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怎么申请社会救助资金? 能否申请?怎么去申请?麻烦回答仔细点

臭蛋儿 2024-05-31 16:29:32
最佳回答
2003年**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实施细则》),这是救助管理工作的制度性变革,把以前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变革为群众自愿性求助,**无偿性救助,更体现了**的人文关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我国的救助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对无法查清地址的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成为了各级**部门最为棘手的问题。无法查清地址的流浪精神病人和普通的流浪乞讨人员有区别,救助的难度更大。根本原因是精神病人他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无法表述自己的**,无法讲清家庭住址,这对救助管理部门实施救助以后,在通知家属或单位接回、安置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精神病人流浪街头而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原因有四: 第一、救助管理不到位。新型的救助管理秉承自愿受助的原则,救助管理站不得强迫和限制受助人员进入和离开救助管理站。据此,有些救助管理站片面、狭隘地理解《救助管理办法》,机械地执行救助管理制度,强调街头流浪乞讨的精神病人的救助服务与己无关,将救助管理工作局限在仅为自愿上门求助的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往往是守株待兔式地工作,过分依赖**等部门的告知、引导和护送,致使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和救助服务出现空白。 第二、救助体系不健全。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救助管理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目前很多的救助站采用的方式是由发现机关送精神病医院先进行救治,然后由救助站进行甄别、鉴定,通过询问、查询、核实,对符合救助管理救治条件的再进行救助。这无疑将精神病人的救助推给了发现机关和精神病院。这样就出现了街头流浪的精神病人只要没人护送,就出现了无人管的局面。 第三、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救助,应依据**的法律法规依法救助。**虽然没有颁布明确对流浪无主精神病人救助的法律法规,但任何措施和办法都必须遵守**法律,以尊重管理对象的权利为前提。根据2004年**下发《关于**办公厅转发**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精神病人要经过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对精神疾病患者责任能力进行评估后,按照法律程序处理需强制住院患者的有关问题或有关案件的问题,加强对经鉴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和治疗工作。有条件的**,应成立精神病鉴定工作委员会,鉴定工作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鉴定科学、公正,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一经发现,未鉴定之前进行强制治疗,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正确的工作流程应为:将精神病人和智障人员区别开来,**、**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或在公共场所发现流浪的无主精神病患者直接送到由卫生局、精神病医院、司法、残联等专家和人员组成的精神病鉴定工作委员会,经精神病鉴定工作委员会鉴定是精神病患者的由精神病医院收治,经鉴定为智障人员的转送救助管理站救助。 第四、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的救治经费严重不足,阻碍了对精神病人救助工作的开展。精神病人的救治不同于其他病人,他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病人的治疗费、生活费和护理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财政将救助管理经费(包括机构经费和专项救助经费)在年初进行划拨。我站2007年救助经费仅6万元,今年4月份接收的一名女性精神病人光治疗费就花了2万多,而且现在仍然在州荣复医院治疗。这样的病人当前我站遇到了3例,其中2人在继续住院治疗。 要彻底解决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救助问题,真正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救助工作要贵在创“新”。党的**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把创新思维贯穿到救助管理工作中,救助管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救助管理工作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探索新的对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的救助办法,满足特殊困难救助对象的服务需求,才能发挥社会稳定机制的功能。 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愿受助、无偿救助”是新的救助管理制度区别于收容遣送制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救助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自愿,并不就是等客上门。一个城市建立一个救助站,必然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如果救助站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街上流浪乞讨人员现象依旧,蓬头垢面、疯疯癫癫的流浪精神病人还在日趋增多,那么这种救助管理工作,不仅党委**不满意,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倡导积极主动上街宣传,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受助,但决不能强迫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对痴、呆、傻精神病人就不能实行完全自愿,这几类人员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他们的救助就不能适用自愿的原则。 第二、建立全方位的救助管理体系。**可根据《救助管理办法》和《救助管理实施细则》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救助管理规定或救助管理工作意见,使社会救助工作做到“四化”,即组织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基层化。对无主的精神病人应该明确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三、尽快制定流浪无主精神病人的管理办法。由于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数量大,涉及部门较多,80年代初的那种**门负责精神病人的治疗管理;**部门收容管理武疯子、**疯子、花疯子;**门收养城市中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应尽快制定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的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这一社会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第四、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民政、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建立120、定点医院、救助管理站协调运作机制;建立医务人员、**、**执法人员、救助站工作人员、志愿者、市民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使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从入院、查询查证、出院、经费结算、返家安置等项工作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使无主精神病人的救助工作始终沿着健康有序、符合法理的方向开展。 第五、加大救助资金的投入,切实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对于外地涌入的精神病人的救助救治,**没有专项拨款,救治费用无法落实,按一个疗程计算需要花费6000元。