花”不仅仅是“洛阳之俗”,在宋朝的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宋人都爱在家中摆放一瓶鲜花点缀生活。《夷坚志》提到一名爱花成痴的市井女子:“临安丰乐桥侧,开机坊周五家,有女颇美姿容,尝闻市外卖花声,出户视之,花鲜妍艳丽,非常时所见者比,乃多与,直悉买之,遍插于房栊间,往来谛玩,目不暂释。意思就是一位美人在听到门外有卖花者的叫卖声,便急忙出去寻看,看到自己喜欢的花种,便全部买来,插于房间内的花瓶,一直盯着出神。五月初五端午节,除了普通的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以外。宋人也给这个节日赋上了“花朝节”的色彩,家家户户皆插鲜花,《繁胜录》记载:“(五月)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虽小家无花瓶者,用小坛也插一瓶花供养,盖乡土风俗如此。寻常无花供养,却不相笑,惟重午不可无花供养。端午日仍前供养。一时间,整个城市都被花香包围,这真的是现如今都无法比拟的。可见宋人的情趣已经很高了。戴花
宋朝的商家,也十分喜欢用插花来装饰酒店、茶坊,营造出高大上的优雅格调,吸引往来客商。《梦粱录》记述说:“汴京熟食借,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良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可见插花已经从各方面都融入到了宋人社会中。杨万里的一首诗还写到,即使是简陋的路边小店,也插花为装饰以招徕客人:“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宋代插花时尚的流行,就催生出高超的插花技艺,还出了很多插花技艺方面的书。比如宋人丘浚撰写的《牡丹荣辱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牡丹花插花的原则与技巧。丘浚将插花所需的配材分为主花、配花两大类别,类似于今天插花行业所说的花材、配叶两种。然后将不同的主花与配花按照个人不同的需求的原则相搭配,这样就可以组合成各种风格的插花作品。也能跑满足不同的喜好。这本书在宋朝可以说是比较火的,也可以让今人领略一千多年前古人的插花艺术。宋人簪花,从未被超越—宋人的簪花与花市说到鲜花,恐怕再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比宋朝人更热爱鲜花。宋代每年春天都会举办十分盛大的“花朝节”,庆祝“花神”节日。《梦粱录》曾经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花朝节出门赏花的市民往往万人空巷,市场上也出现各种各种的卖花人,一时间整个花成为了宋人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很奇怪的是,宋朝以后,元明清都对花不感冒,花朝节则逐渐趋于沉寂。直到今天,花朝节虽然也并未保留下来,但在某些地方,花朝节有携汉服一同复兴之势。宋人除了“插花”,还喜欢“簪花”的习惯,不论男女,不分贵贱,上至君主、文武百官,下至市井小民、地痞**,都以簪花为时尚,宋人邵伯温在《闻见前录》中说过:“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而且一些受到追捧的好花,甚至价格被炒的十分高。周密《武林旧事》就曾经记载了六月时节刚上市的茉莉花被人追捧的情节:“其价甚穹(高),妇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饷之娱耳”,可见宋人爱美之极是其他朝代无法相比的。洛阳不仅是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北宋最著名的花都,牡丹盛开之时,当地**会举办“万花会”,也就是插花展览。张邦基《墨庄漫录》说:“西京牡丹闻名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障,至梁栋柱拱,以筒储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而在江南的另一个城市扬州,则是芍**花都:苏轼曾经赞扬其为“芍**为天下冠”。芍**花开之季,扬州太守也会办“万花会”。洛阳跟扬州的“万花会”一时间成为各地爱花者云集的地方。宋人的插花时尚,自然是带动了一个繁荣的鲜花行业。花卉的种植与交易,在宋之前是受到时人的鄙斥的,被认为是华而不实的东西。然而宋代却有无数人以种花、卖花为生,主要是因为宋代发达的工商业,使得宋人的经济水平空前提高,很多宋朝市民开始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原来被士人排斥的“浮伪”的花花草草变成了大家的宠儿。清明上河图
