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1800字左右

易缇秀穿戴养生倡导者 2024-05-31 14:33:44
最佳回答
在目前储蓄存款利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居民储蓄何以居高不下并持续增长呢?   高储蓄的四大成因   笔者认为,收入增长、消费不足、投资渠道狭窄、人口和文化背景因素是导致我国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首先,收入是影响储蓄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修订结果,1993—2004年,我国年均gdp的实际增速要高于原核算数0.8个百分点;而经济普查发现的2.13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漏统,意味着有同等数量的城镇居民收入和企业盈余的增加(因为按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在税收收入数字完整准确的情况下,主要体现为劳动者报酬和企业盈余的增加)。这些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要高于以前的估计。可以预见,在提高个税起征点、全面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的影响下,居民收入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支持居民储蓄走高。   其次,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即期消费能力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承担了经济社会改革的巨大成本,住房、教育、医疗更被媒体戏称为新的“三座大山”。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加上子女教育开支庞大,养老制度不明朗,就业形势不乐观,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因此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用于即期的消费不足,预防性储蓄明显增加。   再次,居民投资渠道狭窄也是造成储蓄猛增的原因之一。股市持续低迷,楼市正在经历调控,国债虽受追捧但发售量受限,红火一时的人民币理财和货币市场基金因收益难以令人满意和其他原因而陷于停顿,信托产品因门槛过高而曲高和寡。因此,将钱存入银行便成为普通老百姓的首要和唯一选择。   最后,人口和文化背景因素也是高储蓄的一个成因。就人口年龄结构看,一般而言,低龄及老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因为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还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储蓄动机强。而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正处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从文化背景看,高储蓄可解释为东亚文化的特质,不仅**如此,日本、韩国、**地区和东南亚**都有高储蓄的历史和传统。   硬币的两面   从正面看,储蓄作为投资来源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以二战后的日本为例,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主要靠国内的高储蓄率,从而由“储蓄大国”变成“经济大国”。日本为赶超欧美工业发达**,从1951年到1978年,全国总储蓄率平均在30%以上,其中1961年高达42%。这种高储蓄率支持了大规模的投资,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也是典型的高储蓄**,目前的储蓄率已超过40%。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2000-2004年,**投资率分别为36.4%、38%、39.2%、42.3%和43.9%,投资成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引擎。高储蓄率不仅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资金来源,而且还保证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然而,高储蓄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样不可低估。国内的高储蓄加上吸引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导致**经济外部失衡、资源配置失调以及放弃消费。若李嘉图定律在当今的**仍然有效,即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以牺牲某些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为代价,那么需要指出的是,牺牲当今一代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并不意味着将来的一代会更富有。其次,储蓄的高增长还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改革还没有到位,金融市场规模偏小,投资渠道狭窄,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累积。   **的高储蓄还会持续7-10年?   究竟高储蓄率能够保持多长时间?由于世界上实现了由穷变富的经济体为数不多,目前尚且缺乏足够的样本来进行计量分析。并且各经济体的文化传统背景各不相同,维持高储蓄率的时间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然而有一点结论是相当清晰的:维持高储蓄率的时间很难超过一代人。因为,在第一代人依然是社会劳动力主体的时候,收入和消费几乎等比例增长。储蓄率在高水平上波动。岁月推移,越来越多的第二代年轻人参加工作。随着第二代人在16-60岁年龄段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最终,消费的增长速度必然会超过收入增长速度,从而使得储蓄率呈下降态势。   韩国和**地区保持高储蓄率25年左右,考虑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储蓄依然保持着较大的份额,****的高储蓄率可能维持25-30年。如果我们以1987年作为“趋于成熟阶段”的起点,那末,大约在2012-2017年期间,****的储蓄率将明显出现下滑趋势。由于储蓄率下降有可能对**的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在储蓄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时期抓紧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要用它做期末论文,327国债期货价格分析用的,有没高手帮忙阐述一下(上涨、下降的原因。1000字左右。急)
    • 2024-05-31 14:41:18
    • 提问者: 未知
    国债327事件原因之深度分析  中证视点:强化中介责任 推进发行改革 松口气 时未至 a股发行可向**学什么 山城里的“麻辣会” 抢手的矿产信托   上交所  1、管金生在最后交易日的临收市前抛出700多万口合约把合约价格打压下去。但是在收市后所有未平仓的合约都要进行实物交割,他根本交割不了这么多国债。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事件猜测  猜测:管金生在临收市前抛出大量空单的目的有两个:(1)促成协议...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高的经济原因分析
    • 2024-05-31 10:21:59
    • 提问者: 未知
    从1993年**汇改,1美元兑人民币8.6元到时下1美元兑换人民币6.2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再走高,不断刷新历史,成为国际金融的焦点。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很多经济学家从**的**利益考虑认为利大于弊,反对美国干涉**人民币汇率,虽然人民币升值的结果是不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有其原因。下面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原因做一下简单分析。人民币美元汇率升值一、国民生产总值一般来说,国民...
  • **目前的居民储蓄存款总额是多少?
    • 2024-05-31 10:55:57
    • 提问者: 未知
    十八元八角八分
  • 我国居民杠杆率到底有多高?
    • 2024-05-31 14:17:16
    • 提问者: 未知
    原文:我国居民杠杆率到底有多高?
  • 2014年6月,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43万亿元,成为全球储蓄总额和人均储蓄最多的**。与此存在因果联系的是(  )
    • 2024-05-31 17:53:48
    • 提问者: 未知
    ①说法正确,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渠道较少,方式单一,这是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成为全球之最的一个重要原因,故入选;②说法错误,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不利于...
  • 分析当前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要求1800字
    • 2024-05-31 05:10:52
    • 提问者: 未知
    从一篇文章复制过来的~~~  一是认为**的社保制度不健全,因此老百姓有预防性储蓄的需求。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从过去的**大包大揽,到现在的自掏腰包,在居民收入未能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个人未来的预期支出是个未知数,很可能是个无底洞。许多居民因此不敢消费,只有存起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似乎才能对未来稍有一点信心。养老模式的改变也提高了储蓄率?以前人们把孩子当作储蓄罐,所谓养儿防老,现在他们必须为...
  • 为什么说降低居民储蓄率不属于**调解收入分配呢?
    • 2024-05-31 21:57:25
    • 提问者: 未知
    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无直接关系,在**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 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 农村建房左右邻居各间隔多少米才不需要邻居签字?
    • 2024-05-31 12:23:10
    • 提问者: 未知
    农村建房左右邻居各间隔多少米才不需要邻居签字?农村建房左右邻居各间隔多少米才不需要邻居签字?一个地方一个建房习俗或者说房屋格局。在胶东农村,建房是坐北朝南,东西成排,:-邻居,建房,...
  • 储蓄率下降,贷款增多,居民财富结构发生了怎样变化?
    • 2024-05-31 00:15:39
    • 提问者: 未知
    储蓄率下降,贷款增多,居民财富结构发生了怎样变化?投资意识和理财意识在逐步增强:-储蓄率,增多,财富,贷款
  • 分析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 2024-05-31 18:17:49
    • 提问者: 未知
    愚认为,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美元走势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的直接因素;由于人民币汇率参照“一篮子货币”决定,因此它对美元的...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