因此,应将救助流浪无主的精神病人的经费纳入救助的总盘子,当地**财政也给予支持。救助经费和救助业务经费应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这样才更有利于救助工作的开展。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年初按每月核定一个基数统一下拨业务经费,这笔经费不仅包括救助人员的生活费,还包含救助人员返乡的车船费、站内治疗费,这种方式制约了救助站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上街主动开展救助,劝导其接受救助成为纸上谈兵,救助的越多,经费开支越大,经费更加入不敷出。 第六、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着的精神病人;另一类是有着的精神病人。**等机关发现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护送到救助站,由救助站进行甄别、鉴定,对有着的精神病人通知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监护、治疗,家属、单位拒绝接回的通知流出地的**门接回。对无着的精神病人,应送精神病医院收治。在收治无主精神病人期间,精神病医院向司法局提供收治病人基本特征,由司法局向社会进行公示,在公示期满后,精神病医院开始全面康复治疗,治疗经费由财政全额据实负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待病人病情稳定,能够查清住址,接送回原籍。无法查清的,报请主管机关同意后,可以送到福利机构或当地敬老院按“三无”对象进行安置,同时为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七、加大宣传力度。要向群众广泛宣传《残疾**益保障法》,所有虐待、歧视、遗弃精神病人的做法都是违法行为。对确实有困难的精神病人家庭,当地**可以适当给予救济,享受农**疗救济。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 第八、转变观念、提高意识,树立正确的救助观念。关心从事救助工作的职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救助站的职工,上街搞救助宣传服务,零距离的接触街头衣着污秽、可能带有很多传染疾病的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人甚至有**倾向,工作条件很艰苦,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级**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关心救助工作者,妥善解决他们在开展救助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尤其要保障他们在执行公务时的生命安全,还要解决好他们的卫生保健补贴,确保他们在为社会救助事业建功立业时,流汗不流泪,舍力不舍命。 救助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引进新的救助管理理念、探索新的救助方式、形成新的救助机制,才能将新形式下的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才可能做到救助工作与时俱进。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怎样申请儿童救助基金
    • 2024-05-31 15:54:15
    • 提问者: 未知
    申请人需通过**红十字基金会官方网载基金资助申请表按照要求提交资料,包括资助申请表、患儿**明复印件、患儿病状照片、体检报告、经济状况证明等。 也可以通过当地**门了解相关政策,目前的救助基金有: 1.“小天使基金”资助对象为0-14周岁具有**国籍困白血病儿童;  2.“天使之爱”项目救助范围为0-14岁具有**国籍的贫困脑瘫儿童;  3.“天使阳光基金”项目救助范围为0-14岁...
  • 农村申请大病补助怎么申请?
    • 2024-05-31 20:40:53
    • 提问者: 未知
    个人申请提供以下材料:(1)医疗救助申请书;(2)户口簿、申请救助人**;(3)农村(城镇)低保证复印件;(4)申请救助人住院的出院证明、转院证明;(5)住院医疗费用**原件;(6)医疗诊断书、病历复印件。
  • 怎么申请脑瘫患儿基金救助
    • 2024-05-31 17:57:11
    • 提问者: 未知
    岁问题描述:痉挛性脑瘫、双下肢不能正常行走、, 会员68228899 女 12岁 2015-10-17 15:05:40 岁问题描述:痉挛性脑瘫、双下肢不能正常行走、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
  • 申请大病救助的标准是什么?
    • 2024-05-31 18:57:00
    • 提问者: 未知
    大病救助怎样申请
  • 如何申请社会救助金
    • 2024-05-31 23:24:59
    • 提问者: 未知
    申请此项救助的残疾人要提供以下资料: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特困救助残疾人 的家庭的《居民户口薄》、《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天津市城镇居民特困 救助卡》的原件、复印件,街(乡、镇)**门出具的该家庭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待遇或特困救助的证明,以及家庭中残疾人的《中华人民...
  • 怎么申请贫困救助
    • 2024-05-31 20:54:58
    • 提问者: 未知
    注意事项: (1)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到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2)理由要充分、合理,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和杜撰,否则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 (3)语言要准确、简洁,态度要诚恳、朴实。 格式与范文分析: (1)标题 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写“申请书”,另一是在“申请书”前加上内容,如“困难补助工作申请书”,一般采用第二种。 申请书 (2)称谓 顶格写明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 如:...
  • 申请大病救助的条件
    • 2024-05-31 04:50:39
    • 提问者: 未知
    符合的参到村(社区)申领病救助审批表》;参保人填写《大病救助审批表》,同时附上住院**、出院小结等原件材料。每一笔住院费用只能用于一次救助申请;参保人将《大病救助审批表》、住院**、出院小结等材料送村(社区)核实并签署意见;村(社区)报送镇(街道)核实并签署意见;镇(街道)送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经调查、审核、集体讨论,初步拟定救助对象名单;对拟救助对象的有关情况向所在村(社区)进行公示,公示...
  • 大病救助申请是怎么申请的
    • 2024-05-31 12:06:43
    • 提问者: 未知
    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到村(社区)申领《大病救助审批表》;参保人填写《大病救助审批表》,同时附上住院**、出院小结等原件材料。每一笔住院费用只能用于一次救助申请;参保人将《大病救助审批表》、住院**、出院小结等材料送村(社区)核实并签署意见;村(社区)报送镇(街道)核实并签署意见;镇(街道)送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经调查、审核、集体讨论,初步拟定救助对象名单;对拟救助对象的有关情况向所在村(社区)进...
  • 精神病人能不能申请退休
    • 2024-05-31 21:11:42
    • 提问者: 未知
    职工办理病退的年龄,男不低于50岁、女不低于45岁。如因患精神疾病要求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首先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要满15年;在年龄符合条件下,要凭相关医院等证明材料,向所在社保处提出申请,由指定医院做出“丧失劳动能力”结论后,方可办理病退手续。此外,如果未达到病退年龄,符合条件的重症精神病患者,也可凭相关证明,享受医保门诊重症报销待遇。
  • 民政局23种大病救助怎么申请
    • 2024-05-31 16:09:41
    • 提问者: 未知
    持你的病历与医院诊断证明与医保卡到社保中心申请填表申请大病救助一、申请条件:1、城乡低保对象;2、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3、**供养的孤残儿童;4、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5、以上救助对象需要具有本地户口,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在指定医疗机构就治,且经过医疗保险报销的。二、所需资料:1、填写《慈善救助大病患者申请表...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