在东京汴州,每当到了春天,百花齐放,市场上便出现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现象。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同样也记载了“万花烂漫,牡丹、芍**、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便画了两处卖鲜花的小摊,一个在城内“孙羊正店”门口,一个在城门外的路边。旁边都有市民正在买花。反过来说,花市的繁华,也反映出宋人热爱插花的盛况、市民对雅致生活的追求以及人民生活的富庶与安逸。这些也正是宋人从内心中所透出来的一种淡淡的惆怅,难以名状。《东京梦华录》中也将这种淡淡的忧伤体现出来了:“(东京)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这清晨从楼下小巷传来的卖花声,寄托着宋代的如梦又易碎的繁华,近在眼前,却转瞬即逝。宋人的簪花由来—等级森严的戴花制度那么宋人为何这么爱花呢?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借由唐末混乱不堪的藩镇,赵匡胤便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贬低武将身份,抬高文人身份。还留下了遗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由此宋人不管文人犯何种错误,便从未有杀文人的情形。因为宋朝皇帝相信,无论文人怎么说,都不可能跟武将一样揭竿而起,叛乱朝廷。文人开始在地位上远超武将,扬眉吐气,使得宋人争相当文人,武将成为了宋代被冷落的职业,一时间,文人便附爱风雅,插花戴花便兴起。宋徽宗
而戴花不仅文人戴,武将也戴。这其中作用最大的便是宋朝皇帝了。他们不仅鼓励戴花,而且还以身作则,以彰显大宋朝的文雅之风。据历史记载,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随从的臣僚仪卫,也都赐花配戴。不仅如此,他还制定一些规则:赐给随身的卫兵每人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有宫花锦袄者,才能自由出入大内。有了皇帝的追捧,自然民间也乐此不疲。而且被皇帝赏花可是达官贵人才有的殊荣,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可以随意僭越。时人作词云:“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到了宋真宗时期,戴花已经上升到了**层面。戴花成为了宋朝**礼义制度,对什么人戴什么花,什么级别戴几朵花都作出了要求。《宋史·礼》中就记载了百官上朝的戴花制度:“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阁门催班,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可见皇帝召集朝会,戴花已经成为了百官必须履行的程序。而且宋人所戴的花也有有生花与像生花之分,生花即时令鲜花,像生花是假花,由绢类织物制作而成。宫花属于像生花一类,是宫廷特制的赏赐品。一般都是由皇帝赏赐给有功之人。宋人的戴花习俗已经上至皇帝,下至平民。虽然普通百姓并不能戴一些较为名贵的花,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戴花习俗开始平民化,社会的等级也远不如前朝那般固化。但是这也是致命的,宋人的戴花习俗,是宋人的奢靡生活的一部分,堵塞了宋朝的血管,整个**空留一副文雅的躯壳,最终倒在了北方马蹄之下。现代花朝节
藤树先生说:
虽说宋人的戴花习俗是宋朝文人骚客儒雅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是羸弱的,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来说,也正是宋人的文雅给我们就下了无数瑰宝,且不说繁荣的宋词,就说**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种是宋人发明改造的就可以看出宋人的伟大。其实这是一种必然现象,宋人发达的商品经济必然导致宋人文雅的社会风俗,作为后人的我们,一直批判显得不合情合理,更多的是吸取经验教训才为上者。(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宋史》
《东京梦华录》
《梦梁录》
《墨庄漫录》
《繁胜录》
《宋词选集》
《闻见前录》
《武林旧事》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清朝顶戴花翎三件套值多少?
    • 2024-05-31 05:02:29
    • 提问者: ??
    清朝官员的顶戴,帽子是要自己做的,不是**统一发的。所以有钱的官和没钱的官,二者的帽子完全是二回事情。光是插花翎的翎管。北京曾经拍卖过一根翠绿的80多万。英国索斯比拍卖行买卖过一根满红玉的翎管,成交价格折合300多万rmb.国内一些拍卖行,普通的便宜的翎管,几千块。5.6品的顶珠,几千几百块。所以这个差距太大,要看帽子使用的材质。
  • 宋慈何许人?
    • 2024-05-31 21:58:18
    • 提问者: 冠阁珠宝宝
    宋慈何许人也,以前不知道,自小读书,历史教科书上并无此人的大名;听长辈说故事,也只闻包公的断案传奇,不曾听宋某人的丰功伟业。偶尔一次观**电视片《洗冤录》,才知宋慈原是足智多谋的能臣,断案神奇却又讲究证据,很有现代法官的味道,只是港片以娱乐为主,让人总以为是虚构的。至有一日,央视大片《大宋提刑官》播出,片子拍得极严肃,尤如正史,于是上网寻找,才知宋慈真有其人,还是一伟人,竟是世界法**学的开山鼻祖...
  • 宋慈为何要辞官回乡???
    • 2024-05-31 22:16:03
    • 提问者: 双鱼牛『冱』
    官场太黑暗了,他彻底失望了,死心了尤其看到最后,宋皇是有意把他送来的文武百官的证据烧了的时候,那种心痛、无力回天的感觉,真让人心凉啊社会就是这样,一两个清官,能管什么用呢,天下乌鸦一般黑,自古有论众人皆醉,何必独醒啊,那太痛苦了,越清醒,越痛苦像宋慈这种清官,要么平庸平淡地做百姓,要么稀里糊涂的做**,起码做个昏官,他选择了离开借故喻今,真得很让我感动的一部好剧,但愿这么说,不会给《大宋》剧组带来...
  • 明王朝为何灭亡
    • 2024-05-31 18:51:32
    • 提问者: 静雨是小可爱呀
    明朝灭亡的内因其实在明朝初建就形成了,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王朝像明朝那样建立之初就已经奠定了其灭亡的基础。就好比是按上了一个定时**,时间一到,必炸的粉身碎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促其灭亡的内因。首先,皇权空前加强,在**,经济,文化,军事上发挥了很坏的影响。明朝皇帝不明白**平衡的必要性,简单地以为只要大权绝对在自己的手中,江山就会永固。殊不知不受牵制的权力必然走向**,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这一...
  • 为什么说男爱黑丝美,女爱贵妃俏
    • 2024-05-31 15:46:43
    • 提问者: Wedding Bus 官方
    这是一个爱好
  • 为什么那么多古人说宋朝吃牛肉
    • 2024-05-31 02:00:49
    • 提问者: 熙哥~童姐??
    1、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杀牛,在古代都是违法行为,特别是在农业发达,严重缺乏牲畜的宋朝。2、根据宋刑统: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驼、骡、驴,减三等,因仇嫌规避而**,各以盗杀论。若伤残致不堪用者,依本杀法(马、牛仍许人告),三十日内可用者,减三等。诸盗杀官私马、牛,流三千里,三头匹者,虽会赦配邻州(累及者,不以赦前后准此);驼、骡、驴,徒二年。知盗情而买、杀者,各依杀己畜法。3、小说里,英雄好汉...
  • 宋朝双鱼镜
    • 2024-05-31 13:31:48
    • 提问者: 假书生_
    你咋知道是不是宋朝的
  • **人怎样谈恋爱
    • 2024-05-31 03:06:08
    • 提问者: 曹家瑜
    根据家庭背景情况,选择对象,且要门当户对。
  • 宋朝人是怎么喝茶的?
    • 2024-05-31 03:57:03
    • 提问者: 跨界喜剧王
    **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宋代的茶文化堪称精绝。相比与我们的喝茶方式,宋朝人在茶的造诣上可比我们高多了,可以说是“城会玩”。在唐代煎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点茶。宋代的点茶形式是将茶碾磨成粉,然后再用筛罗分筛出茶粉投入茶盏中,随后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说,点茶不就是一种充满艺术性的技艺吗?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如果你以为宋朝人只是止步于此的话,那...
  • 男人手腕上戴表好还是戴银手链最好?
    • 2024-05-31 19:54:08
    • 提问者: 你有去过十三月嘛
    男人还是戴表好一些,有绅士甘。手链一般女的带的较多,男的基本没见过。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